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矫正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22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坐具的技术领域,提供了坐姿矫正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具有第一矫正面和第二矫正面;形变组件,包括设于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连通,驱动组件用于调整第一形变体的高度和第二形变体的高度以增减第一矫正面和第二矫正面的相对高度;传感组件,包括设于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一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第一形变体,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第二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第二形变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姿矫正坐垫舒适度高、矫正难度小、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姿矫正坐垫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坐姿矫正坐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拥有着更优越的办公和学习环境。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经常久坐进行工作和学习。在长时间坐在座椅的过程中,我们的脊椎并不会一直保持健康竖直的状态,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变得懒散,加上现在手机生活的延伸,人们喜欢葛优躺或者坐在懒人沙发上,这些等等都会让我们的坐姿一直处于一个非健康的状态。特别是我们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脊椎发育的时期,在学习或者休闲当中,也会长时间坐在座椅上。这个时候,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坐姿极其关键;所以不管是上班的办公一族、还是学习的青少年儿童,都会面临坐姿健康与否的问题,并且该问题越来越严重。
[0003]市面上,目前也有很多相关的坐姿监测或者坐姿纠正的产品,其缺点如下:
[0004]1、舒适度不高;强制性采用非常规和影响坐姿舒适和自由度的方式,比如采用书桌上支架;或者是采用较硬的坐垫和纠正器材;这样的方式不适合办公场景,也不很适合学习场景和青少年的习惯;
[0005]2、矫正难度大;采用佩戴矫正背带如背背佳的模式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背背佳使用不便,用户处于坐姿的情况下无法方便地进行矫正,尤其是那些脊椎已经造成伤害,如左右坐姿的侵害,背背佳很难矫正;
[0006]3、监测坐姿不实用;坐姿监测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目前市面上也有贴在人头部的,这明显就是为监测而检测,这种方式实际上很难实现。因为坐姿本身不是一个完全的病态,是一个渐进的对脊椎进行的伤害,所以没有几个人会进行强迫性、规律性、约束性的监测。再加上不能进行反馈,就更无法形成实际的用户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坐姿矫正坐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坐姿矫正坐垫舒适度不高、矫正难度大以及监测坐姿功能不实用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坐姿矫正坐垫,包括:
[0009]坐垫本体,具有第一矫正面和第二矫正面,所述第一矫正面和所述第二矫正面呈左右对称设置;
[0010]形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所述第一形变体与所述第一矫正面正对,所述第二形变体与所述第一矫正面正对;
[0011]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体和所述第二形变体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形变体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形变体的高度以增减所述第一矫正面和所述第二矫正面的相对高度;
[0012]传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形变体电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形变体电连
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一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形变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二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形变体。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坐在坐垫本体上,通过调整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的相对高度即可完成调整用户臀部的姿态,坐垫本体、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均为柔性件,其舒适度高;驱动组件用于调整第一形变体的高度和第二形变体的高度以增减第一矫正面和第二矫正面的相对高度,其矫正难度小;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坐垫本体上,当用户坐于坐垫本体时,即可获取用户臀部对坐垫本体压力值,进而输出控制信息以调整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的相对高度,其实用性强。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变体包括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左侧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形变体单元,所述第二形变体包括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右侧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形变体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矫正面且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第一形变体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矫正面且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单元,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第二形变体单元对应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形变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形变体单元,第二形变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形变体单元,第一形变体单元和第二形变体单元对应用户臀部的不同位置,以提高调整坐姿的精确度。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传感组件的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片和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夹持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单元。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具有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折性好,可以提高第一压力传感单元和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单元的防护性能。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震动组件,所述震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矫正面上的第一震动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矫正面上的第二震动单元,所述第一震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震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震动单元和第二震动单元用于提醒用户坐姿状态,提高了矫正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按摩放松的效果。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矫正面上的第一加热片和位于所述第二矫正面上的第二加热片。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用于辐射红外光波,以增加坐垫本体的加热按摩效果。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片和所述第二加热片为石墨烯加热片。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墨烯加热片辐射远红外光波,具有保健功能,远红外光波与人体的水分子皮肤和细胞组织形成共振,有利于身体健康,能渗透到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处,从而产生温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扩张毛血管的作用。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泵和与所述气泵电连接的控制板,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一形变体和所述第二形变体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的结构简单可靠,控制板具有获取处理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外套组件,所述外套组件包括第一外套片和与所述第一外套片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外套片,所述第一外套片和所述第二外套片围合形成套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套设结构。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坐姿矫正坐垫的舒适度。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套组件旁侧的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用户使用坐姿矫正坐垫时进行自由控制。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本体为回弹海绵体。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坐姿矫正坐垫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坐姿矫正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具有第一矫正面和第二矫正面,所述第一矫正面和所述第二矫正面呈左右对称设置;形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形变体和第二形变体,所述第一形变体与所述第一矫正面正对,所述第二形变体与所述第一矫正面正对;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形变体和所述第二形变体连通,所述驱动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形变体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形变体的高度以增减所述第一矫正面和所述第二矫正面的相对高度;传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形变体电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形变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一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形变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第二矫正面承受的压力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形变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矫正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体包括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左侧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形变体单元,所述第二形变体包括在所述坐垫本体的右侧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形变体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矫正面且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第一形变体单元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矫正面且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单元,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单元与所述第二形变体单元对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姿矫正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姿矫正坐垫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传感组件的设于所述坐垫本体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片和与所述第一支撑片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克君刘家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眠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