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涉及内涝防治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河涌两侧的河挡,所述河挡一侧开设有竖槽,所述河挡顶端一侧固定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底部固定有提升块,所述提升块底端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竖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水板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竖槽两侧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顶部固定有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检测机构,当水位上升时,河挡内的水进入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组成的区域内,浮板上浮,检测机构根据弹簧的压力判断出水位情况。力判断出水位情况。力判断出水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内涝防治
,具体为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涝又称受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此现象比较常见,主要发生在一些沿海地势比较低的地区及内地城市,可造成作物受灾、地面径流、污泥杂物滞留等影响。
[0003]现在的河涌内涝防治,一般是河道巡视人员观察水位情况,当水位超出预警值时,巡视人员通知排水人员手动打开挡水板来进行排水,所有操作需要人工完成,这样易对内涝防治人员及周边人员造成危险,并且可能造成内涝防治不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河涌两侧的河挡,所述河挡一侧开设有竖槽,所述河挡顶端一侧固定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底部固定有提升块,所述提升块底端固定有挡水板,所述竖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水板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竖槽两侧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顶部固定有检测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丝杆与提升块的具体固定方式为螺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底端固定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顶端固定有连接板。
[0008]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柱、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所述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圆槽顶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底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底端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底端固定有浮板。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顶端固定有报警器。
[0010]优选的,所述丝杆顶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检测机构,当水位上升时,河涌内的水进入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组成的区域内,浮板上浮,检测机构根据弹簧的压力判断出水位情况,然后控制挡水板的上升排水,此过程无需人工检测及操作,从而防止对内涝防治人员及周边人员造成危险,提高了内涝防治及时性。
[0013](2)、该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设置有报警器,排水前可以发出警报,提醒内涝防治人员及周边人员注意,从而避免对内涝防治人员及周边人员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左侧轴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右后侧轴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分解图;
[0017]图4为过滤机构和检测机构的细节图;
[0018]图5为检测机构的主视图;
[0019]图6为图5中A
‑
A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中:1、河挡;2、竖槽;3、挡水板;4、提升块;5、丝杆;6、电机;7、插槽;8、过滤机构;801、第一过滤板;802、第二过滤板;803、第三过滤板;804、连接板;9、检测机构;901、固定柱;902、第一圆槽;903、压力传感器;904、弹簧;905、活动块;906、第二圆槽;907、活动柱;908、浮板;10、固定块;11、横板;1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4]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5]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河涌两侧的河挡1,河挡1一侧开设有竖槽2,河挡1顶端一侧固定有多个固定块10,固定块10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板11,横板11顶部活动连接有丝杆5,丝杆5顶端固定有电机6,电机6开启,丝杆5转动带动挡水板3上升,从而将河挡1内的水放出,电机6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动机与单机异步电动机相比,有起动转矩大、运行范围较广、无自转现象等三个显著特点,丝杆5底部固定有提升块4,丝杆5与提升块4的具体固定方式为螺接,提升块4底端固定有挡水板3,竖槽2两侧开设有滑槽,并且挡水板3与滑槽活动连接,在竖槽2两侧开设有多个插槽7,且插槽7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8,过滤机构8包括第一过滤板801和第二过滤板802,第一过滤板801和第二过滤板802底端固定有第三过滤板803,第一过滤板801、第二过滤板802和第三过滤板803对大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防止误报,第一过滤板801和第二过滤板802顶端固定有连接板804,在过滤机构8顶部固定有检测机构9,检测机构9包
括固定柱901、第一圆槽902和第二圆槽906,第一圆槽902和第二圆槽906相连通,第一圆槽902顶部固定有压力传感器903,压力传感器903对所受弹簧904的压力进行监测,压力传感器903底端固定有弹簧904,弹簧904底端固定有活动块905,活动块905底端固定有活动柱907,活动柱907底端固定有浮板908,浮板908为轻质板,在水中的浮力较大。
[0026]如图1
‑
3所示,固定块10顶端固定有报警器12,报警器12为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又叫声光警号,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电机6与压力传感器903和报警器12电性连接。
[0027]当河涌水位上升时,水进入到第一过滤板801、第二过滤板802、第三过滤板803和连接板804组成的区域内,浮板908受浮力上升,第一过滤板801、第二过滤板802和第三过滤板803对大的杂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包括设置在河涌两侧的河挡(1),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挡(1)一侧开设有竖槽(2),所述河挡(1)顶端一侧固定有多个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顶部活动连接有丝杆(5),所述丝杆(5)底部固定有提升块(4),所述提升块(4)底端固定有挡水板(3),所述竖槽(2)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挡水板(3)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竖槽(2)两侧开设有多个插槽(7),所述插槽(7)之间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8),所述过滤机构(8)顶部固定有检测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与提升块(4)的具体固定方式为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涌整治的内涝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8)包括第一过滤板(801)和第二过滤板(802),所述第一过滤板(801)和第二过滤板(802)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权,黎剑国,冯梓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国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