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1995年10月5日递交的,题目为“电子发射阴极及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申请号为95118252.8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发射阴极;电子发射装置,平板显示器,及包括该电子发射阴极的热电型冷却装置;及制造该电子发射阴极的方法。近年来,使用半导体小型化技术来集成小型电子发射装备并旨在实现高性能装置,如超高速装置的研究已经蓬勃地开展。这个研究领域被称为“真空微电子学”。真空微电子学尤其将其注意力一直聚集在平板显示器(或场发射显示器;以下为“FEDS”)的应用上,因为用于FED的电子发射装置的使用被考虑会导致产生比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更薄且更轻的显示装置。在包括电子发射装置的FED中,电子发射装置布置成两维的排列并使得它们与其上涂有荧光物质的一个阳极相对置。利用在每个阴极与该阳极之间施加电压,使电子吸现进入真空,在那里电子将和荧光物质碰撞,致使其受激励并发射出光。以下将描述传统的电子发射装置。通常,当从一固体电极中拉出电子时,其电流在密度J根据福勒尔-诺德海姆(Fowler-Nordheim)公式(式1)来求得J=(A·F2/φ)·exp(-B·φ3/2/F)在上式中,A和B代表正常数;F代表电场;及φ代表阴极的逸出功。假定当拉出电子时所施加的电压为V,电场F则根据式2来求得F=βV 式2在上式中,β是由阴极的几何形状决定的常数。根据式1及式2,当保持施加电压V恒定时,通过增大β和/或减小φ可以使电流密度J增大。但是,在使用半导体作阴极的情况下,可用减小电子亲和力x(它是真空能级和半导体电带之间的能量差)取代逸出功φ来增加电 ...
【技术保护点】
电子发射阴极,包括:一个导电膜;形成在该导电膜上的第一导电型的一个第一半导体膜;形成在第一半导体膜上的第二导电型的一个岛状第二半导体膜,及与导电膜对置的一个阳极并在这两者之间设有真空,其中利用在阳极及第二半导体膜之间施加 一电压使电子发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5-3-15 056016/95;JP 1995-3-20 060755/95;JP 11.电子发射阴极,包括一个导电膜;形成在该导电膜上的第一导电型的一个第一半导体膜;形成在第一半导体膜上的第二导电型的一个岛状第二半导体膜,及与导电膜对置的一个阳极并在这两者之间设有真空,其中利用在阳极及第二半导体膜之间施加一电压使电子发射。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第一半导体膜被作成岛状形状。3.电子发射阴极,包括一个导电膜;形成在该导电膜上的第一导电型的一个第一半导体膜;形成在第一半导体膜上的并具有多个设在其中的孔的第二导电型的一个第二半导体膜,该多个孔至少曝露出第一个半导体膜的一个表面;及与导电膜对置的一个阳极并在这两者之间设有真空;其中利用在阳极及第二半导体膜之间施加一电压使电子发射。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在第一半导体膜上也设有多个孔,由此曝露出导电膜的一个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第一半导体膜及第二半导体膜中的一个包含掺硼的金刚石。6.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第一半导体膜及第二半导体膜中的一个包含掺硼的金刚石。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第一半导体膜及第二半导体膜中的一个是由含氮的薄碳膜构成的,该薄碳膜是利用从由吡啶(pyridine)、哒嗪(pyridazine)、嘧啶(pyrimidine)及1,3,5-三嗪(triazine)组成的族中选择出的一个制成的。8.根据权利要求3的电子发射阴极,其中第一半导体膜及第二半导体膜中的一个是由含氮的薄碳膜构成的,该薄碳膜是利用从吡啶、哒嗪、嘧啶及1,3,5-三嗪组成的族中选择出的一个制成的。9.电子发射装置,包括一个阴极,它包括一个导电膜,形成在该导电膜上的第一导电型的一个第一半导体膜,及形成在第一半导体膜上的第二导电型的一个岛状第二半导体膜;及与第一半导体膜对置的一个阳极并在这两者之间设有真空;其中利用在阳极及阴极之间施加一电压使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10.电子发射装置,包括一个阴极,它包括一个导电膜,形成在该导电膜上的第一导电型的一个第一半导体膜,及形成在第一半导体膜上的并具有多个设在其中的孔的第二导电型的一个第二半导体膜,该多个孔至少曝露出第一半导体膜的一个表面;及与第一半导体膜对置的一个阳极并在这两者之间设有真空,其中利用在阳极及阴极之间施加一电压使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11.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博由,小寺宏一,内田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