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80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缩口,每个缩口中均设有一个阀体,阀体包括直线驱动机构、阀套、阀座和阀板,阀套倾斜并密封插接固定在缩口中,阀座倾斜密封固定在阀套的外端开口处,阀板活动设于阀套和阀座的内部,阀套的内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冷却环,阀板的内端与第一冷却环的内壁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借助阀板与缩口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缩口面积大小的调节,进而保证了分解炉内的喷腾效果以使分解炉内风、物料、煤充分混合,从而提升了物料的换热效率、延长了物料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物料分解率,同时有效避免了缩口处发生结皮以极大的方便了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泥窑预热器设备中,喂料室上靠近分解炉侧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缩口,缩口大小决定了三次风的开度,对整个水泥烧成系统的热耗、阻力和产量都有关键性的作用;为了防止塌料,现有的缩口面积都偏小且尺寸固定、无法调节,较小的缩口面积会影响分解炉内的喷腾效果,进而导致分解炉内风、物料、煤无法充分混合,从而制约了物料的换热效率、缩短了物料的停留时间、降低了物料分解率,也使缩口处容易结皮,使用极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缩口面积的大小并有效避免缩口处发生结皮以极大的方便了使用的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缩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缩口中均设有一个阀体,所述阀体包括直线驱动机构、阀套、阀座和阀板,所述阀套倾斜并密封插接固定在缩口中,所述阀座倾斜密封固定在阀套的外端开口处,所述阀板活动设于阀套和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套的内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冷却环,所述阀板的内端与第一冷却环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阀座的外端,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伸缩端密封穿过阀座的外端并固定在阀板的外侧,所述阀套的底部内壁上还均固定有多个可转动的托轮,所述阀板的下侧外壁贴合在多个托轮的上侧;所述第一冷却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一出风孔,所述阀套的外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二冷却环,所述第二冷却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二出风孔;所述阀套的下侧还穿插固定有两个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的内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冷却环和第二冷却环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冷却环和第二冷却环的内部相互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环向分布的分流管,每个所述进风管的外端均并联在分流管上。
[0006]优选地,每个所述进风管与阀套之间还均设有一个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座圈、密封盘根和套筒,所述座圈套设在进风管外并固定在阀套外壁上,所述座圈的外侧向外形成有凸圈,所述密封盘根套设在进风管外并嵌设在凸圈中,所述套筒套设在进风管外并套设螺接在凸圈外以压紧密封盘根的外端。
[0007]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前后两端还均设有若干个观察窗。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还均插接有多个捅料口,所述捅料口的数量与阀体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捅料口均设于对应的一个阀板的内端上方。
[0009]优选地,所述阀座的上侧还设有检修门。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进风管上还均设有一个调节阀。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借助阀板与缩口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缩口面积大小的调节,进而保证了分解炉内的喷腾效果以使分解炉内风、物料、煤充分混合,从而提升了物料的换热效率、延长了物料的停留时间、提高了物料分解率,同时有效避免了缩口处发生结皮以极大的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阀套的剖面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7]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接风机,进气口,排气口
[0018]如图1~4所示,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底座6,底座6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缩口61,每个缩口61中均设有一个阀体,阀体包括直线驱动机构1、阀套5、阀座9和阀板3,阀套5倾斜并密封插接固定在缩口61中,阀座9倾斜密封固定在阀套5的外端开口处,阀板3活动设于阀套5和阀座9的内部,阀套5的内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冷却环51,阀板3的内端与第一冷却环51的内壁相互配合,直线驱动机构1固定在阀座9的外端,直线驱动机构1的伸缩端密封穿过阀座9的外端并固定在阀板3的外侧,阀套5的底部内壁上还均固定有多个可转动的托轮4,阀板3的下侧外壁贴合在多个托轮4的上侧;第一冷却环51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一出风孔511,阀套5的外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二冷却环52,第二冷却环52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二出风孔521;阀套5的下侧还穿插固定有两个进风管11,两个进风管11的内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冷却环51和第二冷却环52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冷却环51和第二冷却环52的内部相互连通。
[0019]底座6的底部还设有环向分布的分流管10,每个进风管11的外端均并联在分流管10上。
[0020]每个进风管11与阀套5之间还均设有一个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座圈15、密封盘
根16和套筒17,座圈15套设在进风管11外并固定在阀套5外壁上,座圈15的外侧向外形成有凸圈151,密封盘根16套设在进风管11外并嵌设在凸圈151中,套筒17套设在进风管11外并套设螺接在凸圈151外以压紧密封盘根16的外端。
[0021]底座6的前后两端还均设有若干个观察窗7以方便对阀板3的使用情况检查。
[0022]底座6的左右两侧还均插接有多个捅料口8,捅料口8的数量与阀体的数量相同,每个捅料口8均设于对应的一个阀板3的内端上方,以及时对阀板3内端的结皮和积灰进行清理。
[0023]阀座9的上侧还设有检修门2以观察阀板3的使用情况,若有磨损和损坏,则可拆下阀座9并维修或更换阀板3。
[0024]每个进风管11上还均设有一个调节阀14以单独控制每个进风管11的冷却风通断。
[0025]安装时,利用设于底座6下方的法兰将底座6安装在分解炉与喂料室之间,并在底座6内部砌筑纳米隔热材料和抗结皮浇筑料。
[0026]使用时,根据生产线实际运行状况或根据喂料室出口风速及O2、CO浓度的检测数据反馈,驱动直线驱动机构1的伸缩端朝底座6的反向伸出,进而带动阀板3在阀套5中伸入到缩口61中,从而达到调节缩口61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喂料室缩口调节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多个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缩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缩口中均设有一个阀体,所述阀体包括直线驱动机构、阀套、阀座和阀板,所述阀套倾斜并密封插接固定在缩口中,所述阀座倾斜密封固定在阀套的外端开口处,所述阀板活动设于阀套和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套的内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一冷却环,所述阀板的内端与第一冷却环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阀座的外端,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伸缩端密封穿过阀座的外端并固定在阀板的外侧,所述阀套的底部内壁上还均固定有多个可转动的托轮,所述阀板的下侧外壁贴合在多个托轮的上侧;所述第一冷却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一出风孔,所述阀套的外端开口处内部还固定有环向分布的第二冷却环,所述第二冷却环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布置的第二出风孔;所述阀套的下侧还穿插固定有两个进风管,两个所述进风管的内端分别插接在第一冷却环和第二冷却环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冷却环和第二冷却环的内部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祉桦崔恒波王凯周之炎徐洪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