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4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园林智能灌溉领域,尤其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汲水管下端和水箱内部下表面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水箱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控制测量箱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位于光强传感器下方,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所述水泵和电动升降杆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该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具有能够根据生态园林中的植物所处的天气环境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灌溉,灌溉装置在智能化设备控制下自行开启对生态园林进行灌溉,不会损伤生态园林的特点。园林的特点。园林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园林智能灌溉
,具体为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0003]生态园林的植物需要经常浇水灌溉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现在对生态园林浇水主要是人工开启灌溉装置进行灌溉,不能及时对生态园林的植物进行灌溉而造成植物的损伤,现在的灌溉装置只是在需要的打开,不能综合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以及光照强度对生物园林的植物进行灌溉,同样也会损伤生态园林。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具有能够根据生态园林中的植物所处的天气环境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灌溉,灌溉装置在智能化设备控制下自行开启对生态园林进行灌溉,不会损伤生态园林的特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部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汲水管,所述汲水管下端和水箱内部下表面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水箱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下端和水泵相连通,所述三通管左侧面中部和右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喷水管的一端,所述水箱左侧面上端和右侧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上方套接滑动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另一端,所述三通管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测量箱,所述控制测量箱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位于光强传感器下方,所述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所述水泵和电动升降杆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
[0009]优选的,所述水箱放置在手推车上。
[0010]优选的,所述水箱上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
[0011]优选的,所述电动升降杆上端和喷水管上端连接处捆绑有魔术贴,所述喷水管由
软性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汲水管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13]优选的,所述水泵内部固定连接有可调泵压的电磁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一、该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把测量结果传递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根据测量结果开启水泵和电动升降杆,水泵通过汲水管把水箱中的水汲取到三通管中,在水泵的作用下,三通管中的水进入到喷水管中,水由喷水管喷出对生态园林进行灌溉。
[0016]二、该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通过控制电动升降杆的伸出高度改变喷水管上端的上扬角度,进而控制喷水管的扬程,改变喷水管的灌溉覆盖区域。
[0017]三、该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具有能够根据生态园林中的植物所处的天气环境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灌溉,灌溉装置在智能化设备控制下自行开启对生态园林进行灌溉,不会损伤生态园林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测量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电性连接原理框图。
[0021]图中:1、水箱;2、汲水管;3、水泵;4、承重板;5、导向套筒;6、电动升降杆;7、喷水管;8、支撑块;9、控制测量箱;10、三通管;11、手推车;12、湿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中央控制器;15、光强传感器;16、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其包括: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光强传感器15、中央控制器14和水泵3以及电动升降杆6,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光强传感器15把测量结果传递到中央控制器14,中央控制器14根据测量结果开启水泵3和电动升降杆6,水泵3通过汲水管2把水箱1中的水汲取到三通管10中,在水泵3的作用下,三通管10中的水进入到喷水管7中,水由喷水管7喷出对生态园林进行灌溉,中央控制器14通过控制电动升降杆6的伸出高度改变喷水管7上端的上扬角度,进而控制喷水管7的扬程,改变喷水管7的灌溉覆盖区域。
[0024]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内部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水泵3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汲水管2,汲水管2下端和水箱1内部下表面留有一定间隙,水箱1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10,三通管10下端和水泵3相连通,三通管10左侧面中部和右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喷水管7的一端,水箱1左侧面上端和右侧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承重板4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5,导向套筒5上方套接滑动连接有电动升
降杆6,电动升降杆6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7另一端,三通管10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8,支撑块8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测量箱9,控制测量箱9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光强传感器15以及中央控制器14,中央控制器14位于光强传感器15下方,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光强传感器15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4,水泵3和电动升降杆6电性连接于中央控制器14。
[0025]水箱1放置在手推车11上,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便于操作者推动手推车11移动水箱1,把水箱1移动到需要生态园林灌溉的地方。
[0026]水箱1上侧面右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16,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便于通过注水管16向水箱1中加水。
[0027]电动升降杆6上端和喷水管7上端连接处捆绑有魔术贴,喷水管7由软性材料制成,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通过控制电动升降杆6的伸出高度改变喷水管7上端的上扬角度,进而控制喷水管7的扬程,改变喷水管7的灌溉覆盖区域。
[0028]汲水管2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设置的过滤网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防止水中的杂质堵塞汲水管2和水泵3。
[0029]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园林智能灌溉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部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下方中部固定连接有汲水管(2),所述汲水管(2)下端和水箱(1)内部下表面留有一定间隙,所述水箱(1)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管(10),所述三通管(10)下端和水泵(3)相连通,所述三通管(10)左侧面中部和右侧面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喷水管(7)的一端,所述水箱(1)左侧面上端和右侧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4),所述承重板(4)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5),所述导向套筒(5)上方套接滑动连接有电动升降杆(6),所述电动升降杆(6)上端固定连接有喷水管(7)另一端,所述三通管(10)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上方固定连接有控制测量箱(9),所述控制测量箱(9)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3)和光强传感器(15)以及中央控制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信全盛国梁田惠波应封乾徐钱江叶立廖欢欢戴安化厉楦栋杨海峰郑燕飞郑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