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844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以及目镜组的组织架构,所述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物镜第二透镜、物镜第三透镜和物镜第四透镜;所述物镜第三透镜为非球面元件,物镜第三透镜的第1面为球面,第2面为非球面;所述目镜组包括目镜第一透镜和目镜第二透镜,所述目镜第二透镜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物镜第一透镜的前表面及目镜第二透镜的后表面镀制导电膜,光学件的其余表面均镀制增透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光学系统中的物镜组和目镜组采用非球面设计,实现轻量化,提高瞄具的零位稳定性。提高瞄具的零位稳定性。提高瞄具的零位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光学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化瞄具是一款集中了光学、电子、软件等技术于一体的观瞄装备。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军事技术需求的增加,对应用于军用观瞄光电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瞄具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高,并且出瞳距离较短,一般为20~30mm,不宜于观察者快速搜索、识别目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瞄具系统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以及目镜组的组织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二透镜2、物镜第三透镜3和物镜第四透镜4;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元件,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1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21.78,第2面为非球面;所述目镜组包括目镜第一透镜7和目镜第二透镜8,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及目镜第二透镜8的后表面镀制导电膜,光学件的其余表面均镀制增透膜。
[0005]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86mm,视场不小于8.8
°×
6.6
°
,F#为1.2,光学总长125mm,重量不大于200g;所述目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22.5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出瞳距离不小于为60mm,光学总长为33.9mm,重量不大于50g。
[0006]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3.68及430.42,中心厚为10.1mm,材料为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二透镜2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37.39、

102.75及76.22,中心厚分别为10.3mm及1.3mm,材料分别为火石玻璃和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
[0008]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98.62、k=0.7196573、A=7.486403E

008、B=

3.5854772E

012、C=4.2791589E

016、D=1.6011961E

019;中心厚为7mm,材料为D

ZK3,光焦度为正。
[0009]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第四透镜4为双凹透镜,曲率半径分别为

21.54及31.98,中心厚为2mm,材料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负。
[0010]进一步地,所述物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44.45mm、39.64mm和3.88mm,后截距为6.33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第一透镜7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

177.07、

18.19及

46.43,中心厚分别为9mm及2.5mm,材料均为火石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第1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143.35、k=6.736111、A=

1.1315436E

005、B=2.4497096E

009、C=

3.5379367E

011、D=1.6043689E

013;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27.9、k=0、A=

1.0249345E

005、B=1.9606188E

009、C=2.0532369E

011、D=7.811632E

014;中心厚为9.5mm,材料为石英,光焦度为正。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目镜组中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隔分别为0.5mm,后截距为14mm。
[0014]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感光面尺寸为1吋,像素数1024
×
768,像元大小13μm
×
13μm,同时也适用于800
×
600@18μm、1280
×
1024@9.7μm、800
×
600@8μm、1920
×
1080@13μm等不同规格的CMOS传感器。
[0015]所述OLED显示器感光面尺寸为0.71吋,像素数1440
×
1080,像元大小8.24μm
×
8.24μm,也可适用于0.61吋,像素数为800
×
600,像元大小为15μ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镜组采用非球面设计,与传统玻璃球面系统来比,其重量可减少75%,实现轻量化,提高瞄具的零位稳定性。
[0017](2)目镜组采用单

双结构,选择高折射低色散的玻璃材料,并引入非球面,实现放大倍率11倍,出瞳距离不小于60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
[0018](3)数字化瞄具可通用于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和OLED显示器,适配性强。
[0019](4)光学系统尺寸布局及公差合理,单个光学零件公差冗余较大,光学零件间的间隔允差均达到了
±
0.1mm,有利于光学零件的大批量生产和瞄具的结构设计与总体布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物镜组光学系统MTF曲线;图3是本专利技术物镜组光学系统弥散斑分布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物镜光学系统像散畸变曲线;图5是本专利技术目镜组光学系统MTF曲线;图6是本专利技术目镜组光学系统弥散斑分布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目镜光学系统像散畸变曲线;图1中的标记为:1、物镜第一透镜,2、物镜第二透镜,3、物镜第三透镜,4、物镜第四透镜,5、CMOS图像传感器,6、OLED显示器,7、目镜第一透镜,8、目镜第二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目镜组的组织架构,技术设计成熟可靠,景物通过物镜组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CMOS图像传感器上,通过图像处理板进行视频生成及处理后传递给OLED显示器,然后通过OLED显示器显示成像,人眼再通过目镜组进行观察。
[0023]本实施例中,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二透镜2、物镜第三透镜3、物镜第四透镜4;物镜第一透镜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3.68及43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采用物镜组、CMOS图像传感器、OLED显示器、以及目镜组的组织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组包括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二透镜(2)、物镜第三透镜(3)和物镜第四透镜(4);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元件,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1面为球面,曲率半径为21.78,第2面为非球面;所述目镜组包括目镜第一透镜(7)和目镜第二透镜(8),所述目镜第二透镜(8)的两个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前表面及目镜第二透镜(8)的后表面镀制导电膜,光学件的其余表面均镀制增透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86mm,视场不小于8.8
°×
6.6
°
,F#为1.2,光学总长125mm,重量不大于200g;所述目镜组的光学参数如下:焦距为22.5mm,出瞳直径不小于5mm,出瞳距离不小于为60mm,光学总长为33.9mm,重量不大于50g。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曲率半径分别为73.68及430.42,中心厚为10.1mm,材料为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二透镜(2)为胶合元件,曲率半径分别为37.39、

102.75及76.22,中心厚分别为10.3mm及1.3mm,材料分别为火石玻璃和冕牌玻璃,光焦度为正和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轻型数字化瞄具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三透镜(3)的第2面的非球面参数为:R=

98.62、k=0.7196573、A=7.486403E

008、B=

3.5854772E

012、C=4.2791589E

016、D=1.6011961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黄天智胡春松李继泉龙炎黄泽菁张凯荣姜立伟任松林周厚友谭祖安孙攀王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