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2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4
一种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包括:一桥式整流器、一第一电容器、一变压器、一功率切换器、一输出级电路、一反馈补偿电路、一脉冲宽度调制集成电路、一放电电路,以及一控制器。桥式整流器是根据一第一输入电位和一第二输入电位来产生一整流电位。变压器包括一主线圈和一副线圈,其中主线圈用于接收整流电位,而副线圈用于产生一感应电位。输出级电路是根据感应电位和一第一控制电位来产生一输出电位。控制器是根据输出电位来产生该第一控制电位和一第二控制电位。放电电路是根据第二控制电位来选择性地降低输出电位的电位位准。选择性地降低输出电位的电位位准。选择性地降低输出电位的电位位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充电装置通常须先与电子装置作沟通,然后再对电子装置执行充电操作。然而,在充电装置与电子装置进行沟通之前,常因电子装置不符合安全输入标准而造成沟通及充电操作双双失败,此将降低充电装置的可靠度。有鉴于此,势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克服传统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包括:一桥式整流器,根据一第一输入电位和一第二输入电位来产生一整流电位;一第一电容器,存储该整流电位;一变压器,包括一主线圈和一副线圈,其中该主线圈用于接收该整流电位,而该副线圈用于产生一感应电位;一功率切换器,选择性地将该主线圈耦接至大地;一输出级电路,根据该感应电位和一第一控制电位来产生一输出电位;一反馈补偿电路,耦接至该输出级电路,并产生一反馈电位,其中该反馈补偿电路包括一线性光耦合器和一稳压器;一脉冲宽度调制集成电路,根据该反馈电位来产生一脉冲宽度调制电位;一控制器,监控该输出电位,并根据该输出电位来产生该第一控制电位和一第二控制电位;以及一放电电路,根据该第二控制电位来选择性地降低该输出电位的电位位准。
附图说明
[0004]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0005]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供应器的示意图。
[0006]图3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的示意图。
[0007]图4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08]图5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的电位波形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
[0010]100,200:充电装置
[0011]110,210:桥式整流器
[0012]120,220:变压器
[0013]121,221:主线圈
[0014]122,222:副线圈
[0015]130,230:功率切换器
[0016]140,240:输出级电路
[0017]150,250:反馈补偿电路
[0018]152,252:线性光耦合器
[0019]154,254:稳压器
[0020]160,260:脉冲宽度调制集成电路
[0021]170,270:放电电路
[0022]180,280:控制器
[0023]190,290:大地
[0024]282:比较器
[0025]284:计时器
[0026]286:驱动器
[0027]400:电子装置
[0028]401:电子装置的供应端
[0029]402:电子装置的接地端
[0030]403:电子装置的CC脚位
[0031]410:电力输送集成电路
[0032]C1:第一电容器
[0033]C2:第二电容器
[0034]C3:第三电容器
[0035]C4:第四电容器
[0036]C5:第五电容器
[0037]C6:第六电容器
[0038]D1:第一二极管
[0039]D2:第二二极管
[0040]D3:第三二极管
[0041]D4:第四二极管
[0042]D5:第五二极管
[0043]DL:发光二极管
[0044]L1:电感器
[0045]M1:第一晶体管
[0046]M2:第二晶体管
[0047]M3:第三晶体管
[0048]M4:第四晶体管
[0049]M5:第五晶体管
[0050]N1:第一节点
[0051]N2:第二节点
[0052]N3:第三节点
[0053]N4:第四节点
[0054]N5:第五节点
[0055]N6:第六节点
[0056]N7:第七节点
[0057]N8:第八节点
[0058]N9:第九节点
[0059]N10:第十节点
[0060]NIN1:第一输入节点
[0061]NIN2:第二输入节点
[0062]NOUT:输出节点
[0063]Q1:双载子接面晶体管
[0064]R1:第一电阻器
[0065]R2:第二电阻器
[0066]R3:第三电阻器
[0067]TD:既定时间
[0068]VA:时脉电位
[0069]VC1:第一控制电位
[0070]VC2:第二控制电位
[0071]VCC:通信电位
[0072]VF:反馈电位
[0073]VIN1:第一输入电位
[0074]VIN2:第二输入电位
[0075]VM:脉冲宽度调制电位
[0076]VOUT:输出电位
[0077]VR:整流电位
[0078]VREF:参考电位
[0079]VS:感应电位
[0080]VSS:接地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81]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82]在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性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0083]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100的示意图。充电装置100可支援电力输送(Power Delivery,PD),并可提供电力给一电子装置,例如:一智能手机、一平板电脑,或是一笔记本电脑。如图1所示,充电装置100包括:一桥式整流器110、一第一电容器
C1、一变压器120、一功率切换器130、一输出级电路140、一反馈补偿电路150、一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60、一放电电路170,以及一控制器180。必须理解的是,虽然未显示于图1中,但充电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处理器、一显示器、一触控模块、一供电模块,或(且)一外壳。
[0084]桥式整流器110是根据一第一输入电位VIN1和一第二输入电位VIN2来产生一整流电位VR。第一输入电位VIN1和第二输入电位V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援电力输送的充电装置,包括:一桥式整流器,根据一第一输入电位和一第二输入电位来产生一整流电位;一第一电容器,存储该整流电位;一变压器,包括一主线圈和一副线圈,其中该主线圈用于接收该整流电位,而该副线圈用于产生一感应电位;一功率切换器,选择性地将该主线圈耦接至大地;一输出级电路,根据该感应电位和一第一控制电位来产生一输出电位;一反馈补偿电路,耦接至该输出级电路,并产生一反馈电位,其中该反馈补偿电路包括一线性光耦合器和一稳压器;一脉冲宽度调制集成电路,根据该反馈电位来产生一脉冲宽度调制电位;一控制器,监控该输出电位,并根据该输出电位来产生该第一控制电位和一第二控制电位;以及一放电电路,根据该第二控制电位来选择性地降低该输出电位的电位位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该桥式整流器包括:一第一二极管,具有一阳极和一阴极,其中该第一二极管的该阳极耦接至一第一输入节点以接收该第一输入电位,而该第一二极管的该阴极耦接至一第一节点以输出该整流电位;一第二二极管,具有一阳极和一阴极,其中该第二二极管的该阳极耦接至该大地,而该第二二极管的该阴极耦接至该第一输入节点;一第三二极管,具有一阳极和一阴极,其中该第三二极管的该阳极耦接至一第二输入节点以接收该第二输入电位,而该第三二极管的该阴极耦接至该第一节点;以及一第四二极管,具有一阳极和一阴极,其中该第四二极管的该阳极耦接至该大地,而该第四二极管的该阴极耦接至该第二输入节点;其中该第一电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节点,而该第一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大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该主线圈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主线圈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一节点以接收该整流电位,该主线圈的该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节点,该功率切换器是根据该脉冲宽度调制电位来选择性地将该第二节点耦接至该大地,该副线圈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副线圈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一第三节点以输出该感应电位,而该副线圈的该第二端耦一接地电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该输出级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时脉电位,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一第四节点,而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三节点以接收该感应电位;一第二电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第四节点,而该第二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控制端、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电位,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至一输出节点以输出该输出电位,而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第四节点;以及
一第三电容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三电容器的该第一端耦接至该输出节点,而该第三电容器的该第二端耦接至该接地电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该线性光耦合器包括一发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子增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