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09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申请涉及水利灌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和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管、水泵和喷洒组件,所述灌溉管和喷洒组件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灌溉管上,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中转池,所述蓄水池和中转池连通,所述喷洒组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地面上多余的水的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和中转池连通,所述喷洒组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喷洒组件设置在地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对地面进行灌溉。本申请具有减少水源的浪费的效果。浪费的效果。浪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灌溉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灌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利灌溉就是为农田等进行灌溉为达到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而修建的水利工程,灌溉就是弥补自然降水在数量上的不足与时光上的不均,保证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水份的重要措施。
[0003]相关技术中关于农田的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和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和蓄水池连接,在供水装置上设置灌溉装置,供水装置将水从蓄水池或者河流内引至灌溉装置,通过灌溉装置将水浇撒在农作物上进行灌溉。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灌溉时地面的水过多时,水会通过地表渗入到地下深处,不便农作物利用,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水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灌溉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和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灌溉管、水泵和喷洒组件,所述灌溉管和喷洒组件连接,所述水泵设置在灌溉管上,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中转池,所述蓄水池和中转池连通,所述喷洒组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地面上多余的水的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和中转池连通,所述喷洒组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喷洒组件设置在地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对地面进行灌溉。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溉时,地面上多余的水经过回流装置流入至中转池内,然后通过灌溉装置再次进行使用进行灌溉,减少水渗入至地下较深处,以便为农作物利用,减少水源的浪费。
[0008]可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喷管和喷头,所述喷管和灌溉管连通,所述喷头设置在喷管上,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套管和回流管,所述套管设置在喷管的外部,所述套管内壁和喷管间隔设置,所述回流管连接套管和中转池,所述套管的一部分埋设在地面内,所述套管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靠近地面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上多余的水经过进水口进入到套管内,然后经过回流管进入到中转池内,然后再次经过灌溉管和喷管通入至喷头处进行灌溉,对水进行循环利用。
[0010]可选的,所述套管内设置有支架,所述喷管在支架上转动设置,所述灌溉管和喷管之间设置有安装管,所述喷管和安装管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喷管转动的驱动装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洒时,带动喷头转动,将喷头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喷洒,提升喷洒面积和进行均匀的喷洒,提升灌溉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圈、齿杆、叶轮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齿圈套设在喷管的外部,所述叶轮在安装管内转动设置,且叶轮朝向安装管内水流的方向设置,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穿过安装管延伸至安装管的外部,所述齿杆和驱动齿圈啮合,所述齿杆背离驱动齿圈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和叶轮的转动轴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转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齿杆移动,齿杆移动带动驱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喷管转动,对喷头的位置进行调节,提升喷洒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盘、承接块和调节框,所述调节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齿杆和调节框的一侧连接,所述传动盘的圆心处和叶轮的转动轴连接,所述传动盘和叶轮的转动轴垂直设置,所述承接块设置在传动盘背离叶轮的一侧,所述承接块偏离传动盘的转动中心设置,所述承接块在调节框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所述承接块在调节框内转动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在水流的作用下转动,叶轮转动通过其转动轴带动传动盘转动,传动盘转动带动承接块转动,承接块通过调节框带动齿杆移动,齿杆通过驱动齿圈带动喷管转动,随着传动盘持续转动,通过调节框带动齿杆做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喷管做往复转动运动,使得喷头喷洒的更加均匀。
[0016]可选的,所述套管上和喷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呈弧形,所述喷头在让位槽内转动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让位槽减少套管出现干涉喷头转动的现象,提升喷头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所述喷头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密封让位槽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设置在套管内,所述密封板呈弧形状且和套管内壁抵接,所述密封板的面积大于让位槽的面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喷头转动时,使得密封板始终和让位槽的边缘处抵接,对让位槽进行密封,减少套管内的水出现泄漏和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套管内的现象。
[0020]可选的,所述安装管上一体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直径小于安装管其他位置的直径,所述叶轮设置在驱动部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驱动部,提升水在经过驱动部时的流速,提升叶轮的转速,以便叶轮在转动时带动传动盘转动,进而通过齿杆和驱动齿圈带动喷管转动,提升传动盘转动的稳定性。
[0022]可选的,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板一,所述喷头的侧面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杆和用于刮除过滤板一上的杂质清理板,所述清理杆呈弧形状且一端和喷头的侧面连接,所述清理板设置在清理杆背离喷头的一端,所述清理板靠近过滤板一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溉时,喷头通过清理杆带动清理板转动,清理板转动至过滤板一的外部,对粘附在果过滤板一上的杂质进行刮除,在减少杂质进入到套管内的同时,提升过滤板一过滤的效果。
[0024]可选的,所述中转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沉淀水中含有的杂质的沉淀池,所述回流管和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和中转池连通开设有连通口。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收的水经过沉淀池,通过沉淀池对水中含有的较小的杂质进行沉淀,将该部分较小的杂质除去,减少杂质出现堵塞喷头的现象,以便回收的水通过喷头喷出进行灌溉。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视图。
[002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灌溉装置的结构视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安装管的结构视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驱动装置的结构视图。
[003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回流管的结构视图。
[0033]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灌溉系统中套管的剖开视图。
[0034]附图标记:1、蓄水池;11、沉淀池;111、连通口;2、灌溉装置;21、灌溉管;22、水泵;23、喷洒组件;231、喷管;232、喷头;3、中转池;4、回流装置;41、套管;411、进水口;412、支架;413、让位槽;42、回流管;5、安装管;51、密封框;511、固定块;52、驱动部;6、驱动装置;61、驱动齿圈;62、齿杆;63、叶轮;64、传动组件;641、传动盘;642、承接块;643、调节框;7、密封板;8、过滤板一;82、过滤板二;9、清理组件;91、清理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灌溉系统,包括蓄水池(1)和灌溉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装置(2)包括灌溉管(21)、水泵(22)和喷洒组件(23),所述灌溉管(21)和喷洒组件(23)连接,所述水泵(22)设置在灌溉管(21)上,所述蓄水池(1)的一侧设置有中转池(3),所述蓄水池(1)和中转池(3)连通,所述喷洒组件(23)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收集地面上多余的水的回流装置(4),所述回流装置(4)和中转池(3)连通,所述喷洒组件(23)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喷洒组件(23)设置在地面上均匀间隔设置用于对地面进行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23)包括喷管(231)和喷头(232),所述喷管(231)和灌溉管(21)连通,所述喷头(232)设置在喷管(231)上,所述回流装置(4)包括套管(41)和回流管(42),所述套管(41)设置在喷管(231)的外部,所述套管(41)内壁和喷管(231)间隔设置,所述回流管(42)连接套管(41)和中转池(3),所述套管(41)的一部分埋设在地面内,所述套管(41)上开设有进水口(411),所述进水口(411)靠近地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1)内设置有支架(412),所述喷管(231)在支架(412)上转动设置,所述灌溉管(21)和喷管(231)之间设置有安装管(5),所述喷管(231)和安装管(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管(5)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喷管(231)转动的驱动装置(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齿圈(61)、齿杆(62)、叶轮(63)和传动组件(64),所述驱动齿圈(61)套设在喷管(231)的外部,所述叶轮(63)在安装管(5)内转动设置,且叶轮(63)朝向安装管(5)内水流的方向设置,所述叶轮(63)的转动轴穿过安装管(5)延伸至安装管(5)的外部,所述齿杆(62)和驱动齿圈(61)啮合,所述齿杆(62)背离驱动齿圈(61)的一端通过传动组件(64)和叶轮(63)的转动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新生李尊永徐健徐红利周海轮付修智王登魁王玉霞金茜葛福建赵芮焦卫东朱鑫峰王献伟谢凯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