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88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侧管壁内部设有电磁件和磁力件,所述电磁件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安装用以调节电流大小的电位器,所述磁力件设于所述导线、所述电源、所述电磁件与所述电位器所形成的电路外部。本申请通过导线向电磁件提供变化的电流,以使电磁件产生磁力,并与磁力块之间产生斥力或引力,从而实现手术过程中管体头部形状的调节,方便快捷,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所公知的是,微导管是一种在冠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较为常见的医疗设备。微导管具有易于导丝交换、避免损伤血管及穿孔、可以减少导丝的摆动、增加导丝前向支撑力,同时提升导丝强度等优点,使得使用硬导丝时可以提升导丝的操控性,提高安全性和导丝通过病变的成功率。
[0003]微导管塑形是解决颅内动脉瘤栓塞的关键技术,塑形的最终目的是使微导管远端(即远离人手的一端)的形状与患者血管形态相似。合适、准确的微导管形态可使手术操作更加顺利,目前临床上的微导管塑形通常是根据血管造影结果人为估计血管弯曲走向,根据预估的弯曲走向对塑形针进行弯折处理,而后将微导管套在塑形针外周,并进行定型处理。
[0004]现有方案需要预先进行微导管塑形,不方便,增加了手术时间。一旦塑形失败,塑形和实际血管不相符,微导管很大概率报废。对于位置特殊的血管瘤,微导管不易进入血管瘤内,无法进一步输送导丝和弹簧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侧管壁内部设有电磁件和磁力件,所述电磁件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安装用以调节电流大小的电位器,所述磁力件设于所述电磁件与所述电位器、所述导线及所述电源所形成的电路外部。
[0007]优选的,所述电磁件和所述磁力件设于所述管体的外侧管壁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电磁件包括第一外壳、固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外壁的第一连接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的磁力块;所述磁力件包括第二外壳、固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外壁的第二连接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电磁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滑动销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均为塑料外壳。
[0010]优选的,所述滑动销为塑料滑动销。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壁设有卡件,所述管体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通过所述卡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部。
[0012]与上述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控制的微导管,通过在管体的一侧管壁内设置电磁件和磁力件,电磁件连接导线,导线外接电源,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安装电位器,由此,电源、电位器、导线与电磁件构成电路,磁力件设于电路的外部。通过电源及导线向电磁提供变化的电流,以使电磁块产生一定的磁力,并与磁力块产生斥力或引力,从而
推动微导管的管体头端角度变化。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血管结构调整管体的头部形状,从而引导导丝和弹簧圈进入血管,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系数更高,降低了报废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控制的微导管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6]其中,1

管体、2

电磁件、3

磁力件、4

第一连接板、5

第二连接板、6

滑动销、7

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实现了医生在手术时直接控制微导管头部形状,引导导丝和弹簧圈进入血管,方便快捷,降低了微导管的报废效率。
[0018]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控制的微导管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一侧管壁内部设有电磁件2和磁力件3,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电磁件2和磁力件3靠近管体1的头部设置,磁力件3设于管体1头部的近端,电磁件2相对磁力件3设于管体1头部的远端,电磁件2和磁力件3均嵌装于管体1内部,通过电磁件2上缠绕导线7,导线7从管体1的尾端穿出并外接电源,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安装用以调节电流大小的电位器,电位器、导线7及电源通过导线7串联形成电路,电源向电磁件2提供交流电,由此电磁块产生磁力,电磁块与磁力块之间产生吸引力或者斥力,从而实现管体1弯度的调节。
[0021]应用本申请所提供的电磁控制的微导管,手术时,管体1的头部形状及弯度可调,引导导丝和弹簧圈进入血管,借助X射线机,dsa等外部设备,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影像,实现可视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0022]优选的,上述电磁件2和磁力件3设于管体1的外侧管壁内部,以增大弯曲弧度。
[002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电磁件2包括第一外壳、第一连接板4和磁力块,第一连接板4固设于第一外壳的外壁,两者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通过粘着剂固定连接一体,第一外壳内嵌磁力块,第一外壳可以整体包覆于磁力块,也可以部分包覆磁力块,以牢固固定磁力块。相似的,磁力件3包括第二外壳、第二连接板5和电磁块,第二连接板5固设于第二外壳的外壁,电磁块内嵌于第二外壳的内部,第二外壳可以整体或者局部包覆于电磁块,以实现对电磁块的固定。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上各设有连接孔,滑动销6穿过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上的连接孔后,利用螺母锁紧固定。
[0024]优选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塑料外壳,其绝缘性好,导热性低,可以避免干
扰电磁块和磁力块。
[0025]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防磁干扰,滑动销6优选采用塑料滑动销6。
[0026]为了实现对电磁块和磁力块的稳固固定,可以在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壁设置卡件,卡件可以为对称分布的若干个凸块,也可以为环形凸块,相对应的,管体1设有用以与凸块相卡接的卡槽,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件卡接于卡槽内部,以实现对电磁块或者磁力块的良好固定。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8]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电磁控制的微导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控制的微导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侧管壁内部设有电磁件(2)和磁力件(3),所述电磁件(2)通过导线(7)外接电源,所述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安装用以调节电流大小的电位器,所述磁力件(3)设于所述电磁件(2)与所述电位器、所述导线(7)及所述电源所形成的电路外部;所述电磁件(2)包括第一外壳、固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外壁的第一连接板(4)和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部的磁力块;所述磁力件(3)包括第二外壳、固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外壁的第二连接板(5)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部的电磁块;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所述第二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菏威李未扬姜雷窦莹刘幸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