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09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该装置包括串接于油管上的井下振荡发声装置和与油套环空连通的地面污水处理结构,还包括并联设置于地面的气液注入结构和泄压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包括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还包括能缓冲回流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包括入口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泄压阀门,泄压管的出口连通能密封的放喷水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了油管的泄压结构及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保证更换解堵层位拆卸油管时油管内无压力,同时使更换油管时不用停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大大缩减施工时间,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振荡空化解堵技术原理如图5所示,通过泵车93、氮气车94向油井内油管91中注入高压气液混合流体,通过井下振荡发声装置8激发声波振荡、空化作用,对近井孔道及筛管堵塞物实施解堵,作用距离径向可达10m以上;堵塞物在负压作用下从油套环空92返排出井筒,流入污水水槽71内,再通过污水运输车73收集处理。
[0003]实际应用过程中解堵层位往往不止一点,此时,需要停下泵车与氮气车,污水槽继续放水以卸掉油管管柱中的压力,泄压5-10分钟后,由小修作业队上提或下放油管。虽然污水槽一端(即油套环空一端)可以放空油管内压力,但是由于井下振荡发生装置的存在,油管内大量氮气压力无法完全放空,当在井口拆卸油管时依旧存在解堵液喷溅现象,最高喷溅高度可达5-8米,为作业安全带来隐患。同时更换解堵层位后再次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使氮气与解堵液充分混合,需要在设计解堵时间外额外增加5-10分钟使重新启动的氮气车与泵车充分工作,保证气液混合充分。实际应用过程中更换解堵层位作业往往需要30分钟至1小时的时间,即存在安全隐患,又耗费大量时间。
[0004]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了油管的泄压结构及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保证更换解堵层位拆卸油管时油管内无压力,同时使更换油管时不用停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大大缩减施工时间,同时降低安全隐患。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包括串接于油管上的井下振荡发声装置和与油套环空连通的地面污水处理结构,还包括并联设置于地面的气液注入结构和泄压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包括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还包括能缓冲回流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包括入口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泄压阀门,泄压管的出口连通能密封的放喷水槽。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注入结构包括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注入阀门,所述注入阀门连通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所述注液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注水泵车、注水水槽和供水罐车,所述注水泵车与所述注入阀门连通,所述空循环结构包括连通注入阀门和注水水槽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循环阀门。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放喷水槽呈密封的中空壳体设置,所述中空
壳体的顶部设置排气孔。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包括三通接头,设定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油管连通,第二接口与泄压管的入口连通,第三接口与注入阀门连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通过软管与油管连通。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包括四通接头,设定四通接头的四个接口分别为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和第七接口,第四接口与注入阀门连通,第五接口与注气结构连通,第六接口与注水泵车连通,第七接口与循环管连通。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面污水处理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污水水槽、抽水泵车和污水运输车,所述污水水槽与油套环空连通。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气结构为氮气车。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解堵方法,正常解堵时,空循环结构和泄压结构关闭,通过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向油管内注入高压气液混合物,启动井下振荡发声装置激发声波振荡实施解堵,堵塞物在负压作用下从油套环空返排出井筒,流入地面污水处理结构;需要更换解堵层位时,先开启空循环结构,缓冲回流气液混合物,关闭注入阀门;开启泄压阀门,油管内带压气液混合物通过泄压管进入放喷水槽;油管泄压后,起下油管,完成解堵层位更换。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前述的解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a、正常解堵,井下振荡发声装置随油管下入解堵层位,关闭泄压阀门和循环阀门,打开注入阀门,通过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向油管内注入高压气液混合物,启动井下振荡发声装置激发声波振荡实施解堵,堵塞物在负压作用下从油套环空返排出井筒,流入地面污水处理结构;
[0017]步骤b、需要更换解堵层位时,先开启循环阀门,缓冲回流气液混合物,关闭注入阀门;开启泄压阀门,油管内带压气液混合物通过泄压管进入放喷水槽,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油管泄压,放喷水槽内无气液混合物流入后,起下油管,更换解堵层位;
[0018]步骤c、完成解堵层位更换后,关闭泄压阀门,打开注入阀门,启动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关闭循环阀门,进入下一正常解堵过程。
[0019]由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及解堵方法中,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加了油管的泄压结构及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在需要更换解堵层时,通过空循环结构和泄压结构对油管进行泄压,保证起下油管时油管内无压力;放喷水槽使用封闭结构设计,防止混合液飞溅出来污染地面;同时使更换油管时不用停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大大缩减施工时间,同时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其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液注入结构和空循环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泄压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地面污水处理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5:为现有技术的振荡空化解堵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0、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
[0030]1、气液注入结构;11、注气结构;12、注液结构;121、注水泵车;122、注水水槽;123、供水罐车;13、注入阀门;
[0031]2、空循环结构;21、循环管;22、循环阀门;
[0032]3、泄压结构;31、泄压管;32、泄压阀门;33、放喷水槽;331、排气孔;
[0033]4、三通接头;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43、第三接口;
[0034]5、软管;
[0035]6、四通接头;61、第四接口;62、第五接口;63、第六接口;64、第七接口;
[0036]7、地面污水处理结构;71、污水水槽;72、抽水泵车;73、污水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包括串接于油管上的井下振荡发声装置和与油套环空连通的地面污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设置于地面的气液注入结构和泄压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包括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所述气液注入结构还包括能缓冲回流气液混合物的空循环结构;所述泄压结构包括入口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置泄压阀门,泄压管的出口连通能密封的放喷水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注入结构包括与油管顶端连通的注入阀门,所述注入阀门连通注气结构和注液结构,所述注液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注水泵车、注水水槽和供水罐车,所述注水泵车与所述注入阀门连通,所述空循环结构包括连通注入阀门和注水水槽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置循环阀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喷水槽呈密封的中空壳体设置,所述中空壳体的顶部设置排气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接头,设定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分别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油管连通,第二接口与泄压管的入口连通,第三接口与注入阀门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的第一接口通过软管与油管连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油管泄压功能的振荡空化解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接头,设定四通接头的四个接口分别为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和第七接口,第四接口与注入阀门连通,第五接口与注气结构连通,第六接口与注水泵车连通,第七接口与循环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吴享远李红爽吴晓明张绮伦仇宇第蔡龙浩李立超杨杨刘晓静张津睿李博杨东升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