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68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包括罐类容器、锥形漏斗、静态混合器、软连接、泵、小回流管、大回流管及连接的管道;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泵、大回流管以及罐类容器顶部入料口依次管道连接形成加料循环大回流管路;静态混合器、泵之间通过软连接实现相连;锥形漏斗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在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管道;锥形漏斗的顶部设置入料口;锥形漏斗、锥形漏斗顶部的入料口与大回流管管道相连形成加料循环的小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料外循环系统能够使固体充分溶解促进固体物料充分溶解,其投资少,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易。操作方便简易。操作方便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设备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固体溶解到液体场景中,通常在罐类容器中安装搅拌装置,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使投加到容器中的固体料与液体进行充分的混合和溶解。存在问题:罐类容器越大,所需配置型号的搅拌装置也越大,同时要求罐内容器中增加挡板等装置,确保搅拌的均匀,同时罐类容器通常高度较高,如投加固体料,需要增加操作平台,同时还需要增加行车等起吊设备。并且在高处进行相应的工作操作,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确保固体物料的溶解,额外增加的设备,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通过在罐类容器外围设置外循环设备,促进固体物料充分溶解;其投资少,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易,能够使固体物料充分溶解在液体中,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各种问题。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类容器、锥形漏斗、静态混合器、软连接、泵、小回流管、大回流管及连接的管道;所述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泵、大回流管以及罐类容器顶部入料口依次管道连接形成加料循环大回流管路;所述静态混合器、泵之间通过软连接实现相连;所述锥形漏斗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在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管道;所述锥形漏斗的顶部设置入料口;锥形漏斗、锥形漏斗顶部的入料口与大回流管管道相连形成加料循环的小回流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漏斗底部出料口设置流量调节阀门与泵的进口管道进行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两端均通过法兰实现管道连接;所述大回流管与小回流管均设置流量调节阀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罐类容器支撑脚上安装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将采集的质量数据传输至加料系统的控制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软连接为金属软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漏斗底部出口公称直径为80mm~100mm。
[0011]进一步地,静态混合器的长度≥1m,公称直径≥80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软管的长度≥50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小回流管的公称直径≥32mm。
[0014]3.有益效果:
[0015]本装置的加料外循环系统能够使固体充分溶解,先将系统开启,关闭锥形漏斗的
出料控制阀门,使物料处于循环状态,通过人工往锥形漏斗中少量添加固体物料,逐步打开锥形漏斗的出料控制阀门,通过锥形漏斗的出料控制阀门的开度,调节固体物料的加入速率。操作人员在地面上进行操作,通过质量控制模块的显示器的数值确定添加的物料量,操作可控,降低操作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了设备系统一次性投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装置中的锥形漏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说明。
[0019]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类容器1、锥形漏斗2、静态混合器5、软连接6、泵7、小回流管8、大回流管9及连接的管道;所述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3、静态混合器、泵、大回流管以及罐类容器顶部入料口10依次管道连接形成加料循环大回流管路;所述静态混合器、泵之间通过软连接实现相连;所述锥形漏斗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在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管道;所述锥形漏斗的顶部设置入料口;锥形漏斗、锥形漏斗顶部的入料口与大回流管管道相连形成加料循环的小回流管。
[0020]在本装置中,固态物料通过人工往锥形漏斗中少量添加固体物料,液体添加在罐类容器中。
[0021]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漏斗底部出料口设置流量调节阀门11与泵的进口管道进行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两端均通过法兰实现管道连接;所述大回流管与小回流管均设置流量调节阀门11。
[0022]进一步地,所述罐类容器支撑脚上安装称重模块12;所述称重模块将采集的质量数据传输至加料系统的控制端。
[0023]进一步地,所述软连接为金属软管。
[0024]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漏斗底部出口公称直径为80mm~100mm。
[0025]进一步地,静态混合器的长度≥1m,公称直径≥80mm。
[002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软管的长度≥500mm。
[0027]进一步地,所述小回流管的公称直径≥32mm。
[0028]具体实施例:
[0029]首先使液体物料处于循环状态,即系统开启,锥形漏斗的出料的控制阀门关闭;其他阀门开启至系统预设的开度;存储在罐类容器中的液体物料经过罐底出料口依次经过静态混合器、软连接及、泵、大回流管后进入罐类容器内;人工将固体物料投入到锥形漏斗中,通过控制锥形漏斗的出料的控制阀门的开度,调节固体加入到系统中的速率。
[0030]加入到系统中的物料的质量通过质量称重模块采集,并能够实现控制。如果物料进入管道速率较慢时,可以通过调节小回流管上的阀门,利用液体物料进行冲刷实现系统的畅通。
[0031]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
的,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类容器、锥形漏斗、静态混合器、软连接、泵、小回流管、大回流管及连接的管道;所述罐类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泵、大回流管以及罐类容器顶部入料口依次管道连接形成加料循环大回流管路;所述静态混合器、泵之间通过软连接实现相连;所述锥形漏斗的底部出料口连接在罐容器的底部出料口、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管道;所述锥形漏斗的顶部设置入料口;锥形漏斗、锥形漏斗顶部的入料口与大回流管管道相连形成加料循环的小回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外循环使固体溶解的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漏斗底部出料口设置流量调节阀门与泵的进口管道进行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两端均通过法兰实现管道连接;所述大回流管与小回流管均设置流量调节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阳成许兴强赵旭李园园谢壮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莱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