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慰南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40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辆领域,是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充电车由车体支撑机构支撑,充电车依靠自动追踪系统跟随在电动车之后,或通过挂接方式拖挂在电动车之后,充电车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为被充电车辆充电,所述充电车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的后端分别设有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且相对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端面极性互斥,电磁铁分别由充电车上的电源、被充电车辆上的电源供电,充电车与被充电车辆在磁性互斥作用下不相撞。有益效果:既能移动到一定位置充电,又能跟随缺电车辆随走随充,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在跟随式充电时,能避免两车相撞。避免两车相撞。避免两车相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动车辆充电装置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储能充电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机动车各项要求的车辆。近年来,在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被各国提上重要议程,电动汽车由此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长太长和续航里程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固定充电桩快充这一方式来解决充电问题。移动式充电车移动起来为缺电车辆充电是一个解决办法,如果采用无人驾驶模式,跟随着被充电车车辆移动充电,既能不耽误电动车行驶,又充了电,但可能出现充电车与被充电车车辆追尾碰撞的情况(虽然充电车和被充电车上都设有刹车装置,但由于充电需要,两车必然车距很近,紧急制动情况下由于惯性作用,就存在两车相撞的可能)。
[0003]目前车辆上安装的防撞系统,提高行车或停车安全性,如超声波防撞预警系统、雷达防撞预警系统、激光防撞预警系统、红外线防撞预警系统等,依靠探测信号判断距离远近,提前减速或刹车来避免碰撞,但信号传输无法做到时时准确,软件判断也有失灵的时候,跟随式充电车又是无人操作模式,更可能出现碰撞,所以需要从“硬件”角度改进,解决跟随式充电车与前车可能发生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能避免碰撞的跟随式充电车,同时具有充电地点不固定、可跨区域随时得到充电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充电车由车体支撑机构支撑,车体支撑机构下安装至少3个车轮,充电车依靠自动追踪系统跟随在电动车之后,或通过挂接方式拖挂在电动车之后,充电车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为被充电车辆充电,所述充电车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的后端分别设有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且相对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端面极性互斥,电磁铁分别由充电车上的电源、被充电车辆上的电源供电,充电车与被充电车辆在磁性互斥作用下不相撞。
[0006]优选的:所述充电车车体支撑机构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的后端分别安装有防碰撞保险杠,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安装在防碰撞保险杠上。
[0007]电磁控制方式是:当安装的是电磁铁时,单独设置控制电路,启动刹车前先开启控制电路,为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或设置与刹车配合的联控电路,启动刹车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得到启动电信号,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
[0008]进一步地是:充电车车体支撑机构内设有若干个容置腔,各个容置腔放置智能自动跟随系统模块、自动驾驶系统模块、供电设备和供电控制装置、无线充电及向电动车供电的接口装置、云端互联网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0009]所述供电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组单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供电设备还包括电能检测装置,所述电能检测装置检测充电或放电的电量以及剩余电量,并生成信号数字输出至充电车供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车外侧设有用于显示电池单元电量、电压大小的仪表装置及可触摸显示屏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充电操作按钮;按钮动作生成触发信号输出至向电动车供电的接口装置。
[0010]优选的:该储能电池组单元组成为可更换的锂电池电池组或镍氢电池组或镍锰电池组或铅酸电池组或钒液流电池;储能电池组单元向被充电车辆输出直流电,电流为10A

2000A、输出电压为50V

600V、输出功率为20KW

1000KW。
[0011]更方便的是在云端互联网人机交互控制系统装有卫星定位系统,与云端服务器网络连接,充电车设有二维码,具备扫码充电计时收费的功能。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扫码,将借用信息发送到云端远程服务器,云端远程服务器向共享充电车体发送指令,使共享充电车向无线充电发送装置或充电枪通电,从而给被充电车辆无线或有线充电,相应地,远程服务器端记录借用时间。而当用户使用完共享充电车后,下达指令让充电车自动脱离被充电车辆,或者将充电枪插入放回到共享充电车的容置腔中,共享充电车检测到插入的充电枪,共享充电车中的锁定机构将充电枪锁定,并向远程服务器反馈回收信息,当远程服务器收到回收信息后,确定借用时间,并向用户发送使用结束信息,同时扣取相应费用。
[0012]还有拖挂方式与前车连接,为此充电车设有挂接连接器,挂接连接器用于与被充电车辆挂接。
[0013]进一步的:挂接连接器为伸缩式,在车体支撑机构上连接可伸缩机构,可伸缩机构前端连接挂钩,需要使用挂钩时,牵拉挂钩,可伸缩机构伸长。
[0014]有线充电采用可抽拉多头充电枪,充电线为可抽拉可伸缩,拉长长度为2米至10米,充电枪设置数量为1

20个。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既能移动到一定位置充电,又能跟随缺电车辆随走随充,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在跟随式充电时,能避免两车相撞。防撞结构简洁而有效,制作成本低。附加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独立的结算系统,随借随还,可网络支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与被充电车辆拖挂式充电状态示意图;
[0018]1‑
容置腔、2

触摸屏、3

可伸缩机构、4

充电车、5

可抽拉多头充电枪、6

充电车车尾、7

挂接连接器、8

防碰撞保险杠、9

拖挂保险绳、10

车载摄像头雷达感应系统、11

车轮、12

被充电车辆、13

被充电车辆充电接口、14

被充电车辆尾部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2,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充电车由车体支撑机构支撑,充电车依靠自动追踪系统跟随在电动车之后,或通过挂接方式拖挂在电动车之后,充电车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为被充电车辆12充电。充电车4车体支撑机构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防碰撞保险杠8,防碰撞保险杠8上内嵌或紧箍等方式安装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充电车4与被充电车辆12上相对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端面极性互斥,电磁铁分别由充
电车4上的电源、被充电车辆12上的电源供电,充电车4与被充电车辆12在磁性互斥作用下不相撞。
[0020]对于电磁控制有单独和联合控制方式。当安装的是电磁铁时,单独设置控制电路,启动刹车前先开启控制电路,为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或设置与刹车配合的联控电路,启动刹车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得到启动电信号,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使得行驶在前面的被充电车辆和跟随在后的储能充电车上的磁铁在同性相斥的磁力作用下,使储能充电车减速、缓冲,直至停车而不相撞。
[0021]自动追踪跟随系统可利用现有技术,可根据车载激光雷达及车载摄像头雷达感应系统,充分利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视觉计算、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充电车由车体支撑机构支撑,车体支撑机构下安装至少3个车轮,充电车依靠自动追踪系统跟随在电动车之后,或通过挂接方式拖挂在电动车之后,充电车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为被充电车辆(12)充电,其特征是:所述充电车(4)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12)的后端分别设有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且相对的电磁铁或永久磁铁的端面极性互斥,电磁铁分别由充电车(4)上的电源、被充电车辆(12)上的电源供电,充电车(4)与被充电车辆(12)在磁性互斥作用下不相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其特征是:所述充电车(4)车体支撑机构的前端和被充电车辆(1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防碰撞保险杠(8),电磁铁或永久磁铁安装在防碰撞保险杠(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其特征是:当安装的是电磁铁时,单独设置控制电路,启动刹车前先开启控制电路,为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或设置与刹车配合的联控电路,启动刹车时,电磁铁所在电路得到启动电信号,电路通电电磁铁产生电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其特征是:充电车车体支撑机构内设有若干个容置腔(1),各个容置腔(1)放置智能自动跟随系统模块、自动驾驶系统模块、供电设备和供电控制装置、无线充电及向电动车供电的接口装置、云端互联网人机交互控制系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用磁力防撞共享充电车,其特征是:供电设备包括储能电池组单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供电设备还包括电能检测装置,所述电能检测装置检测充电或放电的电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慰南徐永平王振祥
申请(专利权)人:徐慰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