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14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包括套环和按钮,所述按钮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环内,还包括橡胶阀片和设置于所述橡胶阀片下端的液体泵芯,所述液体泵芯包括下连杆,所述下连杆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出气槽,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橡胶阀片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橡胶阀片分开,气体从出气槽进入液体腔进而和液体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喷雾泵结合了气雾阀与普通喷雾泵的原理,在普通喷雾泵的结构基础上,利用手动按压产生的带内压的空气气流推动带内压的水同时喷出,从而使喷出的水雾更细腻。雾更细腻。雾更细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


[0001]本技术涉及喷洒容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喷雾泵种类虽多,但普遍的喷雾泵喷雾的雾化效果不佳,喷出时成明显水滴甚至水柱状射出;雾化效果较好的气雾阀却只能用于带内压的气雾罐,适用性受限制;少数具有较好喷雾效果的常规泵却产于欧美企业,且价格高,于是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很好喷雾雾化效果的常规喷雾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包括套环和按钮,所述按钮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环内,还包括橡胶阀片和设置于所述橡胶阀片下端的液体泵芯,所述液体泵芯包括下连杆,所述下连杆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出气槽,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橡胶阀片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下连杆和所述橡胶阀片分开,气体从出气槽进入液体腔进而和液体混合。
[0004]优选地,还包括气体腔,所述气体腔和所述套环连接,还包括气腔活塞,所述气腔活塞位于所述气体腔内部,所述气腔活塞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所述橡胶阀片设置于所述小孔下端,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橡胶阀片与所述气腔活塞密封,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所述小孔对气体腔充气,因此所述橡胶阀片和所述气腔活塞形成单向阀,按压时是密封的,松手时,对空气腔进行充气。
[0005]优选地,所述液体泵芯还包括针阀和液体活塞,所述液体活塞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针阀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针阀和所述液体活塞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针阀和所述液体活塞分开。
[0006]优选地,所述液体泵芯还包括液体腔,所述液体腔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下端的横街面积小于上端的横街面积,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是密封珠子或密封阀片。
[0007]优选地,所述液体泵芯还包括密封环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下连杆的外侧,所述下连杆穿过所述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液体活塞上方。
[0008]优选地,还包括网筛和上连杆,所述上连杆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网筛设置于所述上连杆上部,所述网筛的下端镶入所述上连杆的第四通孔内,所述网筛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两端设施有滤网。
[0009]优选地,气体腔上设置有换气孔,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时,换气孔对瓶内进行充气,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换气孔处于关闭状态。
[0010]优选地,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按钮的喷头内,所述喷嘴内设置有漩涡槽,同时所述按钮内设置有分水柱,可以形成雾化效果。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项目研发的喷雾泵结合了气雾阀与普通喷雾泵的原理,是在普通喷雾泵结构基础上,利用手动按压产生的带内压的空气气流推动带内压的水同时喷出,从而使喷出的水雾更细腻。化妆品、消毒杀菌、医药、香喷类产品均有广泛运用喷雾泵,市场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喷雾泵的爆炸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喷雾泵自然状态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喷雾泵按压状态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下连杆立体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液体泵芯的爆炸图。
[0018]图中:1、按钮;11、喷嘴;2、套环;3、网筛;4、上连杆;5、气腔活塞;51、小孔;6、橡胶阀片;7、液体泵芯;71、下连杆;711、出气槽;72、弹簧;73、密封环;74、液体活塞;77、针阀;76、密封装置;77、液体腔;8、气体腔;81、换气孔;9、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参见附图1

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包括套环2和按钮1,所述按钮1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环2内,所述按钮1的喷头内设置有喷嘴11,所述喷嘴11内设置有漩涡槽,同时所述按钮1内设置有分水柱,可以形成雾化效果。还包括网筛3和上连杆4,所述上连杆4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网筛3设置于所述上连杆4上部,所述网筛3的下端镶入所述上连杆4的第四通孔内,所述网筛3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两端设施有滤网。
[0021]本实施例还包括气体腔8和垫圈9,所述气体腔8和所述套环2连接,所述垫圈9位于所述气体腔8外侧,还包括气腔活塞5,所述气腔活塞5位于所述气体腔8内部,所述气腔活塞5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51,橡胶阀片6设置于所述小孔51下端,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橡胶阀片6与所述气腔活塞5密封,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所述小孔51对气体腔8充气,因此所述橡胶阀片6和所述气腔活塞5形成单向阀,按压时是密封的,松手时,通过小孔51对空气腔进行充气。
[0022]本实施例所述的气体腔8上设置有换气孔81,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时,换气孔81对气体腔8内进行充气,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换气孔81处于关闭状态。
[0023]参见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橡胶阀片6下端的液体泵芯7,所述液体泵芯7包括下连杆71,所述下连杆7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出气槽711,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下连杆71和所述橡胶阀片6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下连杆71和所述橡胶阀片6分开,气体从出气槽711进入液体腔77进而和液体混合。所述液体泵芯7还包括针阀77和液体活塞74,所述液体活塞74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针阀7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针阀77和所述液体活塞74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针阀77和所述液体活塞74分开。所述液体泵芯7还包括液体腔77,所述液体腔77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下端的横街面积小于上端的横街面积,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
密封装置76,所述密封装置76是密封珠子。所述液体泵芯7还包括密封环73和弹簧72,所述弹簧72设置于所述下连杆71的外侧,所述下连杆71穿过所述密封环73,所述密封环73设置于所述液体活塞74上方。
[0024]工作流程:按压时,针阀77和液体活塞74分开,液体进入针阀77通过下连杆71的第一通孔、上连杆4的第四通孔和网筛3的第五通孔,最后从喷嘴11喷出;同时橡胶阀片6与下连杆71分开,因下连杆71设置有出气槽711,气体从出气槽711进入液体腔77,进而与液体腔77内液体混合,和液体一起由喷嘴11喷出。
[002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包括套环(2)和按钮(1),所述按钮(1)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环(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阀片(6)和设置于所述橡胶阀片(6)下端的液体泵芯(7),所述液体泵芯(7)包括下连杆(71),所述下连杆(7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出气槽(711),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下连杆(71)和所述橡胶阀片(6)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下连杆(71)和所述橡胶阀片(6)分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腔(8),所述气体腔(8)和所述套环(2)连接,还包括气腔活塞(5),所述气腔活塞(5)位于所述气体腔(8)内部,所述气腔活塞(5)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孔(51),所述橡胶阀片(6)设置于所述小孔(51)下方,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橡胶阀片(6)与所述气腔活塞(5)密封,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所述小孔(51)对气体腔(8)充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气体腔的喷雾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泵芯(7)还包括针阀(77)和液体活塞(74),所述液体活塞(74)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针阀(7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喷雾泵在自然状态下所述针阀(77)和所述液体活塞(74)密封,喷雾泵在按压状态下所述针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勇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优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