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射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12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射频电路,包括:单片机、射频放大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二光耦继电器、第三光耦继电器、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射频放大器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电极片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单片机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射频放大器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射频电路能够控制多片电极片轮流工作,使多片电极片轮流发热,使得热量不会集中在一片电极片中,不容易烫伤肌肤,提升了产品的体验感。了产品的体验感。了产品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射频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美容仪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射频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注重美容,在整个中国的美容仪器行业之中,现今为止,投放到市场的美容仪器产品不胜枚举,各色各样,各种各样的功能都有。
[0003]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器配套用于直接与皮肤接触以进行美容的手柄,而手柄主要是依靠发送电脉冲来实现美容,具体的,发射电脉冲主要是依靠射频电路实现的,然而,传统方式中,射频电路的射频都是定点发射的,时间一久就容易发热,而热量集中在单片电极片中易过热而烫伤肌肤,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射频电路,能够控制多片电极片轮流工作,使多片电极片轮流发热,使得热量不会集中在一片电极片中,不容易烫伤肌肤,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体验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射频电路,包括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射频放大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二光耦继电器和第三光耦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其中: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四管脚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三电极片与所述第三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五管脚与所述第三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六管脚与所述第三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光耦继电器和第四电极片,其中,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四电极片与所述第四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七管脚与所述第四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八管脚与所述第四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所述第三光耦继电器和所述第四光耦继电器为双向光耦。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射频电路包括:单片机、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射频放大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二光耦继电器、第
三光耦继电器、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其中:射频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电极片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二管脚与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二电极片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三管脚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四管脚与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三电极片与第三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五管脚与第三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的第六管脚与第三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射频电路能够控制多片电极片轮流工作,使多片电极片轮流发热,使得热量不会集中在一片电极片中,不容易烫伤肌肤,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请参阅图1,该新型射频电路包括单片机10、与单片机10电连接的射频放大器11、第一光耦继电器12、第二光耦继电器13、第三光耦继电器14、第一电极片15、第二电极片16和第三电极片17。
[0011]射频放大器1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一电极片15与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2]单片机10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10的第二管脚与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3]应理解,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为发光二极管,单片机10的第一管脚、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单片机10的第二管脚和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之间形成一回路,当单片机10通过其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产生信号时,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感光部发亮,而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受光部会导通,以使得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光耦继电器12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导通。
[0014]射频放大器11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二电极片16与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5]单片机10的第三管脚与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10的第四管脚与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6]应理解,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为发光二极管,单片机10的第三管脚、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单片机10的第四管脚和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之间形成一回路,当单片机10通过其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产生信号时,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感光部发亮,而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受光部会导通,以使得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与第二光耦继电器13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导通。
[0017]射频放大器11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三
电极片17与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8]单片机10的第五管脚与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单片机10的第六管脚与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
[0019]应理解,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为发光二极管,单片机10的第五管脚、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单片机10的第六管脚和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之间形成一回路,当单片机10通过其第五管脚和第六管脚产生信号时,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感光部发亮,而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受光部会导通,以使得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与第三光耦继电器14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导通。
[0020]进一步的,该新型射频电路还包括第四光耦继电器18和第四电极片19,其中射频放大器11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四光耦继电器18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第四电极片19与第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射频电路,包括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射频放大器、第一光耦继电器、第二光耦继电器和第三光耦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第三电极片,其中: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受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管脚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四管脚与所述第二光耦继电器的感光部的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诺加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