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56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0
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安装在绣花机上,绣花机包括机架以及在其上排列的一定数量的机头和线轴,以及两者间的缝纫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平移及摆动机构,平移及摆动机构末端连接有安装及防护组件,安装及防护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底板,其上安装有穿线器,平移及摆动机构用于带动穿线器移动至待穿线的机头位置并靠近机头;穿线器包括拉线机构、引线及送线机构、校准机器人机构及其上的勾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线设备在绣花机等纺织设备断线后移动到断线的机头处进行穿线,实现自动化穿线,提高纺织设备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且机构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的绣花机上,并避免与现有结构干涉,改装成本低。改装成本低。改装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绣花机等纺织设备的缝纫针穿线及断线后的穿线一般采用人工穿线的方式,需要人工拉线穿线,操作不便且费力费时。也有一些使用穿线器穿线的,但是穿线器的很多动作也需要人工操作配合,穿线器精度不够,影响穿线成功率。而且穿线器与现有纺织设备兼容性差,一般互相独立,集成在一起容易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0003]此外,目前工业用缝纫机、绣花机等纺织设备均设有一个或多个机头,每个机头上设有一定数量的缝纫针,每根缝纫针都有对应的缝纫线。现有的设备在发生断线时,由于有机头上弹簧的回弹力和线自身的拉力,导致线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回弹,从而脱出针孔上边的导线孔,需要找线重新穿线,操作麻烦,在一些纺织设备上采用了自动穿线器,但由于线已经不在自动穿线的正确位置上,会造成自动穿线失败,例如需要人工拉线放线,影响穿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用于在纺织设备断线后带着穿线器到断线的机头处进行穿线,实现自动化穿线,提高纺织设备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穿线器及自动穿线设备,安装在绣花机上,绣花机包括机架以及在其上排列的一定数量的机头和线轴,以及两者间的缝纫线,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平移及摆动机构,平移及摆动机构末端连接有安装及防护组件,安装及防护组件包括壳体及安装底板,其上安装有穿线器,平移及摆动机构用于带动穿线器移动至待穿线的机头位置并靠近机头。
[0007]其中,穿线器包括:拉线机构,用于向下拉动缝纫线至足够穿线的长度;引线及送线机构,用于将缝纫线引导至机头待穿线的缝纫针处;校准机器人机构及其上的勾线机构,校准机器人机构用于调整勾线机构位置对准缝纫针针孔,勾线机构用于将缝纫线穿过缝纫针针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平移及摆动机构包括机架上的导轨,导轨上设有通过滑块连接的底座,底座上设有7字型的安装架,安装架横梁末端设有通过转动组件连接的摆臂,摆臂下端连接安装及防护组件及穿线器,机架和底座间设有用于驱动底座在导轨上平移的平移组件,安装架和摆臂间设有用于摆臂沿转动组件转动的摆动组件。当某个机头的缝纫线断开后,平移组件驱动机构在导轨上移动,同时摆动组件使摆臂位置不与机头碰撞,到达断线位置后,驱动摆臂向内活动,穿线器到达断线及缝纫针位置进行穿线,完成后移动至初始位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中的平移电机、平移电机活动端的齿轮
和安装在机架上的齿条。也可以采用其他机构,例如丝杆平移机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架横梁中的摆动气缸、摆动气缸活动端的Y型接头和安装在摆臂上端的连接耳座,摆动气缸侧面安装有两个传感器。摆动气缸活动端带动Y型接头前后移动,推动连接耳座使得摆臂绕转动组件转动,实现摆臂下端的穿线器向内或向外运动。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耳座相对于摆动气缸另一侧的安装架横梁上设有可调限位杆。对穿线器向内运动的最大位置进行限制,避免与机头碰撞,并且限位杆的位置可调。
[0012]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报警器,工作时发出声光信号。
[0013]作为优选,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条。
[0014]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外角位置设有安全光栅。
[0015]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及防护组件的壳体带有开口,开口处设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一侧的上下位置分别通过铰链组件与壳体连接,两个铰链组件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传动杆中间部位与固定在壳体内侧的开门气缸活动端连接。开门气缸推动传动杆平移,在铰链组件的传动下,实现防护门的开合。
[0016]作为优选,所述铰链组件上设有凸出的铰链连接板,传动杆两端分别与凸出的铰链连接板连接。铰链连接板端部向外凸起,传动杆相应设有向外的弯折结构并与铰链连接板外端连接,具有更长的活动行程,达到更大的开合角度。
[0017]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靠近两端位置设有向壳体内部延伸的侧限位段,侧限位段所在的壳体内壁固定有限位块。侧限位段位于壳体内壁与限位块之间,限位块对侧限位段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0018]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杆中间位置设有相对于开门气缸另一侧延伸的中间限位段,中间限位段所在区域设有壳体的壳体延伸块,壳体延伸块内壁固定有限位块。中间限位段位于壳体延伸块内壁与限位块之间,限位块对中间限位段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还加强了结构强度。
[0019]作为优选,所述开门气缸所在位置的壳体内壁固定有若干抱箍,用于固定开门气缸。
[0020]作为优选,所述防护门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壳体开口左右两侧,相应的铰链组件、传动杆、开门气缸也具有左右两组。
[0021]作为优选,所述拉线机构包括位于安装底板上的驱动件固定壳,驱动件固定壳一侧固定有第一驱动件,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和第四驱动件的活动端伸入驱动件固定壳内且分别连接第一拉线板、第二拉线板、第三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第一拉线板、第二拉线板、第三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外端凸出驱动件固定壳,且第一拉线板外端的内侧面与第二拉线板、第三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外端的内侧面设为可互相咬合的凹凸面。当纺织设备的某个机头缝纫线断开时,拉线机构移动至断线位置,四个驱动件先驱动四个拉线板向外张开,拉线机构移动使得断线位于开口内,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拉线板向中间移动,另一侧的三个驱动件驱动三个拉线板依次与第一拉线板合并张开,在凹凸面的作用下,拉动缝纫线向下。
[00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拉线板呈单独的整体结构或多块组成的分体结构,对应的第三驱动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拉线板、第二拉线板、第三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后端设为可通过转轴旋转的合页结构。
[002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拉线板、第三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从上到下依次贴合且总高度与第一拉线板一致,拉线板合拢时缝纫线被夹持呈凹凸面曲线一致。
[0025]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拉线板的高度大于第二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的高度。第三拉线板决定单次拉线的长度,第三拉线板的高度越大,单次拉线越长,第二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的作用在于拉动过程中对缝纫线进行固定限位。
[0026]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拉线板上凹凸面的波形尺寸大于第二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上凹凸面的波形尺寸。第三拉线板决定单次拉线的长度,第三拉线板的啮合曲线长度越长,单次拉线越长,第二拉线板和第四拉线板只需要较小的波形尺寸,能够在拉动过程中对缝纫线进行固定限位避免滑动即可。
[002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固定壳两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安装底板贴合部分开设有若干纵向的条形孔,安装底板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外端向下倾斜呈圆弧形的底板条形孔,安装底板背部设有固定块。不同纺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机构(40)、引线及送线机构、校准机器人机构(80)及其上的勾线机构(90),拉线机构(40)用于向下拉动缝纫线(14)至足够穿线的长度,引线及送线机构用于将缝纫线(14)引导至待穿线的缝纫针处,校准机器人机构(80)用于调整勾线机构(90)位置对准缝纫针针孔,勾线机构(90)用于将缝纫线(14)穿过缝纫针针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机构(40)包括位于安装底板(32)上的驱动件固定壳(42),驱动件固定壳(42)一侧固定有第一驱动件(43),另一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驱动件(44)、第三驱动件(45)和第四驱动件(46),第一驱动件(43)、第二驱动件(44)、第三驱动件(45)和第四驱动件(46)的活动端伸入驱动件固定壳(42)内且分别连接第一拉线板(47)、第二拉线板(48)、第三拉线板(49)和第四拉线板(410),第一拉线板(47)、第二拉线板(48)、第三拉线板(49)和第四拉线板(410)外端凸出驱动件固定壳(42),且第一拉线板(47)外端的内侧面与第二拉线板(48)、第三拉线板(49)和第四拉线板(410)外端的内侧面设为可互相咬合的凹凸面(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线板(49)呈单独的整体结构或多块组成的分体结构,对应的第三驱动件(4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拉线板(47)、第二拉线板(48)、第三拉线板(49)和第四拉线板(410)后端设为可通过转轴(411)旋转的合页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固定壳(42)两侧设有连接板(412),连接板(412)与安装底板(32)贴合部分开设有若干纵向的条形孔(412.1),安装底板(32)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外端向下倾斜呈圆弧形的底板条形孔(32.1),安装底板(32)背部设有固定块(41),安装底板(32)中间开设有供驱动件固定壳(42)穿过的固定壳孔(32.2),固定壳孔(32.2)呈上宽下窄的扇形;连接板(412)呈L形,连接板(412)与驱动件固定壳(42)贴合部分开设有若干横向的条形孔(41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及送线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底板(32)上的引线器(50),引线器(50)上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a(510),位于引线器(50)前部的通孔a(510)内壁一侧开设有送线孔(51),另一侧开设有送线吹气孔(53),引线器(50)后侧内部设有剪线组件(52),送线孔(51)侧壁与引线器(50)前侧之间开设有退线开口(54),位于引线器(50)底部的送线孔(51)出口位置设有送线器(6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线组件(52)包括底板(52.1)及其上的两个侧板(52.2),两个侧板(52.2)之间设有驱动件(52.3)、与驱动件(52.3)活动端链接的动刀片(52.4)、与动刀片(52.4)侧面贴合的静刀片(52.5),动刀片(52.4)和静刀片(52.5)上设有与通孔a(510)对应的剪线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刀片(52.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动刀片(52.4)前后两侧,所述动刀片(52.4)与侧板(52.2)之间设有弹簧(52.6),所述静刀片(52.5)一侧设有弹珠弹簧组件(55)。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引线器(50)前侧的通孔a(510)上下位置设有V字型开口(56),位于下方的V字型开口(56)设有沿通孔a(510)向后延伸的凹槽(57),所述凹槽(57)后部开设有直径大于凹槽(57)间隙的通气孔(59)。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器(60)包括前端带开口的
后壳(61)和前盖板(62),后壳(61)和前盖板(62)之间设有线槽盖板(63), 后壳(61)上设有送线槽(61.1),送线槽(61.1)位于后壳(61)前部内侧且延伸至顶部形成开口,线槽盖板(63)覆盖在送线槽(61.1)上,与送线槽(61.1)下端对应位置的线槽盖板(63)上设有避让缺口(63.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61)和前盖板(62)之间还设有推线板(64),后壳(61)上设有挂线气缸槽(61.3)和连接件槽(61.4),前盖板(62)内侧开设有前端开口的推线板槽(62.1),挂线气缸槽(61.3)和连接件槽(61.4)内分别设有挂线气缸(67)和挂线连接件(68)。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61)和前盖板(62)之间还设有齿条传动板(65),推线板(64)内侧设有长度大于齿条传动板(65)的齿条传动板槽(64.1)、时序弹簧槽(64.2)和圆柱(64.3),齿条传动板(65)与挂线气缸(67)通过挂线连接件(68)传动连接,齿条传动板(65)上设有弹簧挡块(65.1)和齿条(65.2),时序弹簧槽(64.2)内设有时序弹簧(69),圆柱(64.3)上套有带弧形齿轮(610.1)的压线杆(610)。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61)上设有解耦气缸槽(61.2),线槽盖板(63)后部与解耦气缸槽(61.2)内的解耦气缸(66)活动端连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槽(61.1)前侧设有与线槽盖板(63)轮廓相匹配的扩口台阶(61.5),送线槽(61.1)顶部开口位置的线槽盖板(63)设有向上的延伸块(63.2),引线器(50)对应位置开设有长度大于延伸块(63.2)的盖板槽(58)。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线板(64)的上侧或/和下侧设有限位块(64.4),前盖板(62)内侧对应位置设有推线板限位槽(62.2),推线板(64)前端下侧设有防脱线钩(64.5)。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61)的内侧面及线槽盖板(63)上的对应位置设有若干磁铁槽(611),磁铁槽(611)内设有磁吸附构件。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器(50)后方设有配流块(70),配流块(70)上设有与引线器(50)对应的前后贯穿的通孔b(74),配流块(70)内设有与通孔b(74)连通且内端向通孔b(74)后方倾斜的吹气孔(71);所述配流块(70)后方的通孔b(74)位置设有废线输送管(72),废线输送管(72)后端连通位于安装架壳后侧的废线收集器(73)。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机器人机构(80)包括分别固定于安装底板(32)后侧两边的电机(82),两个电机(82)的电机轴(83)穿过安装底板(32)并分别与短摆臂(84)连接,两个短摆臂(84)分别与第一长摆臂(86)和第二长摆臂(87)的外端连接,第一长摆臂(86)和第二长摆臂(87)的内端互相连接。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摆臂(84)两端开设有对称的卡箍槽(84.1),中间的其中一侧开设有弹性槽(84.2),短摆臂(84)通过连接轴(85)分别与第一长摆臂(86)和第二长摆臂(87)的外端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摆臂(86)和第二长摆臂(87)的外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卡箍槽(86.1)和第二卡箍槽(87.1),且第一卡箍槽(86.1)和第二卡箍槽(87.1)内的连接轴(85)上设有轴承(88),并且轴承(88)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
(88)之间设有弹簧垫圈(89)。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穿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摆臂(86)和第二长摆臂(87)的内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第一长摆臂(86)内端中间设有带孔的第一铰接座(86.2),第一铰接座(86.2)一侧开设有螺纹孔(86.5),第二长摆臂(87)内端两侧设有带孔的第二铰接座(87.2),铰接轴(810)穿过第一铰接座(86.2)和第二铰接座(87.2),且第二铰接座(87.2)与第二长摆臂(87)连接位置开设有铰接卡箍槽(8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奎张显磊周成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衡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