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79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本体,隐形眼镜本体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环设于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及围设于第二离焦屈光度区的第三周边屈光度区;其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成六边形;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密布独立的多个屈光单元,屈光单元屈光度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隐形眼镜的中心设置六边形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满足中心用眼需求,而外围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则设置多个屈光单元,用于实现屈光度正负增加,保证用户看上和左右的视区需求,实现离焦转变,避免青少年用眼不适,度数加深,增强近视防控。强近视防控。强近视防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隐形眼镜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
[0003]
技术介绍

[0004]传统具有视力控制功能的隐形眼镜,其离焦程度的设计通常自离开中心区后,即迅速提升屈光度,其屈光度的变化剧烈,使得配戴者的不适感严重,而无法长时间配合治疗疗程,导致视力控制的效果大幅降低。再者,传统具有正反辨识功能的隐形眼镜,是于隐形眼镜的表面设置凹陷的微小沟槽,亦或设置凸起的小圆点,然而,凹陷的微小沟槽易使隐形眼镜破碎,凸起的小圆点易使配戴者的异物感严重。此外,传统具有视力控制功能的隐形眼镜无法控制光通量,过多的光通量易导致配戴者畏光,过少的光通量则会造成影像不清。因此,如何改良隐形眼镜的结构,使其具有视力控制功能并可避免前述缺失,遂成为相关业者的目标。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用于避免以往青少年用眼度数加深,隐形眼镜随着视区转换,离焦效果变差的麻烦。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本体,隐形眼镜本体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环设于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及围设于第二离焦屈光度区的第三周边屈光度区;其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成六边形;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密布独立的多个屈光单元,屈光单元屈光度不同。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屈光单元设置为0.01mm/>‑
0.15mm的圆形,且表面凸起或凹陷,凸起或凹陷高度为0.01μm

4μm。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屈光单元具有相对第一近视屈光度区增加正的屈光度或具有相对第一近视屈光度区增加负的屈光度。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近视屈光度区和第三周边屈光度区的屈光度相同。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近视屈光度区和第三周边屈光度区的屈光度不同。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的宽度为1.5mm

2.2mm。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离焦屈光度区成六边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隐形眼镜的中心设置六边形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满足中心用眼需求,而
外围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则设置多个屈光单元,用于实现屈光度正负增加,保证用户看上和左右的视区需求,实现离焦转变,避免青少年用眼不适,度数加深,增强近视防控。
[001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16]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隐形眼镜本体10,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屈光单元20。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1]请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示意图。
[0022]如图所示,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本体10,隐形眼镜本体10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环设于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及围设于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的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其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成六边形;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密布独立的多个屈光单元20,屈光单元20屈光度不同。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隐形眼镜本体10由聚甲丙烯酸羟基乙酯制成,其由内至外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及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其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设置为隐形眼镜本体10中心的六边形区,用于对准用户的眼睛中央,实现用户佩戴时的正常平视,实现中心聚焦,满足中心用眼需求的同时,六边形的设计,能够实现左右更远的视线需求,保证眼部的舒适度,避免度数加深。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密布独立的多个屈光单元20,其屈光度相较于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产生变化,旨在用户看向上下方或左右两侧远处时,因为眼球及视距发生变化,所以为了保护眼睛,避免用眼疲劳,将此视区设置为屈光度变化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其分布包围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可根据用户瞳距相应设置。而最外围的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则为盲区,配搭方便。
[0024]屈光单元20设置为0.01mm

0.15mm的圆形,且表面凸起或凹陷,凸起或凹陷高度为0.01μm

4μm。进一步地,屈光单元20具有相对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增加正的屈光度或具有相对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增加负的屈光度。借以完成屈光度变化,适应视距使用,完成离焦变化,保证用眼舒适度,提高了隐形眼镜本体10的使用舒适度,实现近视防控。
[0025]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和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的屈光度相同,方便成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和第三周边屈光度区13的屈光度不同,可根据佩戴者自身瞳距及度数需求做相应改变,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
[0026]优选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的宽度为1.5mm

2.2mm,保证佩戴者中心
用眼需求,实现近视防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12成六边形,其与第一近视屈光度区11同理设计,实现近视防控。
[002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隐形眼镜的中心设置六边形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满足中心用眼需求,而外围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则设置多个屈光单元,用于实现屈光度正负增加,保证用户看上和左右的视区需求,实现离焦转变,避免青少年用眼不适,度数加深,增强近视防控。
[0028]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隐形眼镜本体,所述隐形眼镜本体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环设于所述第一近视屈光度区的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及围设于所述第二离焦屈光度区的第三周边屈光度区;其中,所述第一近视屈光度区成六边形;所述第二离焦屈光度区密布独立的多个屈光单元,所述屈光单元屈光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屈光单元设置为0.01mm

0.15mm的圆形,且表面凸起或凹陷,凸起或凹陷高度为0.01μm

4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近视的离焦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庆财
申请(专利权)人:凯乐康药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