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管和使用放电管的闪光装置和照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10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放电管既能承受大的电输入又能小型化。该放电管实现了小型照相用闪频装置和照相用相机。该放电管包括: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分别设置在玻璃壳中的两端的一对主电极和形成在玻璃壳的外表面上的触发电极、以及在玻璃壳的内面上形成的由壁厚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硅组成的覆盖膜。在主电极之间输入以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照相摄影用的人工光源使用的放电管,特别是涉及相对用于发光的电输入的耐久性优良的放电管和用该放电管的闪光装置和照相机。
技术介绍
内装在照相摄影用的闪光装置或照相机内等作为人工光源使用的放电管为了具有便携性而要求发光量大。该放电管在玻璃管的两端密封阳极和阴极的一对主电极的玻璃壳内封入稀有气体,并通过把电输入供给该一对主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发光。众所周知,电输入越大,该发光量越大,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也可以通过使玻璃壳变小使电输入变大。然而在相对玻璃壳的电输入上是有限度的,一旦施加超过限度的输入因玻璃壳在非常少的发生次数下就发生裂纹或破裂,所以不能施加超过需要的电输入。作为通过提高该玻璃壳的强度增加对电输入的耐久性的放电管可以参看日本特许的特开昭62-206761号公报。该放电管具有在玻璃壳内表面上形成的二氧化硅薄膜,因此,虽然不使用特别高强度的石英管也能提高相对用于发光的电输入的玻璃壳的强度。然而,对输入放电管的电输入强度而言,考虑各种因素后只简单地通过在玻璃壳内表面上形成二氧化硅薄膜,是不能得到用于提高玻璃壳强度的放电管的。另外,最近的放电管要求小型化,如果使玻璃壳的强度提高,当然能使放电管小型化,还能使装入该放电管使用的照相用闪光装置和照相机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放电管既能耐大的电输入,也能小型化。该放电管实现了小型照相用闪光装置和照相用照相机。该放电管包括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分别设置在玻璃壳中两端上的一对主电极和形成在玻璃壳的外表面上的触发电极、以及形成在玻璃壳的内面上的由壁厚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硅组成的覆盖膜。在主电极上输入以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局部放大剖面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主电极的局部放大剖面4是表示用于形成在实施方式的放电管内面上的保护覆盖膜的涂敷硅烷醇溶液的覆盖膜的方法的剖面5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的发光试验电路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放电管与现有技术的放电管的性能比较试验的放电管概略图。图7是装入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的反射伞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闪光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照相机的立体图。图10是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放电管的剖面图。图11是在图10中所示的放电管的11-11线的纵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放电管的剖面图。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放电管的13-13线的纵剖视图。图14A是表示就实施方式5的放电管在玻璃管内表面上形成触发电极的方法的剖面图。图14B是表示就实施方式5的放电管在玻璃管内表面上形成触发电极的导电覆盖膜和二氧化硅的保护覆盖膜的方法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放电管的剖面图。放电管包括由硼硅酸硬质玻璃制成的玻璃壳1和密封在玻璃壳两端部上的主电极2、3。主电极2是连接在后述的供给发光能量主放电电容器的低压侧上的阴极,由金属体4和烧结体5构成。主电极3是在连接在上述主放电电容器高压侧上的阳极。金属体4密封在玻璃壳1的端部上构成主电极2并是用于发光的电功率输入的导入线。烧结金属体5通过铆接或焊接等安装在定位在玻璃壳1内的金属体4的前端部上构成电极2,焊珠玻璃6将金属体4密封在玻璃壳1的端部上,焊珠玻璃7将构成主电极的金属体3密封在玻璃壳的端部上,所述主电极同时是密封在玻璃壳1的端部上输入用于发光的电功率的导线。形成在玻璃壳1内的透光性良好的二氧化硅的保护覆盖膜8如图2所示,在玻璃壳1的内面上涂成薄层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在玻璃壳的内部9封入规定量的例如氙气的稀有气体。用于激励放电管放电的高压触发电压供给触发电极,该触发电极由公知的锡或铟等氧化金属组成的透明的覆盖膜形成。构成主电极2烧结金属体5通过将例如钽和铌的细粉末的混合金属粉末加压成形后在1500℃程度的高温下烧制成。金属体4也可是钨或钴等单一金属,但也可如图3所示那样,用作为高融点金属钨形成定位在玻璃壳1内的部分11,使向玻璃壳外突出通过焊接镍等容易加工的金属与施加电功率的金属体12接合。主电极3也可以用接合钨和钴等的单一金属或如图3所示那样的钨和镍的金属体构成。下面参照图4说明由以上构成制成的放电管的保护覆盖膜8的形成方法。首先将玻璃管15的一端浸渍在已放入混合溶液14的容器13中的硅烷醇溶液14中,所述混合溶液14是已放入在容器13中的硅烷醇、甲醇、醋酸乙酯、乙醇等的混合溶液。通过连接在玻璃管15的另一端上的图中未示出的真空泵将硅烷醇溶液沿箭头方向吸引,使硅烷醇溶液14一直上升到除去密封主电极2、3中任一个的主电极的部分的规定位置,在玻璃管15的内面上涂敷硅烷醇溶液14。然后把玻璃管15从溶液中取出,如果排除玻璃管15内部的硅烷醇溶液,则就在玻璃管内表面上形成变成二氧化硅的保护覆盖膜的硅烷醇溶液的涂敷膜(以下称为硅烷醇覆盖膜)。在表1中示出了硅烷醇溶液的一例。表1 因为浸渍在硅烷醇溶液中的玻璃管15的下端部分是密封在另一主电极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将该部分保护覆盖膜除去,在密封该另一主电极的上述下端的覆盖膜形成不要部分上的硅烷醇覆盖膜除去方法可以用刷子擦掉,也可以用下述方法除去。在硅烷醇覆盖膜涂敷后使空气或氮气流入玻璃管内,使硅烷醇干燥后,将玻璃管的涂敷覆盖膜不要部分浸渍在例如作为硅烷醇覆盖膜除去剂的氢氧化钠的30%水溶液或氢氧化钙30%水溶液或氟化氢酸2%水溶液中短时间例如数秒程度。或者在硅烷醇覆盖膜干燥后在约为150℃的温度下定位烧制硅烷醇覆盖膜后,将上述不要的覆盖膜部分浸渍在氟化氢酸5%水溶液或氟化铵的10%水溶液中短时间例如2至5秒程度除去,再用水洗该覆盖膜除去部分。如上所述那样做,在除去硅烷醇覆盖膜的不要部分后,将玻璃管15放入容器内,使其慢慢上升到150℃并维持在第一阶段的除去硅烷醇覆盖膜的不要部分后,将玻璃管15放入容器内,使其慢慢上升到150℃的温度15分至30分程度,然后,接着使其慢慢上升到第二阶段的约300℃,并在维持300℃的温度15分至30分的程度后,使其慢慢上升到第三阶段的约600℃至650℃的高温。如果维持600℃至650℃的温度例如约30分程度,就通过烧制二氧化硅覆盖膜在玻璃管上形成保护覆盖膜。这样一来,使温度低温至高温分阶段地上升,最好通过维持第一至第三阶段的温度数十分钟,制成保护覆盖膜8。在把玻璃管突然放入高温例如650℃的高温容器中烧制因在硅烷醇覆盖膜上产生细裂纹而不是优选的。保护覆盖膜8的分阶段的烧制温度和在各阶段维持时间可以根据硅烷醇覆盖膜的厚度适当调整。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硅保护覆盖膜8的厚度,可以通过例如改变硅烷醇溶液的浓度或调整在硅烷醇覆盖膜涂敷后从玻璃管排出的硅烷醇溶液的排出速度。硅烷醇覆盖膜的涂敷也可以通过结合管预先连接图中未示出的固定保持的玻璃管和已装入硅烷醇的容器,通过使硅烷醇溶液的容器上下动来使玻璃管内的硅烷醇溶液上下涂敷在玻璃管上。在这样形成有二氧化硅保护覆盖膜的玻璃管15的外表面上形成例如由透明的锡或铟等的氧化金属的公知的透明导电性覆盖膜制成的触发电极10。然后在玻璃管15的两端部上密封上述的主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管,包括:    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    分别设置在上述玻璃壳中两端上的一对主电极,    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外表面上的触发电极,    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内表面上的由厚度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硅组成的覆盖膜;    在上述主电极之间输入以上述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2-19 041351/01;JP 2001-8-9 242886/01;JP 201.一种放电管,包括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分别设置在上述玻璃壳中两端上的一对主电极,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外表面上的触发电极,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内表面上的由厚度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硅组成的覆盖膜;在上述主电极之间输入以上述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2.一种放电管,包括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分别设置在上述玻璃壳中两端上的一对主电极,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外表面上的触发电极,覆盖上述触发电极的外表面形成的由厚度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硅组成的覆盖膜;在上述主电极之间输入以上述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3.一种放电管,包括封入有稀有气体的和壁厚为0.2mm至0.6mm的玻璃壳,分别设置在上述玻璃壳中两端上的一对主电极,形成在上述玻璃壳的内表面上的触发电极,覆盖上述触发电极形成的由壁厚为0.05μm至0.11μm的二氧化碳组成的覆盖膜;在上述主电极之间输入以上述玻璃壳的内容积为基准的电功率0.90Ws/mm3以下的电功率。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膜的重量是0.35μg/mm2至0.60μg/mm2。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电极中至少一方包括至少一部分密封在上述玻璃壳内的钨金属体,连接在上述钨金属体上的镍金属体,定位在上述玻璃壳的内部和配置在上述钨金属体的前端上的烧结金属体。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膜通过在密封上述玻璃壳之前的玻璃管上形成硅烷醇覆盖膜,并且通过烧制上述硅烷醇覆盖膜形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膜通过使上述硅烷醇覆盖膜从第一温度到第二温度分阶段地上升烧结上述覆盖膜形成。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管,其特征在于上述覆盖膜通过使上述硅烷醇覆盖膜的密封上述玻璃壳的上述主电极的部分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济木博志大村文次高桥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照相照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