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53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定位支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包括表面有若干透孔和若干固定孔的空心球、通过穿过固定孔的第二螺丝固定连接于空心球外的连接球以及活动连接于连接球上的碳纤维管,所述连接球具有用来枢接固定销的侧向贯孔,所述碳纤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螺丝沿着垂直于固定销的轴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销上,所述固定销具有贯穿其轴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头部为锥形的尖头螺丝,所述尖头螺丝的头部抵住所述第一螺丝的螺帽内侧。本连接结构通过在固定销中增加尖头螺丝,能够方便地补偿第一螺丝锁紧固定销与碳纤维管时的空隙,避免了拆除空心球甚至整个框架的麻烦。麻烦。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支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如今长期以来一直着眼于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自然资源的日趋紧缺,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资源的有限利用以及降低污染在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临环境和能源的双重挑战,制业的转型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制造业已经逐步迈入轻量化、智能信息化时代。
[0003]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汽车的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整车厂为保持产品竞争力,对车型更新及新车型推出的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各汽车厂家也在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也把注意力转向了测量技术的开发。制造技术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测量技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的测量技术不断地揭示新工艺的不足之处,使之进一步创新和改造,变得更加完善。检具、夹具作为测量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生产现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单一车型专用检具、夹具的形式已逐渐无法满足要求,车厂对检具、夹具供应商产品的经济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满足多功能、柔性化、高效率,低成本直接决定了客户的满意程度。而检具、开口检具、测量支架、夹具、装具、抓具通用结构件目前往往要通过碳纤维框架来固定位置。
[0004]如图1所示,通常使用的碳纤维框架包括碳纤维管3、位于碳纤维管3连接节点上的空心球1以及衔接空心球1与碳纤维管3的连接球2,因为碳纤维管3与空心球1的连接位置多样,碳纤维管3相对于连接球2的连接角度也有变化,所以连接球2中还要设有一个用来固定碳纤维管3末端又要能够转动的固定销4。连接球2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能允许碳纤维管3摆动的腰槽21、用来固定空心球1的轴孔22和用来穿设固定销4的横向贯孔23,三个孔交汇于连接球2的球心。这种结构的组装顺序是将固定销4穿过横向贯孔23,用第一螺丝穿过固定销4与碳纤维管3初步固定,然后再将第二螺丝从空心球1内部穿过其一固定孔,继而与轴孔22锁紧。然而这个组装过程存在一些限制,因为第一螺丝锁螺丝的一端在特定位置会被空心球1阻挡,则用螺丝刀根本无法从尾端锁紧,所以第一螺丝只能在固定空心球1之前完成固定。一旦第一螺丝松动,这势必带来框架结构松动,影响碳纤维框架的固定精度。除非拆掉空心球1,否则无法调节,而对于已经组装为整体的框架来说拆除一个空心球1也极为不便。
[0005]因此有必要改进连接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能够方便地对连接球与碳纤维管的连接进行调整和锁紧。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包括表面有若干透孔和若干固定孔的空心球、通过穿过固定孔的第二螺丝固定连接于空心球外的连接球以及活动连接于连接球上的碳纤维管,所述连接球具有用来枢接固定销的侧向贯孔,所述碳纤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螺丝沿着垂直于固定销的轴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销上,所述固定销具有贯穿其轴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头部为锥形的尖头螺丝,所述尖头螺丝的头部抵住所述第一螺丝的螺帽内侧。
[0008]具体的,所述尖头螺丝为内六角螺丝。
[0009]具体的,所述空心球上的固定孔均匀分布,所有固定孔与其最接近固定孔之间的球心角均为45
°

[0010]进一步的,每个透孔均位于相邻四个固定孔之间,且透孔与相邻固定孔之间的球心角均为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连接结构通过在固定销中增加尖头螺丝,让第一螺丝能够更方便地将固定销与碳纤维管锁紧,使其在第二螺丝与空心球已经固定的情况下仍能灵活地调节碳纤维管的固定角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以往碳纤维框架中空心球与碳纤维管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0014]图2为连接球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的空心球与碳纤维管连接节点的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的空心球与碳纤维管连接部件的爆炸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的空心球与碳纤维管连接节点的主视图。
[0018]图中数字表示:
[0019]1‑
空心球,11

透孔,12

固定孔;
[0020]2‑
连接球,21

腰槽,22

轴孔,23

横向贯孔;
[0021]3‑
碳纤维管;
[0022]4‑
固定销,4
’‑
固定销;
[0023]5‑
第一螺丝;
[0024]6‑
第二螺丝;
[0025]7‑
尖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包括表面有若干透孔11和若干固定孔12的空心球1、通过穿过固定孔12的第二螺丝6固定连接于空心球1外的连接球2以及活动连接于连接球2上的碳纤维管3,连接球2具有用来枢接固定销4

的侧向贯孔23,碳纤维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螺丝5沿着垂直于固定销4

的轴线
的方向固定于固定销4

上,固定销4

具有贯穿其轴向的螺纹孔(未标注),螺纹孔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头部为锥形的尖头螺丝7,尖头螺丝7的头部抵住第一螺丝5的螺帽内侧。在这个结构中,第一螺丝5和第二螺丝6按照常规的固定方式依次将碳纤维管3、连接球2和空心球1连接,此时第一螺丝5与固定销4

不完全锁紧,而是依靠两个尖头螺丝7从两侧将第一螺丝5顶紧。尖头螺丝7的松紧本身不会受到空心球7的任何阻挡,所以就算第一螺丝5出现松动,尖头螺丝7也能很方便地补偿第一螺丝5锁紧固定销4

与碳纤维管3时的空隙,避免了拆除空心球1甚至整个框架的麻烦。
[0029]如图3所示,尖头螺丝7为内六角螺丝。尖头螺丝7伸入连接球2中的距离跟第一螺丝5的实际位置有关,为了防止螺帽挡住,一般设置为内六角螺丝。
[0030]如图3至图5所示,空心球1上的固定孔12均匀分布,所有固定孔12与其最接近固定孔12之间的球心角均为45
°
。这样空心球1的上下左右前后都可以连接出碳纤维管3,让碳纤维框架可以往多个方向立体延伸。
[0031]如图3至图5所示,每个透孔11均位于相邻四个固定孔12之间,且透孔11与相邻固定孔12之间的球心角均为透孔11既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碳纤维框架的柔性空心球易锁紧连接结构,包括表面有若干透孔和若干固定孔的空心球、通过穿过固定孔的第二螺丝固定连接于空心球外的连接球以及活动连接于连接球上的碳纤维管,所述连接球具有用来枢接固定销的侧向贯孔,所述碳纤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螺丝沿着垂直于固定销的轴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固定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具有贯穿其轴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两侧各固定有一个头部为锥形的尖头螺丝,所述尖头螺丝的头部抵住所述第一螺丝的螺帽内侧。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春旭叶超
申请(专利权)人:巨硕精密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