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51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它包括用于滚压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色浆层的滚筒主体;该滚筒主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该滚筒主体的周面上一次成型为一体地设有若干凸起,该滚筒主体由该成型腔的上方同步作该线性移动和该定轴转动,该凸起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通过该滚筒主体制造通体花纹,操作简单,制造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制得的产品通体花纹自然、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人造石的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对美观而有艺术观感的人造石趋之若鹜,对艺术美感的人造石不懈追求。尽管采用网印和丝印等工艺能够在石材上形成品种丰富、纹路精美的图纹,但该图纹只形成于石材的表面,对石材进行打磨抛光或者使用磨损后,该花纹就容易被打磨掉而露出人造石原貌,十分影响产品的美观度。为此,只有将该图纹印制成通体结构,无论如何打磨和使用磨损,该图纹才不会消失。而传统网印和丝印无法实现通体印制功能;若采用3D打印,则需要非常大的制造成本,而且比较慢,同时3D打印出来的产品的图纹比较死板,不能形成复杂的过渡颜色,产品纹路看起来很不自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以克服现有的人造石艺术通体产品图纹易磨损消失,3D打印成本高、图纹死板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包括用于滚压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色浆层的滚筒主体。该滚筒主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该滚筒主体的周面上一次成型为一体地设有若干凸起,该滚筒主体由该成型腔的上方同步作该线性移动和该定轴转动,该凸起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
[0006]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凸起呈锥形、柱形或者多面体形的立体结构。
[0007]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凸起呈单体结构或者多部件组合体结构。
[0008]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凸起呈点阵均匀分布或者呈不规则散布分布。
[0009]进一步改进地,所有所述凸起呈等高构造或者呈高度分布不均构造。
[0010]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空穴呈盲孔构造或者呈通孔构造。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周面的设置凸起的滚筒主体结构及其平移与自转的运动,能够将其下方的人造石原料层进行拨开形成形状规则或者不规则的空穴,通过色浆层填充空穴并固化成型得到分布多样、形状各异的艺术通体板材,且同一滚筒主体通过平移速度和自转转速的快慢、匀变速等参数调控可形成不同纹路效果的通体板材,所制得的花纹具有可控和再现性;另外,色浆层填充空穴后,色浆与人造石原料(特别在压制条件下)在连接的界面上会存在一定的融合状态而形成过渡色花纹,使得通体花纹更为自然、美观;此外,通过该滚筒主体制造通体花纹,操作简单,制造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制得的产品通体花纹自然、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滚筒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人造艺术通体板材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制造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图3,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设备,包括顶部设有成型腔10的成型模座1,还包括平移机构2和滚筒主体机构3。上述成型腔10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及流动性大于该人造石原料层的色浆层。该平移机构2包括定向导轨21和平移架22,如图3所示,该成型模座1的左右两侧分布有该定向导轨21,平移架22与定向导轨21对应配套使用,该定向导轨21沿前后方向延伸,平移架22沿该定向导轨21作线性移动。该滚筒主体机构3包括滚筒主体31和驱动该滚筒主体31转动的动力源,该滚筒主体31作定轴转动地架设于左右两个该平移架22上。上述滚筒主体31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多边形;优选该滚筒主体3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上述动力源为人力动力源或者机械动力源;该机械动力源包括电机动力源、油缸与齿条组合使用的动力源;使用机械动力源可实现滚筒主体31转速的匀变速的程序调控和增强滚筒主体31自转的稳定性;平移架22的移动动力同样可以是人力和机械动力据需选择。
[0017]继续参照图1、图3,该滚筒主体31的周面上一次成型为一体地设有若干大小相同或者大小不均的凸起32,该滚筒主体31和该凸起32由高强度耐磨铁制造。该滚筒主体31由该成型腔10的上方同步作该线性移动和该定轴转动。该凸起32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32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进一步地,上述凸起32呈锥形、柱形或者多面体形的立体结构。上述凸起32呈单体结构或者多部件组合体结构。上述凸起32呈点阵均匀分布或者呈不规则散布分布。所有上述凸起32呈等高构造或者呈高度分布不均构造。上述空穴呈盲孔构造或者呈通孔构造。
[0018]继续参照图2,所制作的人造艺术通体板材,包括板材主体4,该板材主体4由人造石原料体41和色浆体42构成的一体结构,该色浆体42为单色色浆体42或者多色色浆体42,该色浆体42呈形状相同或者各异、大小相同或者不均、均匀分布或者分散不均、深浅均匀或者深浅不一地嵌埋于该人造原料体内。
[0019]使用该滚筒主体31制造人造艺术通体板材的工艺过程为:a.根据滚筒主体31的凸起32能够制造出空穴的体积计算或者多次试验获得所需色浆层体积,配置总体积不小于该体积的一种或者多种色浆;b.在成型腔10中铺设底料(即人造石原料层),铺平;然后将该色浆铺设于人造石原料层的上表面,色浆布满该上表面,色浆的流动性大于该人造石原料层的流动性;c.使用滚筒主体31沿一个或者多个方向进行直线轨迹且由该色浆上方进入滚压该人造石原料层,待色浆填满空穴后即制得花纹;d.将压好花纹的成型模座1推进压机中,进行抽真空和压制(该压制工序为优选使用工序,若不使用亦可);e.对压制好的板材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进行(人造石原料体41表层的色浆层)打磨抛光即可制得通体板材产品。
[0020]本技术的制造设备通过周面的设置凸起32的滚筒主体31结构及其平移与自转的运动,能够将其下方的人造石原料层进行拨开形成形状规则或者不规则的空穴,通过
色浆层填充空穴并固化成型得到分布多样、形状各异的艺术通体板材,且同一滚筒主体31通过平移速度和自转转速的快慢、匀变速等参数调控可形成不同纹路效果的通体板材,所制得的花纹具有可控和再现性;另外,色浆层填充空穴后,色浆与人造石原料(特别在压制条件下)在连接的界面上会存在一定的融合状态而形成过渡色花纹,使得通体花纹更为自然、美观;此外,通过该滚筒主体31制造通体花纹,操作简单,制造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制得的产品通体花纹自然、变化多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1]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包括用于滚压由下往上依次铺放有人造石原料层、色浆层的滚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主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该滚筒主体的周面上一次成型为一体地设有若干凸起,该滚筒主体由该成型腔的上方同步作该线性移动和该定轴转动,该凸起延伸至该人造石原料层内,该色浆层填充至由该凸起拨开该人造石原料形成的空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通体板材艺术纹路的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锥形、柱形或者多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火烟杨跃武林清洁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华宝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