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15833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配方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苇茎汤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消肿散结的作用,主要治疗肺痈、痰毒蕴结症,咳吐腥臭黄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冬瓜子,薏苡仁清化热痰,利湿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消热结,通过向该汤中加入乳糖后,能够增加甜味,并且里面含有半乳糖的成分,能够让大脑更好的发育,乳糖能够提供能量,同时还能促进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电机、一号转轴、一号凸轮、扇叶、叠形气囊、活塞缸、一号推杆和活性炭板的配合使用,实现对气体的过滤,避免气体被加热后产生异味,进而避免了配方原料在烘干完成后会有异味。在烘干完成后会有异味。在烘干完成后会有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方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苇茎汤是中医方剂名,是一种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效,主要治疗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症,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肺热痰瘀互结者。
[0003]现有的苇茎汤一般具有苦涩的味道,当给儿童服用时,儿童常常难以咽下,导致儿童所患的肺痈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苇茎汤一般具有苦涩的味道,当给儿童服用时,儿童常常难以咽下,导致儿童所患的肺痈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所述苇茎汤配方经过烘干装置进行加工,苇茎汤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0006][0007]苇茎汤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消肿散结的作用,主要治疗肺痈、痰毒蕴结症,咳吐腥臭黄痰,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冬瓜子,薏苡仁清化热痰,利湿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消热结,该汤构思严谨,药效平和;通过向该汤中加入乳糖后,能够增加甜味,并且里面含有半乳糖的成分,能够让大脑更好的发育,乳糖能够提供能量,同时还能促进人体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
[0008]进一步,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壳体、端盖和烘干单元;所述壳体固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所述端盖滑动连接于进料槽;所述烘干单元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烘干单元包括过滤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电机、一号转轴、一号凸轮、扇叶、叠形气囊、活塞缸、一号推杆和活性炭板;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固接有保护壳;所述电机固接在保护壳的内壁;所述一号转轴固接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一号凸轮固接于一号转轴;所述扇叶固接在一号转轴的端部;所述活塞缸固接在壳体的底部内侧壁;所述叠
形气囊固接在活塞缸的顶部,且所述叠形气囊与活塞缸连通;所述活性炭板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壁;所述一号推杆的一端固接在活塞缸的活塞杆上,另一端球接与活性炭板;工作时,当对配方原料进行烘干时,先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一号转轴转动,进而使得一号凸轮间歇性挤压叠形气囊,使得叠形气囊内部的气体进入活塞缸的无杆腔中,进而推动一号推杆向前滑动,进而挤压活性炭板,最终使得活性炭板产生摆动,可以加快气体流过活性炭板,实现对气体的过滤,避免气体被加热后产生异味,进而避免了配方原料在烘干完成后会有异味。
[0009]进一步,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阻丝、底盘、一号凹槽、夹板和盛放篓;所述电阻丝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底部;所述一号凹槽开设在底盘的顶部;所述夹板通过弹簧连接在一号凹槽内;所述盛放篓设置在一号凹槽内,且通过夹板进行固定;工作时,先将刚清洗后的配方原料放入盛放篓中,再将盛放篓通过夹板固定在一号凹槽内,当气体被过滤机构过滤后,气体将通过电阻丝,这些气体被加热,然后实现对盛放篓内的配方原料的烘干,对盛放篓进行固定后,将使得底盘在转动过程中,盛放篓不会产生滑动,甚至倒落。
[0010]进一步,所述一号转轴的侧壁固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的端部固接有二号锥齿轮,且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呈相互啮合状态;所述二号转轴的侧壁还固接有二号凸轮;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二号凹槽与外界连通;所述二号凸轮与二号凹槽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侧壁固接有二号推杆;所述二号推杆另一端固接有齿条,且所述齿轮滑动连接于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三号转轴;所述三号转轴的顶端与底盘固接;所述三号转轴的侧壁固接有直齿轮;所述齿条与直齿轮呈相互啮合状态;工作时,当电机带动一号转轴转动后,将使得一号锥齿轮产生转动,由于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是相互啮合的,将使得二号锥齿轮产生啮合运动,进而使得二号转轴产生转动,于是二号凸轮将产生转动,进而使得二号凸轮间歇性挤压推板,使得推板带动二号铺推动向前移动,最终使得齿条在空腔内左右滑动,于是齿条与直齿轮产生啮合运动,将使得三号转轴产生转动,于是三号转轴将带动底盘转动,使得盛放篓随着底盘一起转动,实现对盛放篓内部配方原料的全方位烘干,烘干效率高;同时该运动过程没有设置专门的驱动元件,节省了设计费用。
[0011]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部固接有筛网;所述端盖的顶部固接有把手;工作时,筛网可以防止灰尘以及原料的碎渣接触电阻丝,引起燃烧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壳体内部产生难闻的气息;把手的作用是便于将端盖取出,进而实现对盛放篓内原料的更换。
[0012]一种苇茎汤配方的制剂工艺,该制剂工艺适用于上述的苇茎汤配方,且制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原料放入清水中清洗,使其表面的杂质被清除,注意在清洗时不要使用过大的力度,进而避免了原料的表皮被弄破;
[0014]S2:将通过S1所的得到的原料利用烘干装置进行干燥,进而去除原料表面的水分,然后用刀将其切成小块状;
[0015]S3:将通过S2所的得到的原料按配方量称量,采用两个人对原料进行称量,在称量过后,还要对这些原料的量进行再次称量,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
[0016]S4:先采用筛80目筛实现对原料的筛选,再向混合机中分次添加原料,使其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制粒机中制得适宜的粗颗粒,最后将制得的颗粒用不锈钢网进行整粒,使颗粒的大小基本一致;
[0017]S5:将通过S4所的得到的原料进行检测,将经检测合格的颗粒进行分装灌袋,其规格为2.5g/袋;并且装量差异≤
±
5%;
[0018]S6:将通过S5所的得到的袋装配方转到外包装进行装盒,待装盒完成后再对其进行装箱;
[0019]S7:将通过S6所的得到的配方实行抽检,待成品进行检测合格后,最后转入库房合格品区。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消肿散结的作用,通过往该汤中添加乳糖后,不仅能够增加甜味,而且里面含有半乳糖的成分,能够让大脑更好的发育,乳糖能够提供能量,同时还能促进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
[002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及其制剂工艺,通过电机、一号转轴、一号凸轮、扇叶、叠形气囊、活塞缸、一号推杆和活性炭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加快气体流过活性炭板,进而实现对气体的过滤,避免气体被加热后产生异味,从而避免了配方原料在烘干完成后会有异味。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6]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苇茎汤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苇茎汤配方经过烘干装置进行加工,苇茎汤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壳体(2)、端盖(3)和烘干单元(4);所述壳体(2)固接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壳体(2)的顶部开设有进料槽(21);所述端盖(3)滑动连接于进料槽(21);所述烘干单元(4)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所述烘干单元(4)包括过滤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电机(411)、一号转轴(412)、一号凸轮(413)、扇叶(414)、叠形气囊(415)、活塞缸(416)、一号推杆(417)和活性炭板(418);所述壳体(2)的外侧壁固接有保护壳(22);所述电机(411)固接在保护壳(22)的内壁;所述一号转轴(412)固接在电机(411)的输出轴;所述一号凸轮(413)固接于一号转轴(412);所述扇叶(414)固接在一号转轴(412)的端部;所述活塞缸(416)固接在壳体(2)的底部内侧壁;所述叠形气囊(415)固接在活塞缸(416)的顶部,且所述叠形气囊(415)与活塞缸(416)连通;所述活性炭板(418)转动连接在壳体(2)的内壁;所述一号推杆(417)的一端固接在活塞缸(416)的活塞杆上,另一端球接与活性炭板(4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阻丝(421)、底盘(422)、一号凹槽(423)、夹板(424)和盛放篓(425);所述电阻丝(421)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在壳体(2)的底部;所述一号凹槽(423)开设在底盘(422)的顶部;所述夹板(424)通过弹簧连接在一号凹槽(423)内;所述盛放篓(425)设置在一号凹槽(423)内,且通过夹板(424)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苇茎汤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转轴(412)的侧壁固接有一号锥齿轮(51);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52);所述二号转轴(52)的端部固接有二号锥齿轮(53),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德
申请(专利权)人:和治正慈天津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