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56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PWM控制电路、短路保护电路、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PWM控制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连接,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连接,短路保护电路分别与辅路输出电路、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主路输出电路与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主路输出电路与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主路输出电路与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多路输出电源模块中,电源模块有2路以上的输出电压,分为主路输出和辅路输出。在电源模块正常运行时,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要求电源模块自动关闭输出电压,电源模块输出负载正常时可以自动恢复输出。当电源模块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输出回路电流增大,通过变压器磁耦合,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输出电压为0电压。电源模块输出短路或过负载是异常工况,会造成电源模块MOS 管、输出整流二极管损环,并可能导致用电装置损坏。造成电源模块输出短路或过负载原因,主要是用户接电源线或插装电源模块误操作造成的。如果不进行电源模块输出电压短路或过负载快速保护,会造成电源模块永久损坏。
[0003]传统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主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当电源模块主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主路输出回路电流增大,通过变压器磁耦合,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0电压。当电源模块主路输出短路结束,负载正常,电源模块自动回复工作。
[0004]传统型的辅路输出短路保护机理与主路输出短路保护类似,也通过变压器磁耦合、检测原边输入电流增大来实现,其组成为:1、通过变压器T100磁耦合将原边能量耦合到副边辅路电压输出电路;2、TL431 U103、稳压管Z110、电阻R150、电阻R245、电阻R139 和电容C132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102的导通电压对辅路电压输出进行精准控制。
[0005]当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副边辅路输出回路电流增大,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时的冲击电流很大,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时的冲击电流流过MOS 管Q102,然后通过变压器T100耦合到原边,原边输入电流增大,电源模块控制芯片检测电路检测到原边电流增大(设计预定值),电源模块的控制芯片,将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处理,发给电源模块开关MOS管一个低电平信号,使电源模块处于关机状态,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为0电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路输出回路短路结束,负载正常,电源模块自动回复工作。由于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辅路输出回路出现的冲击电流会对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的MOS管Q102造成冲击。如果当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频繁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短路冲击电流就会造成MOS管Q102损坏,使电源模块无法正常工作。
[0006]传统型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实际使用中具有以下缺点:
[0007]1、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频繁出现短路或过负载时,短路冲击电流容易造成辅路输出回路中的MOS管损坏。
[0008]2、保护电路速度慢,可能会造成后级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克服了电源模块传统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短路或过负载时,容易造成电路中MOS管损坏的缺点。
[00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主路输出电路、辅路输出电路、PWM控制电路、环路控制电路以及短路保护电路;
[0011]所述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所述辅助电源电路、所述PWM控制电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所述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所述辅助电源电路、所述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连接,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辅路输出电路、所述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主路输出电路与所述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包括可控硅、稳压二极管、电解电容、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所述可控硅的阳极、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阴极、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控硅的阳极和阴极分别与所述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所述辅路输出电路连接。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辅路输出回路短路时,检测到路瞬时信号,通过变压器耦合,控制电源关机,短路冲击电流不会造成辅路输出电路中MOS管损坏,克服了电源模块传统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回路短路或过负载时,容易造成电路中MOS管损坏的缺点。且短路保护电路的复杂性低,便于理解,保护电路速度快,工作可靠,运用灵活,大大提高了高频开关电源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6]图2是短路保护电路原理图;
[0017]图3是EMC和整流电路原理图;
[0018]图4是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原理图;
[0019]图5是主路输出电路原理图;
[0020]图6是辅路输出电路原理图;
[0021]图7是PWM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2]图8是环路控制电路原理图;
[0023]图9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原理图;
[0024]图10是辅助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输入 EMC和整流电路(如图3所示)、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如图4所示)、主路输出电路(如图5所示)、辅路输出电路(如图6所示)、PWM控制电路(如图7所示)、环路控制电路(如图8所示)、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如图9所示)、辅助电源电路(如图10 所示)以及短路保护电路;
[0027]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路输出电源模块辅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是:包括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辅助电源电路、主路输出电路、辅路输出电路、PWM控制电路、环路控制电路以及短路保护电路;所述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所述辅助电源电路、所述PWM控制电路、所述短路保护电路、所述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PWM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所述变压器漏感能量吸收电路、所述辅助电源电路、所述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能量耦合电路分别与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连接,所述输入EMC和整流电路和所述辅助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短路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辅路输出电路、所述主路输出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主路输出电路与所述环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麻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黑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