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包括外壳和电源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安装腔,所述电源壳内设有电源腔,所述外壳其中一个壳壁外侧设有光源安装槽,所述电源壳设于所述电源安装腔内,所述电源安装腔在相邻所述光源安装槽的腔壁设有第一过线管座,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电源安装腔与光源安装槽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电源壳正对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管座,所述第二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所述电源腔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管座与所述第二过线管座相对接,使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防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防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属于LED照明领域。
技术介绍
[0002]LED照明装置的电源组件给光源组件供电,之间通过供电导线连接。现有LED照明装置大多将电源组件和光源组件设置在外壳内,利用外壳的密闭防水性能对电源组件及光源组件进行防水保护,因此连接电源组件和光源组件之间的导线只需简单地布置在外壳内,无需特殊的防护。随着市场对LED照明装置的各方面要求不断提升,LED照明装置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为了提升散热效果,本申请人研发了一款外壳非密闭的LED照明装置,它允许外界的风或雨水进入到外壳内部,从而提高其散热性能;在此基础上,传统的布线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亟需改进设计。
[0003]为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防水效果好。
[0005]本技术涉及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包括外壳和电源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安装腔,所述电源壳内设有电源腔,所述外壳其中一个壳壁外侧设有光源安装槽,所述电源壳设于所述电源安装腔内,所述电源安装腔在相邻所述光源安装槽的腔壁设有第一过线管座,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电源安装腔与光源安装槽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电源壳正对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管座,所述第二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所述电源腔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管座与所述第二过线管座相对接,使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线孔在靠近所述第一过线管座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外径,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在靠近所述第二过线管座的一端部分伸入所述第二过线孔中。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塞,所述第二过线孔内设有一台阶部,所述密封塞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中,该密封塞的一端抵于所述台阶部上,其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端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线孔包括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轴向设置的圆柱孔以及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径向设置的楔形孔,所述楔形孔一端连通所述圆柱孔,其另一端连通所述光源安装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腔内安装有电源组件,所述光源安装槽内安装有光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光源组件之间连接有供电导线,所述供电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及所述第二过线孔中。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通过第一过线管座与第二过线管座相对
接形成连通的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从而使连接电源组件供电导线穿过第二过线孔及第一过线孔达到光源安装槽中与光源组件连接,利用第一及第二过线管座对供电导线进行防水及防护,防水效果好。另外,第一过线管座与第二过线管座形成相对接的结构构造仅需将电源壳安装到电源安装腔内设定的位置即可实现,无需任何定位或固定结构,因此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LED照明装置的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LED照明装置的外壳的其中一个方位的立体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LED照明装置的外壳的其中一个方位的立体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LED照明装置的电源壳的立体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LED照明装置的爆炸视图。
[0017]图中标号:
[0018]1、外壳;2、电源壳;3、光源组件;4、电源组件;5、密封塞;11、电源安装腔;12、第一过线管座;13、光源安装槽;21、电源腔;22、第二过线管座;120、第一过线孔;121、圆柱孔;122、楔形孔;220、第二过线孔;221、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
[0020]请参照附图1
‑
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包括外壳1和电源壳2,所述外壳1内设有电源安装腔11,所述电源壳2内设有电源腔21,所述外壳1其中一个壳壁外侧设有光源安装槽13,所述电源壳2设于所述电源安装腔11内,所述电源安装腔11在相邻所述光源安装槽13的腔壁设有第一过线管座12,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内设有连通电源安装腔11与光源安装槽13的第一过线孔120,所述电源壳2正对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管座22,所述第二过线管座22内设有连通所述电源腔21的第二过线孔220,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与所述第二过线管座22相对接,使所述第一过线孔120与所述第二过线孔220连通。
[0021]本技术的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通过第一过线管座12与第二过线管座22相对接形成连通的第一过线孔120和第二过线孔220,从而使连接电源组件4供电导线穿过第二过线孔220及第一过线孔120达到光源安装槽13中与光源组件3连接,利用第一及第二过线管座22对供电导线进行防水及防护,防水效果好。另外,第一过线管座12与第二过线管座22形成相对接的结构构造仅需将电源壳2安装到电源安装腔11内设定的位置即可实现,无需任何定位或固定结构,因此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线孔220在靠近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的外径,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在靠近所述第二过线管座22的一端部分伸入所述第二过线孔220中。采用第一过线管座12伸入第二过线孔220中的结构设计,可在组装过程中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而且通过这种套设的方式可以在相接的部位形成台阶的形状,起到一定的防水及防尘效果。
[002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密封塞5,所述第二过线孔220内设有一台阶部221,所述密封塞5设于所述第二过线孔220中,该密封塞5的一端抵于所述台阶部221上,其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的端部。密封塞5可选用橡胶塞或硅胶塞,利用橡胶或硅胶材质的柔软特性,使得第一过线管座12与第二过线管座22在相接的端部更加防水。
[002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过线孔120包括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轴向设置的圆柱孔121以及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12径向设置的楔形孔122,所述楔形孔122一端连通所述圆柱孔121,其另一端连通所述光源安装槽13。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述外壳1优选采用一次注塑成型制作而成,因此为了方便脱模,故而将第一过线孔120分为圆柱孔121和楔形孔122两部分组成。
[002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腔21内安装有电源组件4,所述光源安装槽13内安装有光源组件3,所述电源组件4与所述光源组件3之间连接有供电导线,所述供电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孔120及所述第二过线孔220中。
[0026]上述LED照明装置,外壳1内的电源安装腔11用于安装电源壳2,电源壳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电源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安装腔,所述电源壳内设有电源腔,所述外壳其中一个壳壁外侧设有光源安装槽,所述电源壳设于所述电源安装腔内,所述电源安装腔在相邻所述光源安装槽的腔壁设有第一过线管座,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电源安装腔与光源安装槽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电源壳正对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外壁设有第二过线管座,所述第二过线管座内设有连通所述电源腔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管座与所述第二过线管座相对接,使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第二过线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照明装置的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线孔在靠近所述第一过线管座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线管座的外径,使所述第一过线管座在靠近所述第二过线管座的一端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一S八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斯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