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涉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从而使得门体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降低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开关门结构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齿条和第一拨台,所述第一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一端;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所述齿轮能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当所述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厨房自动下料的实现中,通常需要精准定量投入调料,如盐、鸡精、淀粉等固体调料,但是固体调料特别是盐、糖、鸡精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容易受潮结块,结块的调料粘附在出料口,会导致下料精度降低,甚至导致堵塞无法下料,若要实现精准下料或顺利下料便需要对调料的出料口做好密封,下料时打开下料口,下料完成后关闭下料口,避免水汽进入。
[0003]目前,一般采用开关门结构对调料出料口进行开关处理,该开关门结构通常采用齿轮齿条结构进行驱动,具体地,在门体上设置齿条,使得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以带动门体打开或关闭。而且,相关技术中,在齿轮的两侧通常分别设置有拨爪,在门体上齿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使得齿轮一侧的拨爪与齿条上相应侧的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相配合,实现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与脱离,从而实现门体的顺利打开或关闭,以及避免齿轮继续转动时发生卡齿现象;齿轮另一侧的拨爪与齿条上相应侧的另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相配合,实现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与脱离,从而实现门体的顺利关闭或打开,以及避免齿轮继续转动时发生卡齿现象。
[0004]然而,在门体上齿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啮合拨台和脱离拨台,即在门体上至少设置四个拨台结构,势必会导致门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门结构及下料装置,主要目的是减少门体上拨台结构的数量,从而使得门体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降低门体的加工制造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门结构,包括:
[0008]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齿条和第一拨台,所述第一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一端;
[0009]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所述齿轮能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
[0010]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当所述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关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爪和所述第二拨爪分别具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拨台的拨动端,所述第一拨爪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的转动形成第一圆形轨迹,所述第二拨爪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的转动形成第二圆形轨迹;
[0012]所述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台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二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
述齿轮,所述第二拨爪仅能够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的轴线设置;
[0014]当所述第二拨爪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拨爪能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一拨台,以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15]进一步地,当所述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二拨爪可在所述第一拨台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爪包括一体连接的本体和限位爪,所述第二拨爪通过所述限位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上,当所述本体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爪可与所述齿轮的转轴相抵接以对所述本体进行限位;
[0017]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二拨爪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拨爪复位。
[0018]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二拨台,所述第二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拨台和所述第二拨台位于所述齿条的同一侧;
[0019]当所述门体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齿轮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拨爪拨动所述第二拨台,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打开。
[0020]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上设置有高位凸齿,所述高位凸齿的齿顶圆直径大于所述齿轮上其它齿的齿顶圆直径,所述高位凸齿用于与所述齿条端部的齿啮合以带动所述齿条继续运动,使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相脱离;
[0021]或者,
[0022]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门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0023]所述门体上设置有第一磁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且所述第三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相排斥,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相吸引;
[0024]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端部的齿啮合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之间。
[0025]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包括相邻的啮合段和非啮合段,所述啮合段能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26]所述非啮合段包括无齿段和/或有齿段,所述有齿段的齿的高度小于所述啮合段的齿的高度;
[0027]当所述第二拨爪拨动所述第一拨台时,所述啮合段上与所述非啮合段相邻的齿能与所述齿条开始啮合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拨台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拨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所述第一拨爪仅能够在第二初始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的轴线设置;
[0029]当所述第一拨爪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拨爪能向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二拨台,以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0030]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齿轮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可在所述第二拨台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00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拨台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一施力面,以
及与所述第二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二施力面;
[0032]所述第二拨台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爪接触并施力的第三施力面;
[0033]所述第一施力面、所述第二施力面和所述第三施力面为平面;
[0034]和/或,
[0035]所述第一拨爪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或所述第二拨台接触并施力的第四施力面;
[0036]所述第二拨爪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拨台接触并施力的第五施力面;
[0037]所述第四施力面和所述第五施力面为平面;
[0038]所述第二拨爪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施力面连接的弧形倒角面。
[0039]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前述的开关门结构。
[0040]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门体上设置第一拨台,以及在齿轮的一侧设置第一拨爪和第二拨爪,实现了当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且齿轮继续转动时,第一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和齿条相脱离;当齿轮改变转动方向时,第二拨爪可以拨动第一拨台,使齿轮与齿条重新啮合以带动门体关闭,即第一拨台既可以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齿条(2)和第一拨台(3),所述第一拨台(3)位于所述齿条(2)的一端;齿轮(4),所述齿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爪(5)和第二拨爪(6),所述齿轮(4)能与所述齿条(2)相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打开或关闭;当所述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一拨爪(5)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使所述齿轮(4)和所述齿条(2)相脱离;当所述齿轮(4)改变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二拨爪(6)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爪(5)和所述第二拨爪(6)分别具有用于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的拨动端,所述第一拨爪(5)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一圆形轨迹,所述第二拨爪(6)的拨动端随所述齿轮(4)的转动形成第二圆形轨迹;所述第二圆形轨迹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轨迹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台(3)固定设置于所述门体(1);所述第二拨爪(6)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所述第二拨爪(6)仅能够在第一初始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和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围绕所述齿轮(4)的轴线设置;当所述第二拨爪(6)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拨爪(6)能向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方向拨动所述第一拨台(3),以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1)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齿轮(4)继续转动时,所述第二拨爪(6)可在所述第一拨台(3)的迫使下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爪(6)包括一体连接的本体(61)和限位爪(62),所述第二拨爪(6)通过所述限位爪(6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上,当所述本体(61)转动至预设角度时,所述限位爪(62)可与所述齿轮(4)的转轴(41)相抵接以对所述本体(61)进行限位;所述开关门结构还包括复位结构(7),所述复位结构(7)用于与所述第二拨爪(6)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拨爪(6)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上设置有第二拨台(8),所述第二拨台(8)位于所述齿条(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拨台(3)和所述第二拨台(8)位于所述齿条(2)的同一侧;当所述门体(1)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切换时,所述齿轮(4)开始转动,所述第一拨爪(5)拨动所述第二拨台(8),使所述齿轮(4)与所述齿条(2)启动啮合以带动所述门体(1)打开。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强,黄炳,谢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