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62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包括碳源捕获模块、碳源回收模块和甲烷发电模块,所述碳源捕获模块包括接触池和稳定池,所述碳源回收模块包括沉淀池,所述甲烷发电模块包括厌氧发酵罐和甲烷收集器,所述接触池和稳定池底部均安装有一曝气装置;还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MBBR模块、好氧MBBR模块和高效分离模块,所述接触池通过沉淀池与缺氧MBBR模块连通,所述沉淀池又分别与发酵罐和稳定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碳源捕捉模块将污水中颗粒性COD和胶状COD捕捉并经过厌氧发酵罐发酵产生甲烷,从而在去除水体中COD的同事,产生甲烷用于发电厂生产用电,实现能源循环自给,提高脱氮系统的环保节能效果。提高脱氮系统的环保节能效果。提高脱氮系统的环保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指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受到一定污染排出的丧失原有使用功能的水。目前,国内水体污染大多是氮磷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由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与水、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数量上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但是,随着被氮磷污染的水体被排出,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部分有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而一些耐污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开始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或被迫迁徙,使得整个水体生态恶化甚至崩溃。
[0003]水体中氮磷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氮源主要为农田径流携带肥料中的氨氮和硝酸盐氮和人畜排泄物中的尿素和氨氮,磷源主要为肥料、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中的磷酸盐。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生产活动中氮磷的使用,减少污染来源,另一方面,需要对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再行排出,提高排污门槛;
[0004]同时,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目前对于水体中COD颗粒和胶体的处理方式较为粗糙,不仅处理深度不够,节能环保效果也很差,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该处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活、生产污水中氮磷、COD污染物含量较高、一般处理方式净化程度低、处理过程能耗较大、节能环保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包括碳源捕获模块、碳源回收模块和甲烷发电模块,所述碳源捕获模块包括接触池和稳定池,所述碳源回收模块包括沉淀池,所述甲烷发电模块包括厌氧发酵罐和甲烷收集器,所述接触池和稳定池底部均安装有一曝气装置;
[0007]还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MBBR模块、好氧MBBR模块和高效分离模块,所述缺氧MBBR模块包括第一标准尺寸箱、水下搅拌器和缺氧生物填料,所述好氧MBBR模块包括第二标准尺寸箱、水下曝气器和好氧生物填料,所述第一好氧MBBR模块通过一回流泵与缺氧MBBR模块连通,所述高效分离模块包括串联的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
[0008]所述接触池通过沉淀池与缺氧MBBR模块连通,所述沉淀池又分别与发酵罐和稳定池连通。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10]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位于缺氧MBBR模块前端的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包
括组合格栅及沉砂池。
[0011]2.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位于高效分离模块后端的污泥脱水模块,此污泥脱水模块通过一轴流泵与固液分离区连通。
[0012]3.上述方案中,所述厌氧发酵罐与污泥脱水模块连通。
[0013]4.上述方案中,所述厌氧发酵罐与接触池连通。
[0014]5.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凝区包括混合搅拌器和PAC投放装置。
[0015]6.上述方案中,所述絮凝区包括絮凝搅拌器和PAM投放装置。
[0016]7.上述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区包括布气装置、分离区、清水区和排渣区。
[00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8]1.本技术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标准化生产碳源捕捉模块和MBBR模块,进行模块化施工安装,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施工周期,且由于各个模块相互独立,平面布置灵活工程实践表明可节省30~50%的占地,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模块,十分便捷。
[0019]2.本技术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碳源捕捉模块将污水中颗粒性COD和胶状COD捕捉并经过厌氧发酵罐发酵产生甲烷,从而在去除水体中COD的同时,产生甲烷用于发电厂生产用电,实现能源循环自给,提高脱氮系统的环保节能效果。
[0020]3.本技术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在MBBR模块缺氧区及缺氧区生物膜中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自养脱氮,大幅降低生化池中剩余污泥的产量,减少甚至无需投加额外碳源,可节省好氧池曝气量,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营费用,同时,降低污水厂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其节能环保效果。
[0021]4.本技术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通过预处理模块的组合格栅和沉砂池除去固体废弃物和无机颗粒物后,经缺氧MBBR模块、好氧MBBR模块,利用生物膜对功能菌的筛选和富集作用,大大提高生化区污染物(氨氮、总氮)的去除效率,而水中的悬浮物和总磷在经过高效分离模块的混凝区、絮凝区后,能够形成固体废渣,被固液分离去中的布气装置带至水面排去分离,而清水消毒后即可得到深度净化达标的水质,处理效果好、处理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为本技术的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实施例1的模块示意图。
[0023]图中:01、碳源捕获模块;011、接触池;012、稳定池;0111、曝气装置;02、碳源回收模块;021、沉淀池;03、甲烷发电模块;031、厌氧发酵罐;032、甲烷收集器;1、缺氧MBBR模块;11、第一标准尺寸箱;12、水下搅拌器;13、缺氧生物填料;2、好氧MBBR模块;21、第二标准尺寸箱;22、水下曝气器;23、好氧生物填料;24、回流泵;5、高效分离模块;51、混凝区;511、混合搅拌器;512、PAC投放装置;52、絮凝区;521、絮凝搅拌器;522、PAM投放装置;53、固液分离区;531、布气装置;532、分离区;533、清水区;534、排渣区;7、预处理模块;71、组合格栅;72、沉砂池;8、污泥脱水模块;81、轴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一种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参照附图1,包括碳源捕获模块01、碳源回收模块02和甲烷发电模块03,所述碳源捕获模块01包括接触池011和稳定池012,所述碳源回收模块02包括沉淀池021,所述甲烷发电模块03包括厌氧发酵罐031和甲烷收集器032,所述接触池011和稳定池012底部均安装有一曝气装置0111;
[0026]还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MBBR模块1、好氧MBBR模块2和高效分离模块5,所述缺氧MBBR模块包括第一标准尺寸箱11、水下搅拌器12和缺氧生物填料13,所述好氧MBBR模块2包括第二标准尺寸箱21、水下曝气器22和好氧生物填料23,所述第一好氧MBBR模块2通过一回流泵24与缺氧MBBR模块1连通,所述高效分离模块5包括串联的混凝区51、絮凝区52和固液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源捕获模块(01)、碳源回收模块(02)和甲烷发电模块(03),所述碳源捕获模块(01)包括接触池(011)和稳定池(012),所述碳源回收模块(02)包括沉淀池(021),所述甲烷发电模块(03)包括厌氧发酵罐(031)和甲烷收集器(032),所述接触池(011)和稳定池(012)底部均安装有一曝气装置(0111);还包括串联设置的缺氧MBBR模块(1)、好氧MBBR模块(2)和高效分离模块(5),所述缺氧MBBR模块包括第一标准尺寸箱(11)、水下搅拌器(12)和缺氧生物填料(13),所述好氧MBBR模块(2)包括第二标准尺寸箱(21)、水下曝气器(22)和好氧生物填料(23),所述好氧MBBR模块(2)通过一回流泵(24)与缺氧MBBR模块(1)连通,所述高效分离模块(5)包括串联的混凝区(51)、絮凝区(52)和固液分离区(53);所述接触池(011)通过沉淀池(021)与缺氧MBBR模块(1)连通,所述沉淀池(021)又分别与发酵罐(031)和稳定池(01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膜MBBR耦合碳捕获的自养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翀黄东辉刘超凌锐马俊伟周天宇徐静斌冯超蒋燕申晨希史群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隆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