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5630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线方法及设备,包括:提供一绕线装置,使多条线材绞合绕线;提供一线材供给装置,设有一线卷支撑机构与一张力控制机构;该线卷支撑机构支撑多个卷绕有线材的线卷且各线卷的轴线保持大致水平;该张力控制机构设有多个对应各线卷的张力控制器,以控制由各线卷解绕出的线材至该绕线装置的张力;使该线卷支撑机构与该张力控制机构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将该线卷支撑机构的各线卷上卷绕的线材经对应的张力控制器被输送至该绕线装置供进行绞合绕线在一铁芯上;借此,使多条线材的绞合与卷绕可符合预期。合与卷绕可符合预期。合与卷绕可符合预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绕线方法及设备,尤指一种使多条线材呈绞线状态卷绕至铁芯的绕线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内所装设的被动元件数量日益增加,故被动元件的体积不但要求更轻薄短小,还需能产生更优异的效能;电感(Inductor)为被动元件的一种,其制程中会在一「工」字型的铁芯上两凸缘部间的卷芯部卷绕线材,所使用线材的数量或线材卷绕圈数的不同皆会影响电感的效能,通常效能的大小与线材的数量或线材卷绕圈数成正比;先前技术揭露一种电感线圈,其使铁芯上卷绕的多条线材呈绞线状态,可在相同卷绕圈数下使用更多的线材,以增加电感线圈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技术中以绞线方式卷绕的电感线圈在绕线的过程中,不但需使多条线材绞合在一起并卷绕于卷芯部上,又需防止线材绞合过度而打结,故如何使多条线材的绞合与卷绕可符合预期,一直是业界持续研发的方向。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多条线材绞合绕线的绕线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如所述绕线方法的设备。
[0006]依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绕线方法,包括:提供一绕线装置,使多条线材绞合绕线;提供一线材供给装置,设有一线卷支撑机构与一张力控制机构;该线卷支撑机构支撑多个卷绕有线材的线卷且各线卷的轴线保持大致水平;该张力控制机构设有多个对应各线卷的张力控制器,以控制由各线卷解绕出的线材至该绕线装置的张力;使该线卷支撑机构与该张力控制机构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将该线卷支撑机构的各线卷上卷绕的线材经对应的张力控制器被输送至该绕线装置供进行绞合绕线在一铁芯上。
[0007]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的绕线设备,包括:用以执行如所述绕线方法的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绕线方法及设备,该线材供给装置可供给多条线材至该绕线装置,并在该绕线装置将多条线材一边绞合、一边卷绕于该铁芯时,该线材供给装置的线卷支撑机构与该张力控制机构可受驱动而进行旋转,以防止尚未到达绕线装置的多条线材绞合过度而打结,使多条线材的绞合与卷绕可符合预期。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卷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1的前侧部分示意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1的左侧部分示意图。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卷支撑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线卷安装于线卷架的示意图。
[001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嘴旋转驱动机构设于绕线机构上的示意图。
[0018]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至震动送料轨道末端准备进入顶升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由等待位置被移载至作业位置的示意图。
[0020]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芯受保持且管嘴旋转件移动至铁芯旁的示意图。
[0021]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条线材分别绕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示意图。
[0022]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多条线材一边绞合、一边卷绕于卷芯部的示意图。
[0023]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条线材分别绕经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的示意图。
[0024]【符号说明】
[0025]A:线材供给装置
[0026]A1:线卷支撑机构
[0027]A11:线卷架
[0028]A111:连接件
[0029]A112:支撑架
[0030]A113:安装件
[0031]A114:安装销
[0032]A115:线卷罩
[0033]A1151:开口
[0034]A116:固定件
[0035]A12:线材导引机构
[0036]A121:固定座
[0037]A122:线材导引件
[0038]A1221:导引孔
[0039]A2:张力控制机构
[0040]A21:张力控制器
[0041]A211:清洁轮
[0042]A212:带线轮
[0043]A213:动滑轮
[0044]A214:定滑轮
[0045]A215:带线驱动器
[0046]A216:摆臂
[0047]A217:传感器
[0048]A217:弹性件
[0049]A22:入线架
[0050]A23:放线架
[0051]A3:第一旋转机构
[0052]A31:第一驱动器
[0053]A32:第一皮带
[0054]A33:第一旋转件
[0055]A4:第二旋转机构
[0056]A41:第二驱动器
[0057]A42:第二皮带
[0058]A43:第二旋转件
[0059]B:绕线装置
[0060]B1:绕线机构
[0061]B11:管嘴旋转驱动机构
[0062]B111:管嘴旋转驱动器
[0063]B112:管嘴旋转驱动皮带
[0064]B113:管嘴旋转件
[0065]B1131:管嘴
[0066]B12:Y轴驱动机构
[0067]B13:Z轴驱动机构
[0068]B14:X轴驱动机构
[0069]B2:入料机构
[0070]B21:震动送料轨道
[0071]B3:顶升机构
[0072]B31:顶升座
[0073]B311:阶部
[0074]B3111:垂直面
[0075]B3112:水平面
[0076]B3113:吸气孔
[0077]B4:转芯机构
[0078]B41:第一转轴机构
[0079]B411:第一座体
[0080]B412:第一保持件
[0081]B4121:第一挂线体
[0082]B42:第二转轴机构
[0083]B421:第二座体
[0084]B422:第二保持件
[0085]B4221:第二挂线体
[0086]B423:转芯驱动器
[0087]B424:保持件驱动器
[0088]B5:移动夹具
[0089]C:骨架
[0090]D1:轴线
[0091]D2:旋转轴线
[0092]D3:旋转轴线
[0093]L:线卷
[0094]L1:线材
[0095]L2:线轴
[0096]L21:第一固定部
[0097]L22:第二固定部
[0098]L23:轴芯部
[0099]L24:安装孔
[0100]P1:等待位置
[0101]P2:作业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方法,包括:提供一绕线装置,使多条线材绞合绕线;提供一线材供给装置,设有一线卷支撑机构与一张力控制机构;该线卷支撑机构支撑多个卷绕有线材的线卷且各线卷的轴线保持大致水平;该张力控制机构设有多个对应各线卷的张力控制器,以控制由各线卷解绕出的线材至该绕线装置的张力;使该线卷支撑机构与该张力控制机构受驱动而进行旋转,将该线卷支撑机构的各线卷上卷绕的线材经对应的张力控制器被输送至该绕线装置供进行绞合绕线在一铁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中,该线卷支撑机构的旋转轴线与该张力控制机构的旋转轴线大致垂直各线卷的轴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中,该线卷支撑机构的旋转轴线与该张力控制机构的旋转轴线同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中,该线卷支撑机构与该张力控制机构分别受不同的旋转机构驱动而分别进行同向旋转。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中,该线卷解绕出的线材经一线材导引件导引后向下朝该张力控制器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方法,其中,该线卷解绕出的线材在该张力控制器中依序绕经一清洁轮、一带线轮与一随一摆臂摆动的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沧洲张巍腾姚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