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9048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其包括通过输气管道依次串联的活性炭吸附塔、第一滤气箱体、喷淋塔、第二滤气箱体和第三滤气箱体,所述第一滤气箱体中依次设置有组合滤网、聚氨酯泡沫填充层、填充有玻璃棉的第一滤架以及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的第二滤架;所述第二滤气箱体中沿垂直进气的方向设置有五组可拆卸滤板结构,且在五组滤板的中分别填充有尼龙纤维、大粒径活性炭颗粒,脱脂棉、小粒径活性炭颗粒以及粘胶纤维;而所述第三滤气箱体末端设置有出气口,第三滤气箱体中自进气侧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冷凝管组、缓冲棉填充腔以及2~3块间隙设置的光触媒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养殖场废气有较佳的耐受性,且对养殖场废气能有效进行净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产品具有规格繁多,且在电线电缆生产过程中多个阶段都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污染,其中尤以上引法铜杆生产,挤塑工序、混橡工艺粉尘以及漆包线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气为主,其中,漆包线生产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甲酚、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等为主,废气来自烘干工序中溶剂、稀释剂的挥发。
[0003]随着大气污染标准的日趋严格以及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高空稀释排放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需要对漆包线工艺尾气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常见的漆包线废气处理主要是通过催化燃烧来实现,将漆包生产溶剂中的甲酚、二甲苯等挥发的气体通入燃烧塔,并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进行燃烧,使得溶剂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甲酚、二甲苯等有机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无需热源的较低温度(300~350℃)条件下进行燃烧,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达到治理的目的。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利用贵金属作为负载型催化剂,处理成本较高,且对于容易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物。
[0004]同一申请人的在先专利申请文件:一种漆包线加工生产中废气处理装置(201911240776.X)也提供了一种专用于漆包线处理工艺的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但是缺陷在于采用臭氧发生器、离子发生器与过滤结构的组合净化效率低下,且对于特定种类不会参与反应的废气难于除尽,会有部分比例的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输气管道依次串联的活性炭吸附塔、第一滤气箱体、喷淋塔、第二滤气箱体和第三滤气箱体;
[0008]所述第一滤气箱体中沿气流的走向依次设置有组合滤网、聚氨酯泡沫(M

PUF)填充层、第一滤架以及第二滤架,所述第一滤架中填充有玻璃棉、所述第二滤架中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0009]所述喷淋塔中采用碳酸钠以及氯化钙的饱和水溶液作为喷淋液;
[0010]所述第二滤气箱体中沿垂直进气的方向设置有五组可拆卸滤板结构,且在五组滤板的中分别填充有尼龙纤维、大粒径活性炭颗粒,脱脂棉、小粒径活性炭颗粒以及粘胶纤维;
[0011]所述第三滤气箱体末端设置有出气口,第三滤气箱体中自进气侧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冷凝管组、缓冲棉填充腔以及2~3块间隙设置的光触媒面板。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滤架中填充的玻璃棉经过500~600℃的高温烘烤处
理,其处理时长为2~3h。
[0013]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滤架中填充的活性炭颗粒经过高温氮气活化处理,其处理温度为350~450℃,活化处理时长为5~6h。
[001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输气管道的内壁上均成型有一层厚度为200~800μm的聚四氟乙烯涂层。
[0015]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可拆卸滤板结构均包括厚度为20~30mm的框架板体,这些框架板体的两侧表面均通过一层带孔铝合金板封闭,而在带孔铝合金板与框架板体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对应的填充材料。
[0016]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大颗粒活性炭颗粒的单颗粒径为6~12mm;所述小粒径活性炭颗粒的单颗粒径小于等于3mm。
[001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冷凝管组的下部设置有冷凝水接出管。
[00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光触媒面板间的间隙为60~120mm。
[0019]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棉填充腔的厚度为80~160mm。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耗能少、体积小、维护方便的特点,只需要在相应的功能部件失效时直接进行耗材替换即可,能够有效净化漆包线加工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其中:1、活性炭吸附塔;2、输气管道;3、第一滤气箱体;4、喷淋塔;5、第二滤气箱体;6、第三滤气箱体;301、组合滤网;302、聚氨酯泡沫填充层;303、第一滤架;304、第二滤架;501、尼龙纤维填充层;502、大粒径活性炭颗粒填充层;503、脱脂棉填充层;504、小粒径活性炭颗粒填充层;505、粘胶纤维填充层;601、冷凝管组;602、缓冲棉填充腔;603、光触媒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4]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根据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在下述实施例中,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6]参见图1的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专用于漆包线工艺车间,其包括顺序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塔1、第一滤气箱体3、喷淋塔4、第二滤气箱
体5和第三滤气箱体6,活性炭吸附塔1、第一滤气箱体3、喷淋塔4、第二滤气箱体5和第三滤气箱体6之间通过输气管道2进行连接,并在活性炭吸附塔1前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在第三滤气箱体6的末端设置有净化气出气口;输气管道2的内壁上成型有一层厚度为400μm的聚四氟乙烯涂层以对输气管道2进行抗腐蚀保护。
[0027]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塔1中填充有活性炭吸附剂,以通过活性炭吸附体1对送入废气中大部分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炔等大比例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或空隙中,其吸附比例约为55~75%。
[0028]活性炭吸附塔1的出气端通过输气管道2连接第一滤气箱体3,第一滤气箱体3中沿气流的走向依次设置有组合滤网301、聚氨酯泡沫填充层302、第一滤架303以及第二滤架304,其组合滤网301包括多层不同孔径的静电滤网,这些静电滤网的孔径自进气端向后目数连续增加;而聚氨酯泡沫填充层302中填充有聚氨酯泡沫,而第一滤架303以及第二滤架304均为蜂窝格滤架,其蜂窝格为铝板或者不锈钢板蜂窝格,并在蜂窝格的两侧表面通过无纺布层进行封闭,其第一滤架303中填充有经过500℃高温烘烤处理2h的玻璃棉,而在第二滤架304中填充有经过400℃高温氮气活化处理5h的粒径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通过输气管道依次串联的活性炭吸附塔、第一滤气箱体、喷淋塔、第二滤气箱体和第三滤气箱体;所述第一滤气箱体中沿气流的走向依次设置有组合滤网、聚氨酯泡沫填充层、第一滤架以及第二滤架,所述第一滤架中填充有玻璃棉、所述第二滤架中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喷淋塔中采用碳酸钠以及氯化钙的饱和水溶液作为喷淋液;所述第二滤气箱体中沿垂直进气的方向设置有五组可拆卸滤板结构,且在五组滤板的中分别填充有尼龙纤维、大粒径活性炭颗粒,脱脂棉、小粒径活性炭颗粒以及粘胶纤维;所述第三滤气箱体末端设置有出气口,第三滤气箱体中自进气侧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冷凝管组、缓冲棉填充腔以及2~3块间隙设置的光触媒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架中填充的玻璃棉经过500~600℃的高温烘烤处理,其处理时长为2~3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架中填充的活性炭颗粒经过高温氮气活化处理,其处理温度为350~4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友宜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宇隆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