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平行设置在第透明衬底上第一电极,平行设置在第二衬底上的与第透明衬底相对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形成为与第一电极垂直;以及,在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凹部、并与凹部一起限定出放电室的档肋。第二电极是通过保持包括导电粒子的导电液体材料静止、并且沉积的导电粒子经热处理过程结合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在每一凹部内至少形成一个突起以将凹部分成多个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像素区的显示点被作得很小,由此使得图像的质量得以提高,其结构制作简单,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设备的费用,以及成品的成本明显降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其中等离子显示板适用于除高精度和高亮度外还需要双驱动的情形。
技术介绍
由于等离子显示板(PDP)能被作成大尺寸且具有高的图象质量,因此它受到了很大关注。典型的PDP包括一对彼此相对设置的透明衬底,多个以条状形式形成在两个衬底的其中一个的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多个以条状形式形成在两个衬底的其中另一个的内表面上的第二电极,形成在两个衬底之间的档肋(barrier ribs),以及由该档肋所形成的凹部所限定的放电室。具有此结构的PDP可实现灰阶的原色显示并具有良好的彩色实现及响应,而且花费相对低的成本就将其制造得很大。最近公开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地址电极被分为两部分,并且根据高精度、高亮度和双驱动的要求,将完全不同的数据信号输入到各个分开的电极。我们发现,需要的是一种改进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改进的PDP设计,其可在地址电极被分隔和地址电极没有被分隔的两种情形下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并且容易而且低成本地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驱动和双驱动的改进的显示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驱动和双驱动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改进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中实现了显示面的高图像质量,实现了结构的简化,以及实现了生产步骤的最小化,和生产设备费用的降低,并且降低了等离子显示板的总体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在除图像的高精度和高亮度外还需要双驱动的情形下,具有快速的响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单驱动PDP及其制造方法。该等离子显示板具有如下结构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多个平行设置于第一透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多个平行设置于与第一透明衬底相对的第二透明衬底的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垂直;多个其间具有凹部的档肋,凹部和档肋形成在第二透明衬底内,第二电极形成在凹部的底部,带有第二电极的凹部与凹部一起限定出放电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利用一种非常简单且花费较少的方法形成第二电极而不是对银片进行积淀、对光刻材料进行构图和显影并随后进行蚀刻以形成第二电极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倾注入凹部内的导电液体材料保持静止而形成第二电极。导电液体由导电微粒形成。可使用一种供应装置给导电液体材料供电以用导电液体材料填充凹部。当允许停留时,导电粒子聚集在凹部的底部。然后通过热处理过程使导电粒子结合为第二电极。合成的第二电极结构是一种接触凹部底部的电极,这样,第二电极的形状与凹部形状相一致,此处,第二电极设置在与第一电极相对的表面上。在如上构造的等离子显示板中,等离子生成区域内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差是一致的,这使得等离子放电差最小。从而,像素区内的显示点显著减小,并由此提高了总体显示质量。优选的是,从凹部的一预定位置到第二电极的一个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致。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电极设计,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基本保持一致,这样使得等离子放电差非常小。同时,像素区内的显示点显著减小,由此提高了总体显示质量。除第二电极的结构变化以及形成第二电极的方法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特征为就是在凹部之间的凹部侧壁的上端上形成有一液体排斥层。最好,该液体排斥层为二氧化硅。该液体排斥层确保在液体倾入凹部时,带有导电粒子的液体不会集中在凹部之间的隆起的顶部上。因为该结构不同,PDP制造方法的改变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对导电液体材料具有液体排斥性的液体排斥层。可以在形成凹部之前形成液体排斥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形成一种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结构。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每一凹部内至少形成一个突起,以将凹部分成多个用于双驱动或其他多驱动PDP的部分。该突起用于将第二电极与相邻的凹部电气隔离。突起高度是凹部高度的20%至10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凹部内具有突起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抗蚀膜,该抗蚀膜具有至少一个窄部分或切去部分,用于形成至少一个将凹部分成多个凹部的突起,该抗蚀膜形成在第二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利用该抗蚀膜在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部和突起,将包括导电粒子的导电液体材料供应给凹部;保持导电液体材料静止,从而使包含于其内的导电粒子沉积;以及,对导电粒子进行热处理,以在凹部的每一部分中形成第二电极。应该认识到,制造第一透明衬底的制造方法可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同。利用抗蚀膜形成将凹部分为多个部分的凹部和突起。将窄部分作为掩膜进行蚀刻,所蚀刻区域的深度小于使用掩膜蚀刻的其他蚀刻区域的深度,从而,使得形成的突起的深度小于凹部的深度。接下来,如上所述,将包括导电粒子的导电液体材料供应给凹部,然后保持该导电液体材料静止,以便沉积包含于其中的导电粒子。结果,导电粒子没有积聚在突起或肋上,导电液体也仅仅位于被突起分开的凹部部分内。因此,采用相对简化的过程(相比于光刻术)在凹部的每一区域内形成第二电极,从而使整个制造简化并且生产成本最小化。所需要的生产设备也较光刻术更简单,进而进一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详细描述,可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许多附加的优点,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2A至2F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形成凹部的顺序步骤的局部截面图。图3A至3C为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形成地址电极的顺序步骤的局部截面图。图4为用于描绘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灌浆填充过程的示意图。图5A至5B为描绘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形成介电层和荧光体层的顺序步骤的局部截面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7为沿图6中A-A线所作的截面图。图8为图6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背面玻璃衬底的平视图。图9A至9F为沿图6中B-B线所作的局部截面图,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形成具有突起的凹部的顺序步骤。图10A至10C为沿图6中线B-B所作的局部截面图,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形成地址电极的顺序步骤。图11A至11B为沿图6中B-B所作的局部截面图,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制造方法中,形成介电层和荧光体层的顺序步骤。图12为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中使用的光刻胶构图的平视图。图13为使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方法所获得的玻璃衬底的平视图。图14为沿图13中C-C线所作的截面图。图15为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修改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光刻胶的构图。图16为描绘在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修改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板中使用的光刻胶的构图的平面图。图17为一AC等离子显示板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18A至18D为描绘制造图17的等离子显示板的顺序步骤的局部截面图。图19为描绘用于AC等离子显示板的AC-PDP电极构图的一实施例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 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 多个平行设置在第透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 多个平行设置在第二透明衬底上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交; 多个形成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内的凹部,每个凹部对应于一个凹面,其中,相应的所述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多个凹部的底部,相邻凹部之间设置有脊部,每一脊部具有由斥水膜制成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8-2 226620/02;JP 2002-8-2 226621/02;KR 200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多个平行设置在第透明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多个平行设置在第二透明衬底上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交;多个形成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内的凹部,每个凹部对应于一个凹面,其中,相应的所述多个第二电极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多个凹部的底部,相邻凹部之间设置有脊部,每一脊部具有由斥水膜制成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具有平坦顶面的每个第二电极从每一凹部的第一点开始延伸至所述凹部的第二点,每一第二电极具有一凹底面,其与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之间的所述凹部的整个部分配合,在所述凹面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点,每一第二电极的所述凹底面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平顶面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每一第二电极具有平行于所述每一脊部顶面的平坦顶面,所述每一第二电极的顶面由所述凹部界定。4.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显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凹部内的荧光体材料,所述荧光体材料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顶部上。5.一种用于制造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凹部;给凹部提供包括导电粒子的导电液体材料;保持其上具有导电液体材料的透明衬底静止,使导电液体材料内的导电粒子沉积在每一凹部的底面;加热其上带有沉积的导电液体的透明衬底,由每一凹部底部上的沉积物形成位于每一凹部底部处的导电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在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液体排斥层,该液体排斥层相对于导电液体材料具有液体排斥性,在形成凹部前进行该液体排斥层的形成,在凹部形成后,在相邻凹部之间出现所述液体排斥层。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供应导电液体材料的过程中,在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沉积液体材料,从而用该导电液体材料填充凹部。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供应导电液体材料的过程中,采用供应装置提供导电液体材料,从而用导电液体材料填充凹部。9.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在凹部内形成的导电电极的顶部上的凹部内沉积荧光体材料的步骤。10.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透明衬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尾芳孝,山田幸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