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75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减少太阳能电池片出现隐裂的几率,提高良率。该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焊接面、侧面和用于与焊带至少部分接触的至少一个过渡面。焊接面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电极;过渡面靠近连接电极的端部设置,焊接面通过过渡面与侧面连接。过渡面与焊接面相交,且过渡面的投影位于焊接面的延伸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用于制作光伏组件。组件。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的制作包括制作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互连焊接、组件组装以及层压等过程。在太阳能电池片互连焊接过程中,焊带连接太阳能电池片以形成电池串。
[0003]太阳能电池片与焊带焊接时,由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边沿为直角,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导致太阳电池片出现隐裂等问题,降低太阳能电池片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以减少太阳能电池片出现隐裂的几率,提高良率。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焊接面、侧面和用于与焊带至少部分接触的至少一个过渡面。焊接面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电极;过渡面靠近连接电极的端部设置,焊接面通过过渡面与侧面连接。过渡面与焊接面相交,且过渡面的投影位于焊接面的延伸方向上。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太阳能电池片具有连接焊接面和侧面的过渡面,且该过渡面靠近焊接面上的连接电极的端部设置,过渡面与焊接面相交,过渡面的投影位于焊接面的延伸方向上。当两个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焊带互连时,焊带的第一段焊接在第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焊接面的连接电极上,焊带的第二段经过连接电极端部的过渡面以及两个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空隙,焊带的第三段焊接在第二个太阳能电池片的焊接面的连接电极上。在此过程中,焊带的第二段,也就是焊带的非焊接部分处于倾斜状态。而靠近连接电极的端部且与焊接面相交的过渡面,相对于焊接面也处于倾斜状态,可以为过渡面提供缓冲空间。焊带经过过渡面时,过渡面为焊带提供缓冲空间的同时,过渡面与焊接面相交的边以及过渡面与侧面相交的边与焊带接触,或者过渡面的表面与焊带相接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焊带与太阳能电池片的棱边接触,本技术中焊带与过渡面至少两处线接触。可见,过渡面的设置,可以为焊带提供缓冲空间并增加焊带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处的接触面积,降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处单位面积内的应力,继而可以降低互连焊接过程中太阳能电池片隐裂的风险,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良率和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0007]另外,太阳能电池片上过渡面的设置,相比于棱边的设计,过渡面面积较大,有利于应力分散,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片内应力和焊接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太阳能电池片隐裂的风险。
[000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过渡面为平面,过渡面与焊接面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与焊接面相接触的焊带的表面通常为平面。当过渡面为平面时,可以较方便的实现面面接触。
[000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过渡面为弧面,弧面与焊接面相切。当弧面为向内凸起的
弧面时,该过渡面的两个棱边可以与焊带相接触,使得焊带与过渡面之间具有两处线接触。当过渡面为外凸的弧面时,焊带与过渡面可以较好的实现面面接触,进一步增大焊带与过渡面的接触面积。并且,焊带与外凸的过渡面接触时,焊带可以具有较平缓的弯折和形变,从而可以减少焊带与过渡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当弧面与焊接面相切时,可以实现焊带的平直段与弯折段之间的平缓过渡,进而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另外,该外凸的弧面可以使太阳能电池片在边缘处的形状突变较小,能够更好的分散内应力和焊接应力。
[001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弧面的弧度为110
°
~160
°
。具有该弧度的过渡面,太阳能电池片在此处的形变较平缓,可以较好的分散应力。
[001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过渡面的跨度为0.1mm~0.7mm,过渡面的跨度方向与连接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过渡面的高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5μm,过渡面的高度方向垂直焊接面。此时,过渡面的高度较小,可以避免高度过大时对太阳能电池片造成多大的损伤,确保太阳能电池片的质量和性能。
[001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过渡面的数量与连接电极的数量相同,每个过渡面靠近相应连接电极的端部。此时,仅在太阳能电池片对应连接电极的位置设置过渡面,可以减少对太阳能电池片的切割等处理,进而可以减少对电池片的损伤。
[001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焊接面为太阳能电池片的向光面或背光面。
[001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片为整片电池片或切片电池片。对于切片电池片,切割处理严重影响切片电池片的机械性能,容易因应力集中导致切片电池片裂片或隐裂。而过渡面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分散内应力和焊接应力,提高切片电池片的良率。
[001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位于过渡面上的金属层。当过渡面通过切割等去除工艺形成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边缘处时,金属层覆盖在过渡面上,可以避免焊带与具有损伤的过渡面直接接触。此时,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与过渡面的硅形成合金,优化过渡面的表面接触性能,提高焊接性能。
[00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具有切割区域和至少一个连接电极形成部,至少一个连接电极形成部位于切割区域的两侧。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包括位于切割区域的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靠近相应连接电极形成部的端部。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上述太阳能电池片切割后形成切片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包括位于切割区域的至少一个凹槽,每个凹槽靠近相应连接电极形成部的端部。在切割区域中,贯穿凹槽切割后,可以获得上述具有过渡面的切片电池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描述的具有过渡面的切片电池片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1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凹槽的槽口呈椭圆状,凹槽的槽口的最大直径为0.5mm~1.5mm。此时,凹槽的开口尺寸与连接电极的宽度、焊带尺寸相适应,可以确保焊带与凹槽切割后的过渡面能够实现较好的接触。并且,凹槽的开口相对较小,可以避免过度开槽对太阳能电池片的损伤。
[002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凹槽为V型槽,凹槽的内壁为平面或弧面。此时,内壁为平面或弧面的凹槽被切割后,可以形成平面或弧面的过渡面。
[002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沿着连接电极形成部的延伸方向,凹槽的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凹槽的深度大于0且小于0.5μm。此时,渐变的凹槽深度,可以使开设的凹槽为V型槽。
[002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凹槽位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向光面或背光面。和/或,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位于凹槽的内壁的金属层。
[00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该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太阳能电池片。
[0024]第三方面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个太阳能电池片的焊带,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片互连时,一个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的焊接面与另一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具有焊接面、侧面和用于与焊带至少部分接触的至少一个过渡面;所述焊接面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电极;所述过渡面靠近所述连接电极的端部设置,所述焊接面通过所述过渡面与所述侧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与所述焊接面相交,且所述过渡面的投影位于所述焊接面的延伸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为平面,所述过渡面与所述焊接面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为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焊接面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的弧度为110
°
~16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跨度为0.1mm~0.7mm,所述过渡面的跨度方向与所述连接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和/或,所述过渡面的高度大于0且小于0.25μm,所述过渡面的高度方向垂直所述焊接面。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的数量与所述连接电极的数量相同,每个所述过渡面靠近相应所述连接电极的端部;和/或,所述焊接面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向光面或背光面;和/或,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整片电池片或切片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盼吕俊朱琛陈健生杨飞申品文张世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