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光器的灯泡及采用该种灯泡的无电极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88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波导,用于传导从磁控管输出的微波;一个位于波导出口上的谐振器,用于挡住微波透过光线;以及一个位于谐振器内的整体灯泡,它又包括一个密封惰性气体并通过微波发出光线的灯泡部分,和一个用于向前反射灯泡部分发出的光线的反光部分,该整体灯泡整体成形,能减少装配时间和整体尺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附图说明图1的纵向剖面视图显示了一个传统的无电极放电灯。如图所示,传统的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壳体1;一个位于壳体1内的磁控管3,用于输出微波;一个安装在壳体1中的波导,用于传导从磁控管3输出的微波;一个从壳体1的前端伸出的灯泡7,其中封有用于发出光线的惰性气体G;一个安装在波导5的出口部分的谐振器19,它以网格结构形成,挡住微波透过光线;以及一个安装在壳体前端谐振器19周围的反光器11,用于向前反射从灯泡7发出的光线。在壳体1的内侧,安置了一个高压发生器13供应高压能量。在波导5中心部分形成有一个轴孔5a,一个能旋转灯泡7的旋转轴10穿过轴孔5a。一个与旋转轴10联接的灯泡电机9安装在波导5的底部以通过旋转灯泡7来冷却它。另一方面,冷却组件14安装在壳体后部以冷却磁控管3和高压发生器13。冷却组件14包括一个风扇架17和一个用于驱动冷却风扇旋转的风扇电机16。另一方面,反光器11的内侧形成一个反射面向前反射灯泡7发出的光线,而反射镜12安装在波导5的出口处以反射灯泡7向波导5一侧发出的光线。但是,传统无电极放电灯的问题是制造装配时间长和整体尺寸变大,因为传统无电极放电灯是由分别制造的反光器11、反射镜12、灯泡7和谐振器19装配起来的。由于上述问题,传统无电极放电灯不能作为能量来源应用于低能量系统,亦即液晶投影仪、投影电视机及类似系统,它们需要压缩合成物作为光源,因为灯的尺寸随反光器11及装配结构的尺寸增大,尽管比起通常使用的白炽灯和荧光灯它寿命更长光效更好。如下面所实施和广泛描述的,要达到这些和其它优点,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波导,用于传导磁控管产生的微波;一个谐振器,安装在波导的出口部分,用于挡住微波并透过光线;以及一个整体灯泡,形成有一个用于通过微波发出光线的密封惰性气体的灯泡部分,和一个位于谐振器内的用于向前完全反射灯泡发出的光线的反光部分。至少谐振器的一部分是以网格结构形成,使得整体灯泡发出的光线向外发出。谐振器包括一个非网格部分,以两端开口的圆柱结构形成,安装在波导的出口处;以及一个网格部分,安装在非网格部分一侧的开口上,用于透过整体灯泡发出的光线。整体灯泡连接着一个灯泡电机,通过一根旋转轴与谐振器安装在一起,通过旋转冷却。整体灯泡的一侧上形成有一个注射孔以及密封注射孔的密封部件。波导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而出口向壳体外伸出。磁控管安装在壳体中波导的侧表面上。一个用于向磁控管供应增高的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安装在壳体中。一个冷却组件位于壳体一侧以冷却磁控管和高压发生器。本专利技术中的用于无电极放电灯的带反光器的灯泡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一个封有惰性气体的灯泡部分,和一个从灯泡部分一侧整体延伸出的反光部分,以及一个至少有一部分反射灯泡部分发出的光线的反光面。整体灯泡和反光部分的由微波能穿透的材料形成,并且整体灯泡的一侧上形成有一个注射孔和密封注射孔的密封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反光部分的截面为抛物线结构而灯泡部分被置于反光面的焦点上。灯泡部分呈球形并通过连接部分与反光部分整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反光部分的一个侧表面形成半圆结构,而灯泡部分呈球形并整体连接到反光部分的内中心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反光部分为平面结构,而灯泡部分呈球形,离反光部分某一距离并通过连接部分与反光部分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将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的及其它的功能、特征和优点详细说明清楚。在图中图1的纵向截面图显示了一个传统无电极放电灯;图2的纵向截面图显示了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图3的纵向截面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图4的流程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无电极放电灯的整体灯泡的制造方法;图5和6的纵向截面图分别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的用于无电极放电灯的带反光器的灯泡;以及图7的纵向截面图分别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优选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2的纵向截面图显示了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壳体100,其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一个开口部101a;一个波导105,安装在壳体中,用于传导一个磁控管104中产生的微波;一个谐振器120,安装在波导105的出口处105a,用于挡住微波并透过光线;以及一个整体灯泡131,安装在谐振器120的内侧,并封有惰性气体,同时用于通过微波发出光线和向前反射灯泡部分发出的光线。在壳体100中,还安装了一个用于向磁控管104施加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113,而一个用于冷却磁控管104和高压发生器113的冷却组件115被置于壳体100的后部。一个灯泡电机126安装在波导105下端以通过旋转整体灯泡131来冷却整体灯泡131。下面详细描述上述组成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组件。首先,壳体100是通过用螺钉分别装配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的。在前壳体101中,开口部101a位于前表面上,使得波导105的出口105a暴露在壳体100外面并安置一个用于将内部空气排出外界的排气孔101b。在后壳体102中,形成有一个用于形成冷却组件115的风扇架116。然后,波导105在一个圆柱结构中形成以传导微波,并且在波导105的一个侧表面上安装了一个磁控管104,使得从磁控管104输出的微波被传到谐振器120内。在波导105的中心形成有一个轴孔105b,相应地,连接灯泡电机126和整体灯泡131的旋转轴127穿过轴孔105b。至少谐振器120的一部分以网格结构形成,使得从整体灯泡131发出的光线向外发射。谐振器120包括一个非网格部分121,它以两端开口的圆柱结构形成,安装在波导105的出口105a上;以及一个网格部分122,它安装在非网格部分121一侧的开口上,用于透过从整体灯泡131发出的光线。在谐振器120中,非网格部分的另一侧的开口被一个固定带125紧固在波导105的出口105a上。然后,冷却组件115包括一个位于后壳体102中的风扇架116,用于强制将外部空气吹进壳体100;以及一个风扇电机118,用于驱动和旋转冷却风扇117。另一方面,图3的纵向截面图详细显示了整体灯泡。整体灯泡131包括一个封有惰性气体的灯泡部分132;一个从灯泡部分132的后端整体延伸出的反光部分134;以及一个将灯泡部分132发出的光线向前反射的反光面135;以及一个以分段结构形成的用于整体连接灯泡部分132和反光部分134的连接部分133。此处,整体灯泡131由微波能穿透的材料制成。反光部分134的截面呈抛物线结构,且灯泡部分132位于反光部分134的反光面135的焦点上。连接部分133上形成有一个注射孔133a用于将惰性气体注入灯泡部分132,一个密封部件136塞在气体注射孔133a中以密封灯泡部分132。整体灯泡131通过旋转冷却以降低灯泡用微波发出光线时局部受热的程度,相应地,连接到灯泡电机126的旋转轴127被结合到位于反光部分134后部的注射孔133a。此时,旋转轴127能通过挤压性地结合到注射孔133a或安到反光部分134上得到固定。另一方面,制造这种整体灯泡的方法将参照图4进行说明。图4的流程图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无电极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波导,用于传导磁控管中产生的微波;一个谐振器,位于波导的出口处,用于挡住微波并透过光线;以及一个整体灯泡,位于谐振器内,包括一个用于密封惰性气体并通过微波发出光线的灯泡部分,和一个用于向前反射灯泡部分发出的光线的反光部分,二者互相整体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1-9-27 60191/20011.一种无电极放电灯,包括一个波导,用于传导磁控管中产生的微波;一个谐振器,位于波导的出口处,用于挡住微波并透过光线;以及一个整体灯泡,位于谐振器内,包括一个用于密封惰性气体并通过微波发出光线的灯泡部分,和一个用于向前反射灯泡部分发出的光线的反光部分,二者互相整体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至少谐振器的一部分是以网格结构形成的,使得整体灯泡发出的光线向外发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谐振器包括以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结构形成的非网格部分,安装在波导的出口处;以及一个网格部分,连接在非网格部分的一个开口上,用于透过整体灯泡发出的光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亨周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