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的交工建成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面向未来的高速公路”正式建成完工,此项工程全力打造基于5G通信技术的车路协同技术。可以看出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智慧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该系统仍处于开发阶段,但在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驾驶的汽车将在交通系统中共存。
[0003]现阶段研究匝道瓶颈处的通行规律需要涉及以下两个部分技术:
[0004]第一,需要考虑自动驾驶车和人工驾驶特性的异质交通流模型。在国内,目前广州、长沙、上海、武汉、沧州、北京等6个城市已允许载人测试。根据相关行业发展调研显示,至2030年,自动驾驶车的销量占比为10.8%,据此测算,到2050年,自动驾驶车的市场占有率将达24.8%。因而,在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自动驾驶车以及人工驾驶的车辆将会一起在路上驰骋,针对自动驾驶车和人工驾驶车混行交通流的研究就变得非常关键。除此之外,目前自动驾驶车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能够获得的实测数据较少,我们需要借助微观仿真技术来研究自动驾驶车在匝道瓶颈处的通行状态。
[0005]第二,需要建立能够对应真实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车匝道换道和跟车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匝道瓶颈道路包括了换道和跟车的复杂道路场景,我们通过对匝道瓶颈处混行交通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车辆密度区间、出匝道比例以及匝道设施对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基于所述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根据安全换道和行车最小化跟车时间,确定混行交通流的换道方法;基于所述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获得在匝道瓶颈处,道路占有率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或道路占有率、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道路占有率、自动驾驶车的比例、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在匝道瓶颈处,道路占有率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或道路占有率、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或道路占有率、自动驾驶车的比例、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判断混行交通流交通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包括:获取t时刻每个车辆的行驶速度和位置;对于每辆人工驾驶车,根据以下公式更新的行驶速度:其中,是第n+1辆车在t时刻时的行驶速度,是第n辆车在t时刻时的行驶速度,v
max
为当前道路允许行驶的最大车辆速度,表示第n辆车与前车之间的车间距大小;对于每辆自动驾驶车,根据以下公式更新的行驶速度:其中,是第n+1辆车在t时刻时的行驶速度,是第n辆车在t时刻时的行驶速度,v
max
为当前道路允许行驶的最大车辆速度,表示第n辆车与前车之间的车间距大小,为第n+1辆车根据μ
‑
1辆车速度获得的虚拟行驶速度,μ表示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当第n
‑
1辆车为人工驾驶车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辆人工驾驶车,根据以下公式更新的行驶速度:其中,是第n+1辆车在t时刻时的行驶速度,q为慢化概率。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根据安全换道和行车最小化跟车时间,确定混行交通流的换道方法,包括:在当前车辆有超车行驶需求时,判断与待进入车道的前车间距是否满足行车时间最小,以及与后车的间距是否符合安全性换道距离,若满足,则换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获得在匝道瓶颈处,道路占有率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包括:
在混行交通流中只有人工驾驶车的情况下,获取车道占有率α;确定所述车道占有率α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在所述车道占有率α低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平均交通流量分别为:其中,v
max
为当前道路允许行驶的最大车辆速度,α为车道占有率,平均交通流量,q为慢化概率;而在所述车道占有率α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平均交通流量为:其中,为平均交通流量,v为每辆车的行驶速度,q为慢化概率。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判断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的混行交通流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混行交通流的匝道元胞自动机模型,获得在匝道瓶颈处,道路占有率、自动驾驶车通信能力约束和交通流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在混行交通流中只有自动驾驶车的情况下,获取车道占有率α;确定所述车道占有率α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在所述车道占有率α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临界交通流量为:F
aver
=v
max
α其中,F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奎,胡凯,缪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