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36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保护驱动轴并且不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的联合收割机。具备:以横跨多个扶禾装置(13)的上部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向扶禾装置(13)提供动力的驱动轴(33);从前方覆盖驱动轴(33)的轴箱(39),扶禾装置(13)具有:扶禾机构(24),其具有环状转动体(31)以及安装于环状转动体(31)的多个爪部(32);扶禾箱(27),其从轴箱(39)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且在使扶禾装置(13)的输送路径T1露出的状态下从前方覆盖扶禾装置(13)的返回路径T2及环状转动体(31)的扶禾箱(27),在轴箱(39)中的与输送路径T1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凹入的凹部(40),在主视下,凹部(40)的凹入长度D1比轴箱(39)中的未形成凹部(40)的部分的下端与驱动轴33)之间的间隔短。(40)的部分的下端与驱动轴33)之间的间隔短。(40)的部分的下端与驱动轴33)之间的间隔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合收割机


[000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具备多个分禾器的联合收割机,该多个分禾器在左右方向上并列配置,并且形成多个谷秆导入路径。
[0002]本专利技术第二和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其在机体前部具备收割植立谷秆的割取部,在割取部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扶禾装置。

技术介绍

[0003]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作为上述那样的联合收割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将植立谷秆扶起的多个扶禾装置(专利文献1中为“谷秆扶禾装置”)。
[0004]另外,该联合收割机具备向扶禾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轴(专利文献1中为“扶禾传动轴”)。该驱动轴以横跨多个扶禾装置的上部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该驱动轴收纳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扶禾传动筒。
[0005]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以位于多个扶禾装置的上方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向多个扶禾装置分别传递动力的扶禾驱动轴,该扶禾驱动轴的前方侧被上部罩覆盖。而且,以往,上部罩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以成为大致沿扶禾装置的前表面的姿态的状态设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具备以位于多个扶禾装置的上方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向多个扶禾装置分别传递动力的扶禾驱动轴,该扶禾驱动轴的前方侧被上部罩覆盖。而且,以往,存在如下结构:上部罩以能够在覆盖驱动轴的前方侧的关闭状态和开放驱动轴的前方侧的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姿态变更的方式被支承为能够绕横轴心上下摆动,并且,将弹性卡合式的夹持件夹入固定侧的安装销而以关闭状态进行位置保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484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10425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

295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可以考虑设置从前方覆盖驱动轴的轴箱来代替扶禾传动筒。由此,驱动轴被轴箱保护,并且能够实现仅通过卸下轴箱就能够容易地接近驱动轴的结构。
[0011]但是,在植立谷秆为长秆品种的情况下,设想由扶禾装置扶起的植立谷秆的上部与轴箱干涉的情况。由此,植立谷秆的上部成为向前方弯曲的姿态,容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保护驱动轴并且不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的联合收割机。
[0013]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分禾器,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并且形成多个谷秆导入路径;多个扶禾装置,其与所述多个谷秆导入路径对应设置,并且扶起植立谷秆;驱动轴,其以横跨所述多个扶禾装置的上部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向所述扶禾装置提供动力;以及轴箱,其从前方覆盖所述驱动轴,所述扶禾装置具有:扶禾机构,其具有环状转动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环状转动体的多个爪部;扶禾箱,其从所述轴箱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且在使所述扶禾装置的输送路径露出的状态下从前方覆盖所述扶禾装置的返回路径及所述环状转动体,在所述轴箱中的与所述输送路径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凹入的凹部,在主视下,所述凹部的凹入长度比所述轴箱中的未形成所述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隔小。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轴箱中的与输送路径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凹入的凹部。由此,由扶禾装置扶起的植立谷秆的上部不易与轴箱干涉。因此,容易避免因植立谷秆的上部与轴箱干涉而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15]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主视下,凹部的凹入长度比轴箱中的未形成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驱动轴的间隔短。由此,在主视下,轴箱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位于比驱动轴靠下侧的位置。即,在主视下,驱动轴成为横跨轴箱的左右的全长被轴箱隐藏的状态。其结果是,驱动轴被轴箱可靠地保护。
[0016]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可靠地保护驱动轴并且不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的联合收割机。
[0017]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凹部的左右宽度与夹着所述输送路径彼此相邻的2个所述扶禾箱的间隔相等。
[0018]凹部的左右宽度越小,轴箱的强度越容易变高。
[0019]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与凹部的左右宽度比隔着输送路径相互相邻的2个扶禾箱的间隔大的情况相比,轴箱的强度容易变高。
[0020]另外,在凹部的左右宽度比隔着输送路径相互相邻的2个扶禾箱的间隔小的情况下,容易由扶禾箱和轴箱形成台阶。若谷秆钩挂于该台阶,则容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21]在此,根据上述的结构,难以由扶禾箱和轴箱形成台阶。因此,容易避免因谷秆钩挂于台阶而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22]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轴箱中,在与多个所述输送路径对应的状态下形成有多个所述凹部,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2个所述凹部之间的1个或多个所述扶禾箱的左右宽度的合计与所述2个凹部之间的间隔相等。
[0023]在轴箱中,未形成凹部的部分的左右宽度越大,轴箱的强度越容易变高。
[0024]这里,根据上述的结构,轴箱中未形成凹部的部分的左右宽度与设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凹部之间的1个或多个扶禾箱的左右宽度的合计相等。因此,与轴箱中未形成凹部的部分的左右宽度比设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凹部之间的1个或多个扶禾箱的左右宽度的合计小的情况相比,轴箱的强度容易变高。
[0025]另外,在设置于在左右方向上相互相邻的2个凹部之间的1个或者多个扶禾箱的左右宽度的合计比这2个凹部的间隔小的情况下,容易由扶禾箱和轴箱形成台阶。若谷秆钩挂于该台阶,则容易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26]在此,根据上述的结构,难以由扶禾箱和轴箱形成台阶。因此,容易避免因谷秆钩
挂于台阶而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27]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爪部在所述爪部的移动范围内位于最高位置时,在主视下,所述爪部位于所述轴箱的附近。
[0028]根据该结构,轴箱中的未形成凹部的部分向下方延伸至位于最高的位置时的爪部的附近。由此,驱动轴被轴箱可靠地保护。
[0029]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主视下,所述凹部的凹入长度比所述轴箱中的未形成所述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隔的一半长。
[0030]根据该结构,在主视时,与凹部的凹入长度比轴箱中的未形成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驱动轴的间隔的一半短的情况相比,凹部的凹入长度变长。由此,容易更可靠地避免由扶禾装置扶禾的植立谷秆的上部与轴箱干涉。其结果是,容易更可靠地避免因植立谷秆的上部与轴箱干涉而产生谷秆的输送不良。
[0031]关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在上部罩与扶禾装置的前表面之间没有间隙,作物被夹在上部罩与扶禾装置的前表面之间而使作物滞留的可能性小。但是,在上述现有结构中,上部罩与扶禾驱动轴之间的空间变窄,在设置支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分禾器,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并且形成多个谷秆导入路径;多个扶禾装置,其与所述多个谷秆导入路径对应设置,并且扶起植立谷秆;驱动轴,其以横跨所述多个扶禾装置的上部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向所述扶禾装置提供动力;以及轴箱,其从前方覆盖所述驱动轴,所述扶禾装置具有:扶禾机构,其具有环状转动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环状转动体的多个爪部;扶禾箱,其从所述轴箱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并且在使所述扶禾装置的输送路径露出的状态下从前方覆盖所述扶禾装置的返回路径及所述环状转动体,在所述轴箱中的与所述输送路径对应的部分的下端部形成有向上侧凹入的凹部,在正面观察时,所述凹部的凹入长度比所述轴箱中的未形成所述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隔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左右宽度与夹着所述输送路径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扶禾箱的间隔相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箱中,在与多个所述输送路径对应的状态下形成有多个所述凹部,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凹部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扶禾箱的左右宽度的合计与所述两个凹部之间的间隔相等。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部在所述爪部的移动范围内位于最高位置时,在正面观察时,所述爪部位于所述轴箱的附近。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正面观察时,所述凹部的凹入长度比所述轴箱中的未形成所述凹部的部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隔的一半长。6.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机体前部具备收割植立谷秆的割取部,所述割取部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扶禾装置;以位于多个所述扶禾装置的上方的状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向多个所述扶禾装置分别传递动力的扶禾驱动轴;以及覆盖所述扶禾驱动轴的前方侧的上部罩,所述上部罩的上部侧部位设置为,在侧面观察时位于比所述扶禾装置的前表面靠前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上部罩中的比所述扶禾驱动轴靠下侧的下部侧部位具备朝向所述扶禾装置接近的接近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时,所述上部罩处于相对于所述扶禾装置的前表面呈高度不同状且靠前侧的状态。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近部形成有朝后方弯曲面,所述朝后方弯曲面在侧面观察时以向后方鼓出的形状弯曲的同时朝向所述扶禾装置接近。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近部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在侧面观察时以朝向所述扶禾装置接近的方式倾斜。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近部形成有朝前方弯曲面,所述朝前方弯曲面在侧面观察时以向前方鼓出的形状弯曲的同时朝向所述扶禾装置接近。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侧部位中的与多个所述扶禾装置各自的谷秆扶禾路径的上方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向上方凹入的朝上凹入部,在所述下部侧部位中的与多个所述扶禾装置各自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内一树征矢保松本健种市遥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