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60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墙体的内部安装有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挡板,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装置主体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螺栓,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壳体和装置主体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壳体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塞,壳体的内部连接有框架,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断板、气阀、环形输气管和耐高温橡胶气囊,首先通过隔断板和壳体配合将装置主体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在拆卸电缆时只需要将第二耐火密封填料拆除便可,填充时也只需要在第二空腔内填充耐火密封填料,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密封性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具体为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贯穿舰船的甲板、舱壁等船板时,势必对原来的整体防护性能如水密性、气密性造成破坏;发生火灾事故时电缆电线一旦走火蔓延,后果将非常严重,会导致操作设备损坏、数据丢失、航行受阻,甚至导致舰船的沉没。因此,在船板的电缆贯穿处必须设置保护措施来预防火、烟、危险气体、水、噪音等可能引起的危害,因此影响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孕育而生,现在的大多以舰船其内部已经设置有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
[0003]现有申请技术号为CN201820617293.1的船用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涉及舰船电缆安装领域,该技术包括:贯穿有若干根电缆的通缆管;所述的船用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还包括:填充于通缆管中的灌注式可拆耐火密封填料,设于通缆管一端的一个嵌塞式膨胀防火基材封堵层,或两个一一对应设于通缆管两端的嵌塞式膨胀防火基材封堵层。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船用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结构简单,封堵盖的耐火性和密封性较好、耐火密封填料的水密性和气密性较好的船用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该装置所采用的耐火密封填料虽然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但在拆卸耐火密封填料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填料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填料无法使用,需要重新将装置内灌满填料,资源浪费较多,同时该装置的密封结构较为简单容易被水和气体渗透,且该装置的缓冲保护效果较差,舰船在行使时会因为海浪原因摇晃从而容易使电缆一同摇晃,由于该装置结构硬度较高导致电缆在晃动时容易磨损,磨损过多后电缆容易断裂从而造成短路或电火花四溅造成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以解决拆卸耐火密封填料时浪费较多,密封性较差和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安装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挡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装置主体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螺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和装置主体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壳体的内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框架的两侧均贯穿有电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填充有第一耐火密封填料,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填充有第二耐火密封填料。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组件通过空气进入环形输气管中通过环形输气管和出气口配合将空气输入至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输入空气后膨胀变大将电缆夹持同时增加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烟、危险气体和水穿过装置,通过隔断板和壳体配
合将装置主体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在拆卸电缆时只需要将第二耐火密封填料拆除便可,填充时也只需要在第二空腔内填充第二耐火密封填料,减少资源的浪费,缓冲组件通过缓冲套和耐高温橡胶气囊的设置减少电缆晃动时与装置的磨损。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安装于装置主体顶部的气阀、连接于壳体外表面的隔断板和连接于框架内部的耐高温橡胶气囊,所述气阀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气管,且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外表面连接有环形输气管,所述环形输气管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环形输气管,所述环形输气管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连接有出气口。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电缆时工作人员旋转螺栓以便将挡板取出,取出挡板后工作人员将第二空腔中的第二耐火密封填料拆除,同时工作人员转动气阀将气阀打开从而将耐高温橡胶气囊中的空气排出,空气排出后使耐高温橡胶气囊缩小结束对电缆的密封和夹持,第二耐火密封填料拆除后和耐高温橡胶气囊缩小后工作人员直接将电缆取出便可,之后工作人员将新的电缆穿过装置主体、壳体和框架,穿线结束后工作人员向第二空腔内输入第二耐火密封填料,通过隔断板和壳体配合将装置主体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在拆卸电缆时只需要将第二耐火密封填料拆除便可,填充时也只需要在第二空腔内填充第二耐火密封填料,减少资源的浪费,第二耐火密封填料凝固成型后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将挡板装回装置主体,之后工作人员在气阀上外接抽气泵,外接好抽气泵后工作人员开启抽气泵,通过气阀将空气输入至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中,之后空气进入环形输气管中通过环形输气管和出气口配合将空气输入至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输入空气后膨胀变大将电缆夹持同时增加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烟、危险气体和水穿过装置,之后工作人员转动气阀将气阀关闭从而防止空气通过气阀泄露。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于另一个第一输气管一端的外壳和连接于挡板和壳体一侧的缓冲套,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有气压表,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方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密封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缓冲套和耐高温橡胶气囊的设置减少电缆晃动时与装置的磨损,同时耐高温橡胶气囊内填充有气体,当电缆晃动挤压耐高温橡胶气囊时部分气体通过另一个第一输气管进入外壳内,通过减少气压从而防止耐高温橡胶气囊爆炸,部分气体进入外壳内后使外壳内气压增加从而驱动推板和密封套向下移动将弹簧压缩,通过密封套的设置防止气体穿过推板导致气压失衡,弹簧压缩后自动驱动推板和密封套复位从而将进入外壳内的气体重新送回耐高温橡胶气囊中,缓冲能力较好有效防止电缆晃动导致磨损,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气压表检测外壳中的气压以便检测装置内是否漏气。
[00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板均通过螺栓与装置主体拆卸连接,且所述密封塞与壳体拆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更换电缆时工作人员旋转螺栓以便将挡板取出,通过密封塞的设置将未穿插电缆的地方堵塞防止第二耐火密封填料进入框架和壳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和耐高温橡胶气囊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气口和耐高温橡胶气囊均呈矩形阵列状分布。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气阀上外接抽气泵,外接好抽气泵后工作人
员开启抽气泵,通过气阀将空气输入至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中,之后空气进入环形输气管中通过环形输气管和出气口配合将空气输入至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耐高温橡胶气囊内输入空气后膨胀变大将电缆夹持同时增加装置的密封性,有效防止烟、危险气体和水穿过装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和密封套均与外壳滑动连接,且所述密封套采用耐高温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晃动挤压耐高温橡胶气囊时部分气体通过另一个第一输气管进入外壳内,通过减少气压从而防止耐高温橡胶气囊爆炸,部分气体进入外壳内后使外壳内气压增加从而驱动推板和密封套向下移动将弹簧压缩,通过密封套的设置防止气体穿过推板导致气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内部安装有装置主体(2),所述装置主体(2)的两侧均连接有挡板(6),所述装置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5),所述装置主体(2)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均连接有螺栓(3),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壳体(14),所述壳体(14)和装置主体(2)之间连接有四个支撑柱(8),所述壳体(14)的两侧均连接有密封塞(15),所述壳体(14)的内部连接有框架(13),所述框架(13)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4),所述框架(13)的两侧均贯穿有电缆(7),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均开设有第一空腔(9),所述第一空腔(9)的内部填充有第一耐火密封填料(10),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空腔(11),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填充有第二耐火密封填料(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二次封堵的电缆耐火密封贯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安装于装置主体(2)顶部的气阀(401)、连接于壳体(14)外表面的隔断板(404)和连接于框架(13)内部的耐高温橡胶气囊(408),所述气阀(40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02),所述第一输气管(40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气管(403),且所述第二输气管(4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402),所述第二输气管(403)的外表面连接有环形输气管(405),所述环形输气管(405)的外表面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瑾钟玲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金舟船舶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