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7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该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纵梁、上边梁及连接板;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梁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与前纵梁之间。该机舱框架结构,前纵梁和上边梁的前端共同与吸能盒搭接,支撑吸能盒的后侧,达到良好的传力路径和吸能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驻车
,尤其涉及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不同车型采用不同的车身结构,由于项目开发周期短,一般以满足性能目标为重,开发过程中对车身框架结构的沿用程度并非放在首位。但为了实现最佳效益,机舱框架结构的零件模具需尽可能共用,基于平台的机舱框架结构因此被提出。由于机舱框架结构共用,往往采用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对优化分析工作提出较大挑战。一般采用试错方法找出优化方法,但是往往难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性能(比如全正碰与可变形偏置碰),其周期往往较长,并且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基于平台的机舱框架结构,往往采用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往往难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的问题,提供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纵梁、上边梁及连接板;
[0005]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梁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与前纵梁之间。
[0006]可选地,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外端。
[0007]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内端。
[0008]可选地,所述上边梁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二吸能腔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外端。
[0009]可选地,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吸能腔与所述前纵梁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上边梁支撑件及A柱,所述上边梁支撑件连接在所述A柱与所述上边梁的后端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前纵梁的内腔中设置有前纵梁加强板,所述前纵梁加强板连接在所述前纵梁的顶壁与底壁之间,且沿所述前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2]可选地,所述前防撞梁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前侧壁与后侧壁之间,且沿所述前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可选地,所述吸能盒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一层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四个侧壁并保持水平。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框架结构,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外端。即,前纵梁的前端、上边梁的前端在吸能盒均连接在吸能盒的后侧。本申请的吸能盒相对传统的吸能盒更宽,其吸能效率比传统吸能盒高。前纵梁和上边梁的前端共同与吸能盒搭接,支撑吸能盒的后侧,达到良好的传力路径和吸能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
[0015]吸能盒完全压溃、前纵梁Y向(宽度方向)折弯及副车架羊角脱落,使得碰撞车身变形更加稳定。
[0016]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纵梁等主要传力部件均设置内部加强结构,如可变料厚的隔板(前防撞梁的内腔中的隔板、吸能盒中的加强隔板)、内加强板(前纵梁加强板)等。通过改变这些内部加强结构部件的料厚,可基于同一种机舱框架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达成满足不同车重车型的碰撞安全性能目标,不同型可以共用同一套机舱框架结构的主体传力部分,只需要对机舱框架结构中的内加强结构进行刚度重新匹配以进行碰撞性能优化分析,以实现平台通用。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上述的机舱框架结构。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机舱框架结构的前纵梁的前端位置的局部细节图(拆除了上边梁)。
[0022]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3]1、前防撞梁;2、吸能盒;3、前纵梁;4、上边梁;5、连接板;6、支撑板;7、上边梁支撑件;8、A柱;9、第一吸能腔;10、第二吸能腔;11、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吸能盒2、前纵梁3、上边梁4及连接板5。
[0026]机舱框架结构中各部件都是由左右对称的两个构成。即,前防撞梁1、吸能盒2、前纵梁3、上边梁4、连接板5都是左右对称的设置。下文中仅以一侧为例说明。
[0027]所述吸能盒2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1的后侧,所述前纵梁3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4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3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2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梁4位于所述前纵梁3的上方,所述连接板5连接在所述上边梁4与前纵梁3之间。
[002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支撑板6,所述前纵梁3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面的内端,所述上边梁4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面的外端。
[00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前纵梁3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吸能腔9,所述第一吸能腔9连接在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面的内端。所述上边梁4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吸能腔10,所述第二吸能腔10连接在所述支撑板6的后侧面的外端,第二吸能腔10由一几字形钣金形成。前纵梁3和上边梁4的前端(通过第二吸能腔10)共同与吸能盒2后方的支撑板6搭接,支撑吸能盒2的后侧,碰撞力通过吸能盒2溃缩吸收后,再分散到前纵梁3和上边梁4,达到良好的传力路径和吸能效果。
[003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加强件11,所述加强件11连接在所述第二吸能腔10与所述前纵梁3之间。加强件11作为第二吸能腔10与吸能盒2的支撑件,能够有效防止吸能盒3与上边梁4撕裂。
[0031]这样,通过第一吸能腔9、第二吸能腔10及加强件11,可提高上边梁4传力贡献以及保证碰撞过程中上边梁4的稳定性。
[003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上边梁支撑件7及A柱8,所述上边梁支撑件7连接在所述A柱8与所述上边梁4的后端之间。上边梁支撑件7可改善碰撞力的传递效果,将力传递至下车体,有效降低上车体折弯幅度。
[00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前围横梁,所述前纵梁3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前围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前纵梁、上边梁及连接板;所述吸能盒连接在所述前防撞梁的后侧,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吸能盒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梁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上方,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边梁与前纵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内端,所述上边梁的前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吸能腔,所述第一吸能腔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内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吸能腔,所述第二吸能腔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面的外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舱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框架结构还包括加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佳曾子聪徐义博李伟郑颢苏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