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08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属于玻璃钢化技术领域,箱体内的集风腔和串联风机组的出风口之间通过进风管连接;多个独立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联合风管连通;联合风管的侧壁开设有风控口,联合风管通过风控口与外界连通;风控口固定连接有旋转闸板;板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遮风板组件,旋转遮挡板单元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旋转遮挡板单元的中心轴穿过第一安装通孔;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摇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输出组件连接,驱动输出组件与第一安装通孔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送风系统调节风压时降低了风道闸板开合的速度,降低了控风的可靠性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化
,特别是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送风系统包括风机、风管和集风箱,风机工作形成高压冷后,通过风管将高压冷风送到集风箱,集风箱将高压冷风平均分配到其自身的各个出风口,再经由风栅吹向经过钢化玻璃炉高温加热的玻璃。不同用途的钢化玻璃的厚度不一样,在冷却玻璃时,厚度越大的玻璃冷却降温的速度越低,故此,需要根据玻璃的厚度调节出风的风压。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串联风机来提高风压的上限值,在两个串联的风机之间设置风道闸板来调节风压。现有的风道闸板一般为直插式闸板,风道闸板垂直于风道设置,将风道闸板往远离风道内部的方向拉开时,风道闸板打开,将风道闸板往风道内部插入时,风道闸板关闭,但这种结构是风道闸板通过在竖直的导轨内运动而实现开合的,当风压大时,风道闸板会被吹向导轨的一侧从而使风道闸板与导轨的摩擦力提高,降低风道闸板开合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控风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送风系统调节风压的风道闸板在风压大时风道闸板与导轨的摩擦力高,降低风道闸板开合的速度,降低了控风的可靠性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包括集风箱和串联风机组,所述集风箱包括箱体和进风管,所述箱体内的集风腔和所述串联风机组的出风口之间通过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串联风机组包括独立风机、联合风管和旋转闸板,多个所述独立风机通过所述联合风管串联;所述联合风管的侧壁开设有风控口,所述联合风管通过所述风控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控口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闸板;所述旋转闸板包括旋转遮挡板单元、板安装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板安装座为圆柱管体结构,所述板安装座与所述联合风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内并且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中心轴与所述板安装座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板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遮风板组件,所述遮风板组件平行于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所述遮风板组件与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板安装座的横截面积;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摇杆组件和驱动输出组件,所述摇杆组件包括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第二摇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垂直于所述第二摇杆;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摇杆组件和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带动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板安装座内转动;当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和所述遮风
板组件共同盖合所述板安装座时,所述旋转闸板关闭,使所述风控口关闭;当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和所述遮风板组件部分或完全重叠时,所述旋转闸板打开,使所述风控口打开。
[0005]值得说明的是,还包括单风机组;所述集风腔分为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设有闸板阀,所述闸板阀的启闭控制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连通或关闭;所述进风管分为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二进风管均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后侧面,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串联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单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
[0006]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座,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座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座固定于所述板安装座;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心、所述丝杆座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孔心和所述丝杆座后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摇杆组件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丝杆座和所述安装孔内在左右方向做伸缩运动。
[0007]可选地,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风板组件开设有第二开口,当旋转闸板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准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划分为风控连接部、多个扇形风控部和多个第一弧形部,所有所述扇形风控部的顶点侧通过所述风控连接部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风控部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连接,所述风控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的中轴线,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设置于所述风控连接部。
[0008]具体地,所述遮风板组件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遮风板组件划分为遮挡连接部、多个扇形遮盖部和多个第二弧形部,所述扇形遮盖部的圆弧侧与所述板安装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有所述扇形遮盖部的顶点侧通过所述遮挡连接部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遮盖部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二弧形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部与所述板安装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遮挡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的中轴线,所述遮挡连接部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并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内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扇形风控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内,所述扇形遮盖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内,所述扇形风控部的数量等于所述扇形遮盖部的数量;当所述旋转闸板关闭时,所述扇形风控部和所述扇形遮盖部交错分布。
[0010]可选地,所述闸板阀包括安装管道、第一气缸驱动件、第二气缸驱动件、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安装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安装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件和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管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闸板的下端穿过所述安装管道的上侧壁插入所述安装管道内,所述第二闸板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管道的下侧壁插入所述安装管道内,所述第一闸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闸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气缸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闸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闸板和所述第一闸板前后相隔排列,所述第一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闸板完全盖合所述安装管
道,所述第二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闸板盖合所述安装管道的部分区域。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均连通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出风管,所述第一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玻璃钢化炉的通过段送风,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玻璃钢化炉的冷却段送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出风调节装置,所述出风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遮挡板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所述遮挡板遮挡一排所述出风管或位于上下两排所述出风管之间的区域。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一闸板的下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安装管道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包括集风箱和串联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包括箱体和进风管,所述箱体内的集风腔和所述串联风机组的出风口之间通过所述进风管连接;所述串联风机组包括独立风机、联合风管和旋转闸板,多个所述独立风机通过所述联合风管串联;所述联合风管的侧壁开设有风控口,所述联合风管通过所述风控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风控口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闸板;所述旋转闸板包括旋转遮挡板单元、板安装座和驱动机构,所述板安装座为圆柱管体结构,所述板安装座与所述联合风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内并且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中心轴与所述板安装座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板安装座内固定连接有遮风板组件,所述遮风板组件平行于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所述遮风板组件与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板安装座的横截面积;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摇杆组件和驱动输出组件,所述摇杆组件包括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所述第一摇杆和所述第二摇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垂直于所述第二摇杆;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摇杆组件和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带动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板安装座内转动;当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和所述遮风板组件共同盖合所述板安装座时,所述旋转闸板关闭,使所述风控口关闭;当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和所述遮风板组件部分或完全重叠时,所述旋转闸板打开,使所述风控口打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风机组;所述集风腔分为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设有闸板阀,所述闸板阀的启闭控制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连通或关闭;所述进风管分为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和所述第二进风管均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后侧面,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集风腔的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串联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风管的后端与所述单风机组的出风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座,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座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座固定于所述板安装座;所述第二摇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心、所述丝杆座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孔心和所述丝杆座后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摇杆组件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丝杆座和所述安装孔内在左右方向做伸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风板组件开设有第二开口,当旋转闸板完全打开时,所述第一开口对准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将所述旋转遮挡板单元划分为风控连接部、多个扇形风控部和多个第一弧形部,所有所述扇形风控部的顶点侧通过所述风控连接部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扇形风控部的圆弧侧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连接,所述风控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板安装座的中轴线,所述第一安装通孔设置于所述风控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风可靠的玻璃钢化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风板组件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将所述遮风板组件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健苏楚焕李冠泓吕金洪
申请(专利权)人: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