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68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包括圆筒,圆筒一端固定有用于将其吸附在汽车外壳上的吸附组件,圆筒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位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的左右两侧,每个密封装置均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圆筒上的半圆板,半圆板上固定有阶梯形的半圆柱,半圆柱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以及第三阶梯段;所述第二阶梯段内固定有推动件,推动件的外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阶梯段内,推动件的伸缩端与密封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充电头与汽车接口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在下雨天时雨水进入到接口位置,出现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充电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的发展尤其迅速,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第一、使用随车携带的便携式充电器充电;第二、使用家用充电桩充电;第三、使用公共充电桩充电。便携式充电器充电一般在应急状态下使用,一般情况下电动汽车均利用充电桩进行充电。但是在户外充电时会出现土壤遇到下雨天的情况,现有技术中一般只在充电桩上固定有防雨棚,但是并没有在充电头与汽车接口连接的部分设置防护,而在雨天如果充电头与汽车的接口部位进水会出现事故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对充电头与汽车接口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在下雨天时雨水进入到接口位置,出现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包括圆筒,圆筒一端固定有用于将其吸附在汽车外壳上的吸附组件,圆筒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位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的左右两侧,每个密封装置均包括:
[0006]半圆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圆筒上;
[0007]半圆柱,为阶梯形半圆柱,包括第一阶梯段、第二阶梯段以及第三阶梯段;所述第一阶梯段固定在所述半圆板上,并且第一阶梯段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板的中心轴线重合,半圆板上开设有与第一阶梯段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第二阶梯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段和所述第三阶梯段的内径;
[0008]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阶梯段内;
[0009]推动件,推动件的外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阶梯段内,推动件的伸缩端垂直于第二阶梯段的中心轴线,并且推动件的伸缩端与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
[0010]上述吸附组件包括:
[0011]吸盘,位于所述圆筒右端;
[0012]杆体,固定在所述吸盘非吸附端并且杆体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圆筒筒壁上开设的通孔滑动连接;
[0013]弹簧,位于所述圆筒上开设的通孔内,弹簧一端与通孔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所
述杆体固定连接。
[0014]上述滑动组件包括:
[0015]滑块,固定在所述杆体的侧壁上;
[0016]滑槽,开设在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并且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17]上述杆体的外壁包覆有第一橡胶密封垫;所述圆筒上与杆体侧壁对应的位置卡接有多个密封圈;所述吸盘非吸附端与圆筒右端接触的位置套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垫。
[0018]两个所述密封装置的半圆柱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成一体。
[0019]上述连接组件包括:
[0020]连接条,固定在所述半圆柱边沿,连接条内侧固定有密封垫,连接条上开设有允许螺栓穿过的通孔;
[0021]螺栓,两个所述密封装置的半圆柱扣和后螺栓依次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条上开设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0022]上述密封件为半圆弧形,半圆弧形的内外两侧均固定有第三橡胶密封垫;所述密封件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阶梯段的长度相同,密封件的左侧与所述第一阶梯段的右侧贴合,密封件的右侧与所述第三阶梯段的左侧贴合。
[0023]上述第一阶梯段的内径与所述第三阶梯段的内径相同。
[0024]上述第三阶梯段的端部填充有密封塞。
[0025]上述半圆板的直径与所述圆筒的直径相同,半圆板通过螺栓与圆筒连接。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对充电头与汽车接口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在下雨天进入到接口位置,出现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
[0028]2、本技术利用吸附组件将圆筒和两个密封装置吸附在汽车外壳上,吸附组件吸附时利用吸盘的吸附力进行吸附,同时为了使吸盘更加贴合汽车外壳,在吸盘非吸附端固定有杆体,杆体端部固定有弹簧,利用弹簧实现在吸盘吸附时对距离的柔性调节。
[0029]3、本技术利用两个密封装置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避免雨水从充电线一端进入。两个密封装置的推动件从左右两侧推动密封件夹持住充电线,这样就实现了对充电线的包覆,由于充电线外侧橡胶是柔性的,这样当两个密封件接触的时候刚好紧紧的将充电线包覆住。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吸附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推动件与密封件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圆筒;1a、通孔;2、半圆板;3、半圆柱;3a、第一阶梯段;3b、第二阶梯段;3c、第三阶梯段;4、密封件;5、推动件;6、吸盘;7、杆体;8、弹簧;9、滑块;10、滑槽;11、第一橡胶密封垫;12、密封圈;13、第二橡胶密封垫;14、连接条;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8]实施例1:
[003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包括圆筒1,圆筒1一端固定有用于将其吸附在汽车外壳上的吸附组件,圆筒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位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的左右两侧。
[0040]每个密封装置均包括半圆板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圆筒1上;半圆柱3,为阶梯形半圆柱,包括第一阶梯段3a、第二阶梯段3b以及第三阶梯段3c;所述第一阶梯段3a固定在所述半圆板2上,并且第一阶梯段3a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板2的中心轴线重合,半圆板2上开设有与第一阶梯段3a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第二阶梯段3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段3a和所述第三阶梯段3c的内径;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二阶梯段3b内;推动件5,推动件5的外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阶梯段3b内,推动件5的伸缩端垂直于第二阶梯段3b的中心轴线,并且推动件5的伸缩端与所述密封件4固定连接。
[0041]本实用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对充电头与汽车接口部分进行防护,避免在下雨天进入到接口位置,出现漏电的问题进而损坏汽车或充电设备。本技术利用吸附组件将圆筒和两个密封装置吸附在汽车外壳上,吸附组件吸附时利用吸盘的吸附力进行吸附,同时为了使吸盘更加贴合汽车外壳,在吸盘非吸附端固定有杆体,杆体端部固定有弹簧,利用弹簧实现在吸盘吸附时对距离的柔性调节。
[0042]实施例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1),圆筒(1)一端固定有用于将其吸附在汽车外壳上的吸附组件,圆筒(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两个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位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线的左右两侧,每个密封装置均包括:半圆板(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圆筒(1)上;半圆柱(3),为阶梯形半圆柱,包括第一阶梯段(3a)、第二阶梯段(3b)以及第三阶梯段(3c);所述第一阶梯段(3a)固定在所述半圆板(2)上,并且第一阶梯段(3a)的中心轴线与半圆板(2)的中心轴线重合,半圆板(2)上开设有与第一阶梯段(3a)内部相通的通孔;所述第二阶梯段(3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阶梯段(3a)和所述第三阶梯段(3c)的内径;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二阶梯段(3b)内;推动件(5),推动件(5)的外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阶梯段(3b)内,推动件(5)的伸缩端垂直于第二阶梯段(3b)的中心轴线,并且推动件(5)的伸缩端与所述密封件(4)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吸盘(6),位于所述圆筒(1)右端;杆体(7),固定在所述吸盘(6)非吸附端并且杆体(7)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圆筒(1)筒壁上开设的通孔(1a)滑动连接;弹簧(8),位于所述圆筒(1)上开设的通孔(1a)内,弹簧(8)一端与通孔(1a)固定连接,弹簧(8)另一端与所述杆体(7)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9),固定在所述杆体(7)的侧壁上;滑槽(10),开设在所述通孔(1a)的侧壁上并且与所述滑块(9)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