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618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包括安装座、搅拌仓、驱动仓和供料仓,所述搅拌仓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仓设置在所述搅拌仓的上方,所述供料仓设置在所述驱动仓的上方,所述搅拌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供料仓与供料泵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搅拌仓中旋转,所述搅拌仓与所述供料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制备乳化沥青时,添加的乳化剂不易扩散,导致搅拌周期延长的问题,通过采用了搅拌机构,其解决了乳化剂扩散不均匀以及乳化剂扩散较慢的技术问题,使得乳化剂在多个深度同时进入搅拌仓中,让乳化剂扩散更加均匀且更加快速,保障了乳化沥青的生产质量。的生产质量。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


[0001]本技术涉及乳化沥青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

技术介绍

[0002]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
[0003]在乳化沥青生产流程中,需要向基质沥青中添加乳化剂,然后进行搅拌研磨,由于乳化剂往往是直接从搅拌仓的顶端倒入,使得乳化剂的扩散时间延长,搅拌周期较长,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制备乳化沥青时,添加的乳化剂不易扩散,导致搅拌周期延长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包括安装座、搅拌仓、驱动仓和供料仓,所述搅拌仓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仓设置在所述搅拌仓的上方,所述供料仓设置在所述驱动仓的上方,所述搅拌仓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供料仓与供料泵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搅拌仓中旋转,所述搅拌仓与所述供料仓连通。
[0006]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所述供料仓将基质沥青和乳化剂添加到所述搅拌仓中,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机构发生旋转,从而对所述搅拌仓中的基质沥青和乳化剂进行搅拌混合,由于所述供料仓与所述搅拌仓之间通过所述搅拌机构连通,乳化剂在进入所述搅拌仓时,由所述搅拌机构将乳化剂均匀添加到不同深度的基质沥青中。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搅拌机构,其解决了乳化剂扩散不均匀以及乳化剂扩散较慢的技术问题,使得乳化剂在多个深度同时进入搅拌仓中,让乳化剂扩散更加均匀且更加快速,保障了乳化沥青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搅拌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2]上述附图中:1、安装座;2、搅拌仓;3、驱动仓;4、供料仓;5、转轴;6、过滤仓;201、出料管;202、保温层;301、第一隔板;401、供料管;402、第二隔板;501、横杆;502、通孔;601、顶盖;602、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包括安装座1、搅拌仓2、驱动仓3和供料仓4,所述搅拌仓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驱动仓3设置在所述搅拌仓2的上方,所述供料仓4设置在所述驱动仓3的上方,所述搅拌仓2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仓3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供料仓4与供料泵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搅拌仓2中旋转,所述搅拌仓2与所述供料仓4通过所述搅拌机构连通,所述搅拌仓2、所述驱动仓3和所述供料仓4均为空心柱体,所述搅拌仓2的顶端与所述驱动仓3的底端通过第一隔板301连接,所述驱动仓3的顶端与所述供料仓4的底端通过第二隔板402连接。
[0015]所述搅拌仓2、所述驱动仓3和所述供料仓4均独立设置且用所述第一隔板3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进行分隔,在对所述搅拌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进行维修时,方便分区管理,且由于分区设置,也使得驱动机构的故障率降低,不受搅拌环境影响。
[0016]其中,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搅拌仓2,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设置有保温层202,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为夹层,所述保温层202设置在夹层内。
[0017]基于上述进一步改进,由于所述恒温加热器和所述保温层202的设置,在对基质沥青添加乳化剂后,保证了搅拌温度,为基质沥青和乳化剂的混合提供了合适的温度,并且,所述保温层202防止了所述搅拌仓2内的温度和外界温度交换过快,减少了加热时间,更加节能。
[0018]所述恒温加热器为现有技术,所述保温层202为保温棉。
[0019]所述供料仓4的侧壁连通有供料管401,所述供料管401的输入端与供料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供料管401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料仓4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供料管401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连通有出料管201,所述出料管201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料管201用于排放乳化沥青。
[0020]基于上述进一步改进,由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的设置,将供料和排放进行了区分,避免混合均匀的成品乳化沥青被未加工的基质沥青污染,且使得供料和排放过程得到控制,更方便制作人员进行操作。
[002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5、横杆501和通孔502,所述转轴5竖直设置在所述搅拌仓2内,所述转轴5为顶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转轴5的顶端与所述供料仓4连通,所述横杆50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横杆501的开口端和所述转轴5连通,所述转轴5上均匀连通有多根所述横杆501,所述横杆501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50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组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转轴5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5旋转。
[0022]基于上述进一步改进,由于所述转轴5与所述横杆501连通,乳化剂之间通过所述转轴5流入所述横杆501中,接由所述横杆501扩散至搅拌仓2中,多个所述横杆501均匀分布在所述转轴5上,由此所述横杆501位于所述搅拌仓2中的不同深度,在添加乳化剂时,乳化剂由多个所述横杆501进入不同深度的基质沥青中,使得乳化剂扩散的更加快速且均匀。
[0023]作为优选的,所述搅拌仓2包括过滤仓6,所述过滤仓6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座1连接,
所述过滤仓6为空心柱体,所述过滤仓6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滤孔602,所述过滤仓6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01,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过滤仓6内。
[0024]基于上述进一步改进,由于设置了所述过滤仓6,在搅拌过程中,如发生错误操作,使得乳化沥青出现絮凝物,可通过所述过滤仓6将絮凝物阻隔在内,保证了成品乳化沥青的生产质量。
[0025]所述转轴5穿过所述第一隔板3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所述转轴5与所述第一隔板3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与所述第一隔板3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基于上述进一步改进,由于所述转轴5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301和所述第二隔板4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为保证密封性,设置了所述密封圈,使得所述供料仓4和所述搅拌仓2内的沥青不会溢散到所述驱动仓3内,保证了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环境,降低故障率。
[0026]本实施例的详细工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搅拌仓(2)、驱动仓(3)和供料仓(4),所述搅拌仓(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驱动仓(3)设置在所述搅拌仓(2)的上方,所述供料仓(4)设置在所述驱动仓(3)的上方,所述搅拌仓(2)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驱动仓(3)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供料仓(4)与供料泵连通,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构的一端在所述搅拌仓(2)中旋转,所述搅拌仓(2)与所述供料仓(4)通过所述搅拌机构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5)、横杆(501)和通孔(502),所述转轴(5)竖直设置在所述搅拌仓(2)内,所述转轴(5)为顶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转轴(5)的顶端与所述供料仓(4)连通,所述横杆(50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体,所述横杆(501)的开口端和所述转轴(5)连通,所述转轴(5)上均匀连通有多根所述横杆(501),所述横杆(501)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5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恒温加热器,所述恒温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搅拌仓(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设置有保温层(202),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为夹层,所述保温层(202)设置在夹层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2)的侧壁连通有出料管(201),所述出料管(201)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料管(201)用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飞张伟杨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砼富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