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属于粗加工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铜棒拉丝机预上料效率低的问题。本铜棒拉丝机包括挡板,挡板上具有可供铜棒穿过的进料孔,本预上料装置包括具有V形料槽的料斗和能水平移动的夹持组件,料斗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的挡板的同一侧,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块,夹块顶部的高度略高于料槽最低处的高度且两个夹块能通过相互靠近将位于料槽最底部的铜棒夹持。本料斗上可以一次性吊装放置多根铜棒,通过夹持组件每次只能夹持料槽最低处的铜棒,在本夹持后夹持组件还能平移将铜棒插入进料孔内供内其的拉丝夹具夹持,这样设计实现了全自动的上料,上料效率十分高。上料效率十分高。上料效率十分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粗加工
,涉及一种拉丝机,尤其涉及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铜棒都是通过拉伸挤压成型的,一般都是需要将高温的毛胚铜棒用夹具夹持住然后压入拉丝模中进行拉伸。现有的铜棒拉丝机一般由牵引装置、拉丝模、进模夹具组成,拉丝模位于牵引装置与进模夹具之间,进模夹具能将毛胚料夹持住朝向拉丝模方向运动将毛胚推入拉丝模内,而位于拉丝模另一侧的牵引装置能夹持住穿过拉丝模的毛胚铜棒,并向前运动直至整根铜棒穿过拉丝模,这样就完成了铜棒的拉丝。
[0003]现有的铜棒拉丝机在进模夹具前方一般都设置有挡板,挡板上都具有与进模夹具正对的中心孔,单根铜棒伸入并穿过中心孔,然后进模夹具收缩夹持住再往拉丝模方向送料。我们现有的技术中都是采用人工来一根一根铜棒搬运至挡板处然后塞入中心孔内,也有更先进的是在挡板处放置一张工作台,通过叉车来将铜棒毛胚叉到工作台上,然后在工作台两侧站工人再进行人工上料。由于有些铜棒质量都较大,有时候两个人都不一定能搬运的动,两个人不够的时候就需要加派人手来进行抬起对准挡板的中心孔,这样的铜棒毛胚预上料十分麻烦且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铜棒拉丝机预上料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本铜棒拉丝机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上具有可供铜棒穿过的进料孔,其特征在于,本预上料装置包括具有V形料槽的料斗和能水平移动的夹持组件,所述的料斗和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的挡板的同一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块,所述夹块顶部的高度略高于料槽最低处的高度且两个夹块能通过相互靠近将位于料槽最底部的铜棒夹持。
[0007]本铜棒拉丝机通过在挡板的一侧设置料斗和夹持组件,在料斗上具有V型的料槽,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吊装多根或整捆铜棒放入V型的料槽内进行预上料,上料效率得到显著提升。V形槽的设计使得料槽的最低处会有一根垫底的铜棒存在,本设计能通过夹持组件上的两个夹块将垫底的那根铜棒夹持住,然后夹持组件水平移动,将夹持住的铜棒从料槽内拉出,这样我们只需要事先调整好料槽的最低处与挡板的进料孔位置正对,在最底部的铜棒则能被夹持组件拉出并送入进料孔内,在进料孔的另一侧有拉丝用的夹具会对伸入进料孔内的铜棒进行夹持并朝向拉丝模方向运动直至整根铜棒穿过拉丝模,本夹持组件的夹块在铜棒进入进料孔内并被其另一侧的夹具夹持之后就会自动松开并复位到初始位置等待夹持下一根铜棒。在最底部的铜棒完全离开料槽之后,料槽内的铜棒在重力作用下会有一
根重新滚至将料槽最低处,复位的夹持组件上的夹块重新夹持住最底部的铜棒进行移动送入进料孔内,这样设计实现了对铜棒的全自动预上料,大幅度的提高了铜棒预上料的效率。
[0008]本夹持组件为两个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块,两个夹块位于V形料槽的最低处,且夹块的最高处略高于料槽的最低处的高度,这样当铜棒堆叠时,两个夹块只能对最低处的铜棒进行夹紧,夹住料槽底部的铜棒之后两个夹块不会对底部铜棒以上的铜棒产生夹持,只夹持住一根铜棒后在夹块往料斗方向移动就能将这根铜棒推入进料孔内,在保证了本预上料装置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本装置的进料效率。
[0009]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气缸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能在气缸的带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侧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夹块各卡设在一个卡槽内,且夹块的侧部均部分凸出于卡槽外,所述夹块上位于凸出卡槽外的侧部上设有倾斜的夹持面,两个夹持面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0010]本夹持组件的两个夹块上的两个夹持面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小,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两个夹块相互靠近时由于间距下小上大,所以会先夹住下侧的铜棒,夹住料槽底部的铜棒之后两个夹块不会对底部铜棒以上的铜棒进行夹持,只夹持住一根铜棒后在夹块往料斗方向移动就能将这根铜棒推入进料孔内,在保证了本预上料装置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本装置的进料效率。
[0011]两个侧板通过能相互靠近或远离来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夹块夹持铜棒,两个夹块差不多位于两个侧板的中部位置,这样在两个侧板相互靠近时能让料槽最低处铜棒上方的铜棒被侧板的上端波动部分卡入两个侧板的上端部之间,这样设计能明显降低最低处的铜棒在垂直方向的压力,有效的降低了推出的摩擦力,使得预上料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0012]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夹爪,两个夹爪的一端通过铰接连接且两个夹爪能通过电机带动绕着铰接位转动,两个夹块各固定在一个夹爪上且能通过两个夹爪的转动相互靠近或远离。
[0013]这是本案夹持组件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本方案中还是采用两个夹块的相互靠近或远离来夹持铜棒,但是与上述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中驱动两个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采用两个相互铰接的夹爪,夹爪绕着铰接位转动就能使得固定在夹爪端部的夹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由于夹爪是相互铰接固定的所以两个夹块之间的间距自然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夹持住最低处铜棒上方的铜棒,保证每次都精准的夹持住最低处的铜棒,大幅度的提高上料效率。
[0014]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其中一个侧板固定在气缸的外壳上,所述气缸的推杆的端部固定有限位件,另一个侧板套设在气缸的推杆上且与限位件相抵靠,当气缸的推杆收缩时所述侧板在限位件的带动下朝向另一个侧板方向运动。
[0015]本设计中的两个侧板之间有铜棒卡设的时候其中一个侧板会抵靠在限位件上,需要两个侧板相互靠近就让气缸的推杆收缩即可,这样设计结构简单,十分方便操作。
[0016]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两个侧板的上端部均设有向外倾斜的支撑部。
[0017]支持部的设计在两个侧板相互靠近时能对料槽内的部分铜棒起到也是能对料槽内的部分铜棒起到支撑支撑作用,使得料槽的底部的的铜棒受到上方铜棒的压力变小,能让底部的铜棒更容易被推出或下落,更顺畅的能从料槽内推出,进一步的增加了上料效率。
[0018]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料斗的一侧设有能朝向料斗水平移动的托板,所述夹块均位于托板上且能随着托板同步移动。
[0019]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托板上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气缸固定在滑块上,两个侧板的底部均抵靠在滑块上且能通过气缸带动沿滑块的上端面滑动。
[0020]滑块能在滑动内滑动,本设计中的侧板都是位于滑块上,这样设计能让夹持铜棒的夹块的位置可以调节以适应各种尺寸的铜棒,适应性较广。
[0021]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中,所述底座的侧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伸入滑槽内并顶压在滑块上,所述螺栓能通过螺纹转动顶推滑块滑动。
[0022]在上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本铜棒拉丝机包括挡板(1),所述挡板(1)上具有可供铜棒穿过的进料孔(11),其特征在于,本预上料装置包括具有V形料槽(21)的料斗(2)和能水平移动的夹持组件(3),所述的料斗(2)和夹持组件(3)位于所述的挡板(1)的同一侧,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两个能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夹块(31),所述夹块(31)顶部的高度略高于料槽(21)最低处的高度且两个夹块(31)能通过相互靠近将位于料槽(21)最底部的铜棒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还包括气缸(7)和两个侧板(5),两个侧板(5)能在气缸(7)的带动下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侧板(5)相对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卡槽(51),两个夹块(31)各卡设在一个卡槽(51)内,且夹块(31)的侧部均部分凸出于卡槽(51)外,所述夹块(31)上位于凸出卡槽(51)外的侧部上设有倾斜的夹持面(311),两个夹持面(311)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还包括两个夹爪,两个夹爪的一端通过铰接连接且两个夹爪能通过电机带动绕着铰接位转动,两个夹块各固定在一个夹爪上且能通过两个夹爪的转动相互靠近或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棒拉丝机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侧板(5)固定在气缸(7)的外壳(71)上,所述气缸(7)的推杆(72)的端部固定有限位件(8),另一个侧板(5)套设在气缸(7)的推杆(72)上且与限位件(8)相抵靠,当气缸(7)的推杆(72)收缩时所述侧板(5)在限位件(8)的带动下朝向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鹏程,马恩葱,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精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