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触点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9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触点继电器,包括底板、冷却机构和外壳;底板:其中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引脚,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上端设有NMOS管;冷却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冷却机构的上表面与NMOS管的下表面接触;外壳:卡接于底板的上端;其中:所述NMOS管前端左侧设置的栅极通过导线与中部的引脚电连接,NMOS管前端中部设置的源极与左侧的引脚电连接,NMOS管前端右侧设置的漏极与右侧的引脚电连接,该触点继电器,可以使继电器进行无接触式的控制设备开闭,使继电器可以无限次数的开闭,NMOS管在工作时能够快速散热,NMOS管工作更加稳定,便于内部结构的维护更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触点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控制
,具体为无触点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大型车对散热要求比较高,希望用大风机进行排风散热,对于风机的大风机的开闭调控通常使用继电器控制,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继电器原理是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下磁力产生和消失的现象,来控制高电压高电流的另一电路的开合,它的出现使得电路的远程控制和保护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而电磁铁的频繁吸合动作会导致继电器触点黏连,从而造成控制系统失效,且内部元件不便于维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触点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无触点继电器,可以使继电器进行无接触式的控制设备开闭,使继电器可以无限次数的开闭,NMOS管在工作时能够快速散热,NMOS管工作更加稳定,方便外壳的安装拆卸,便于内部结构的维护更换,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触点继电器,包括底板、冷却机构和外壳;
[0005]底板:其中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引脚,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上端设有NMOS管;
[0006]冷却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冷却机构的上表面与NMOS管的下表面接触;
[0007]外壳:卡接于底板的上端;
[0008]其中:所述NMOS管前端左侧设置的栅极通过导线与中部的引脚电连接,NMOS管前端中部设置的源极与左侧的引脚电连接,NMOS管前端右侧设置的漏极与右侧的引脚电连接,可以使继电器进行无接触式的控制设备开闭,使继电器可以无限次数的开闭,NMOS管在工作时能够快速散热,NMOS管工作更加稳定,方便外壳的安装拆卸,便于内部结构的维护更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导热板、密封槽板和导热棒,所述密封槽板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密封槽板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导热棒,导热棒的下端均延伸至密封槽板的内部,导热棒的上端均与导热板固定连接,导热板的上表面与NMOS管的下表面接触,密封槽板的内部填充有纯水冷却液,保证NMOS管工作时散热更加高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与密封槽板对应的第二散热槽,方便密封槽板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导热压板,导热压板中部与NMOS管的间隙处填充有散热硅脂,热压板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导热鳍片,对NMOS管起到固定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后侧面均匀设置有与热压板对应的第一散热槽,方便导热鳍片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槽的后侧面边缘处均设置有挡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表面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右侧面设置有直角卡条,底板上表面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前后侧面均设置有锥形卡条,外壳的前后内壁和右侧内壁均设置有限位卡条,右侧的限位卡条直角卡条配合卡接,前后侧面的限位卡条与同侧的锥形卡条配合卡接,外壳的前后侧面左端通过螺钉与底板上表面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固定连接,方便外壳的安装拆卸,便于内部结构的维护更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无触点继电器,具有以下好处:
[0016]1、将左右两侧的引脚分别通过导线与外部用电设备连接,中部的引脚与外部供电单元连接,当中部的引脚没有施加电压时,N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为断开状态,此时外部用电设备不通电,当外部对中部的引脚施加一定的电压时,NMOS管的源极和漏极导通,此时外部用电设备通电工作,从而进行无接触式的控制设备开闭,可以使继电器可以无限次数的开闭。
[0017]2、NMOS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导热压板上端的导热鳍片散发,并通过第一散热槽与外部空气换热,挡板可以防止外部杂物通过第一散热槽进入外壳的内部,导热压板与NMOS管之间的散热硅脂可以加快导热压板与NMOS管之间的热传递,同时导热压板还对NMOS管起到固定作用
[0018]3、外壳安装时,将外壳右端的限位卡条与直角卡条错位,然后将外壳向下按压,时使前后两侧的限位卡条与同侧的锥形卡条卡接,再将外壳向左推动,使右端的限位卡条与直角卡条卡接,此时使用螺钉将外壳的左端与底板上表面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固定,对外壳进行固定,方便外壳的安装拆卸,便于内部结构的维护更换。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外壳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冷却机构、21导热板、22密封槽板、23导热棒、3安装底座、4NMOS管、41栅极、42源极、43漏极、5引脚、6导热压板、61导热鳍片、7外壳、8直角卡条、9锥形卡条、10限位卡条、11第一散热槽、12挡板、13第二散热槽、14散热硅脂、1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无触点继电器,包括底板1、冷却机构2和外壳7;
[0026]底板1:其中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引脚5,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底座3,为上方结构提供安装场所,安装底座3的上端设有NMOS管4,方便控制电路的开闭;
[0027]冷却机构2: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冷却机构2的上表面与NMOS管4的下表面接触,冷却机构2包括导热板21、密封槽板22和导热棒23,密封槽板22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密封槽板22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导热棒23,导热棒23的下端均延伸至密封槽板22的内部,导热棒23的上端均与导热板21固定连接,导热板21的上表面与NMOS管4的下表面接触,密封槽板22的内部填充有纯水冷却液,底板1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与密封槽板22对应的第二散热槽13,导热板21与NMOS管4之间产生热传递,并通过导热棒23将热量输送至密封槽板22的内部,密封槽板22内部的纯水冷却液对导热棒23进行降温,第二散热槽13方便密封槽板22与外部空气换热,方便NMOS管4的散热;
[0028]外壳7:卡接于底板1的上端,底板1上表面边缘处设置的凸起右侧面设置有直角卡条8,底板1上表面边缘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冷却机构(2)和外壳(7);底板(1):其中部分别设置有三个引脚(5),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安装底座(3),安装底座(3)的上端设有NMOS管(4);冷却机构(2):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冷却机构(2)的上表面与NMOS管(4)的下表面接触;外壳(7):卡接于底板(1)的上端;其中:所述NMOS管(4)前端左侧设置的栅极(41)通过导线与中部的引脚(5)电连接,NMOS管(4)前端中部设置的源极(42)与左侧的引脚(5)电连接,NMOS管(4)前端右侧设置的漏极(43)与右侧的引脚(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触点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导热板(21)、密封槽板(22)和导热棒(23),所述密封槽板(22)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密封槽板(22)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导热棒(23),导热棒(23)的下端均延伸至密封槽板(22)的内部,导热棒(23)的上端均与导热板(21)固定连接,导热板(21)的上表面与NMOS管(4)的下表面接触,密封槽板(22)的内部填充有纯水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振华王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庆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