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27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6
照明装置(1)具有:框架形成部(120),其设置于具有光出射面(111)的发光面板(110)的端部和发光面板的周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具有亮部区域(131)和暗部区域(132);光源(140),其发出入射到框架形成部的光;以及光量调整部(22),其使从光源入射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暗部区域朝向面向光出射面的空间(112)的光的强度比从亮部区域朝向空间的光的强度弱,或者使从光源入射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亮部区域朝向空间的光的强度比从暗部区域朝向空间的光的强度强。间的光的强度强。间的光的强度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提出安装于顶棚的凹部且具有虚拟天窗的形态的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照明装置具有安装于顶棚的凹部的照明面板及其周围的侧壁。侧壁具有能够独立控制的三角形发光区域,模仿日晒部分和影子部分。日晒部分和影子部分模仿如果照明面板是实际天窗则认为是由从天窗入射的光形成的日晒区域和未照射光的影子区域。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81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专利文献1没有公开如何独立地点亮照明装置具有的各个三角形发光区域,三角形发光区域的点亮/熄灭与光源控制的关系不明确。因此,在对多个三角形发光区域分别进行独立的点亮/熄灭控制的情况下,存在点亮/熄灭的切换醒目,使观察者感觉到不自然这样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即使是实际上不存在来自太阳的入射光的环境,也能够对观察者提供好似通过发光面板被照射来自太阳的入射光这样的自然的景观。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具有:框架形成部,其设置于具有光出射面的发光面板的端部和所述发光面板的周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具有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光源,其发出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以及光量调整部,其使从所述光源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所述暗部区域朝向面向所述光出射面的空间的光的强度比从所述亮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弱,或者使从所述光源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所述亮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比从所述暗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强。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如果使用本专利技术,则能够对观察者提供好似通过发光面板被照射来自太阳的入射光这样的更加自然的景观。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2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外观立体图。
[0015]图3是沿III

III线切断图2的照明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0016]图4是示出沿

Z方向观察图2的照明装置时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0017]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中的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的立体图。
[0018]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0019]图7是示出从下方仰视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时观察到的状态例的概略图。
[0020]图8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1]图9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的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的例子的主视图,(B)是沿IX

IX线切断图9的(A)的概略剖视图。
[0022]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中的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与假想光源的关系的一例的图。
[0023]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中的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的立体图。
[0024]图12是示出从下方仰视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时观察到的状态例的概略图。
[0025]图13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6]图14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7]图15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的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的例子的主视图,(B)是沿XV

XV线切断图15的(A)的概略剖视图。
[0028]图16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9]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和光源部的例子的后视图。
[0030]图18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1]图19是示出从下方仰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时观察到的状态例的概略图。
[0032]图20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0033]图21的(A)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立体图,(B)是沿XXI

XXI线切断图21(A)的概略剖视图。
[0034]图22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6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5]图23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7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0036]图24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7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7]图25是概略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8的照明装置的光源部、光反射扩散部件和框状部件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0038]图26是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8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0039]图27是实施方式8的照明装置的框状部件的从反侧观察的后视图。
[0040]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结构例的概略剖视图。
[0041]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例的概略剖视图。
[0042]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照明装置的另一个结构例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
过是例子,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44]此外,图示的结构要素的尺寸和比例尺按照每个图而不同。图中示出XYZ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Z方向是发光面板的光出射面的法线方向。另外,在发光面板的光出射面包含曲面或倾斜面或它们双方的情况下,Z方向也可以是光出射面的中心部的法线方向或光出射面的法线向量之和表示的方向。+Z方向是从光出射面出射的光的行进方向侧。例如,在照明装置安装于水平面的顶棚的情况下,+Z方向是铅垂下方向,

Z方向是铅垂上方向。X方向和Y方向是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在照明装置安装于水平面的顶棚的情况下,X方向和Y方向是水平方向。下面,有时相对于发光面板的中心将+Z方向侧称作前方或前表面侧,将其相反方向即

Z方向侧称作后方或背表面侧。此外,有时相对于发光面板的光出射面内的任意位置,将
±
X方向侧和
±
Y方向侧这样朝向光出射面的端部或外侧的一侧称作侧方或侧面侧。此外,在各图中,基本上对与其他附图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但是,有时为了说明不同的特征而标注不同的标号。
[0045]《1》实施方式1
[0046]《1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具有:框架形成部,其设置于具有光出射面的发光面板的端部和所述发光面板的周围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具有亮部区域和暗部区域;光源,其发出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以及光量调整部,其使从所述光源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所述暗部区域朝向面向所述光出射面的空间的光的强度比从所述亮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弱,或者使从所述光源入射到所述框架形成部的光中的、从所述亮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比从所述暗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强度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包含第1光透射扩散部件,该第1光透射扩散部件设置于比所述光量调整部接近所述空间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形成部包含设置所述亮部区域和所述暗部区域的框状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框状部件具有透光性部件,在设所述框状部件的面中的朝向所述空间的一侧为正侧,设所述正侧的相反侧为反侧时,所述光源被配置成从所述框状部件的反侧入射光,所述光量调整部包含第1光限制部件,该第1光限制部件配置于所述暗部区域或直到从所述光源出射的光入射到所述框状部件的背表面而从所述框状部件的前表面作为朝向所述空间的光出射为止的光路上的与所述暗部区域对应的区域,吸收或反射入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限制部件是如下的遮蔽件:遮挡通过所述框状部件向所述空间行进的光的一部分,由此减少从所述暗部区域朝向所述空间的光的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透光性部件构成为,至少在包含所述亮部区域或所述暗部区域的区域中,随着远离所述光出射面而厚度增加,所述遮蔽件设置于所述透光性部件的反侧。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遮蔽件构成为,透光率在面内不同,所述暗部区域与所述亮部区域的边界部的透光率随着远离所述光出射面而变高。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遮蔽件构成为,透光率在面内不同,与所述亮部区域的透光率相比,所述暗部区域的透光率较低。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具有第1光偏转部件,该第1光偏转部件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偏转而引导至所述框状部件,所述第1光偏转部件包含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而引导至所述框状部件的光反射部件或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反射和扩散而引导至所述框状部件的光反射扩散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1光偏转部件还包含光透射扩散部件,该光透射扩散部件设置于所述光反射部件或所述光反射扩散部件与所述框状部件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具有导光部,该导光部引导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并使其散射,所述导光部构成为,与所述框状部件之间的距离越远的区域,则出射越多的散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垣觉藤井佑辅山崎遥桑田宗晴小岛邦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