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柜用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62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柜用门锁,包括外壳、前锁体、后锁体、螺杆,所述外壳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外壳的前端处的孔径更大而形成阶面,前锁体的锁孔由凸出于前锁体的前端端面、处于同一虚拟圆上的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和弧形凸起三形成,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对称设置,弧形凸起三位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之间的间隙之中,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小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锁孔结构,采用非中心对称式设计,提高了锁孔的复杂度、增强了该锁孔的防盗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孔设计相比于现有锁孔结构,加工难度上并未提高,故可直接推广生产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柜用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柜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柜用门锁。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电气柜的柜门与柜体之间需用门锁锁住。电气柜中常使用直转式门锁,包括有外壳、穿设于外壳内的锁芯,锁芯分为从外壳前侧穿入的前锁体和于外壳后端进入与前锁体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后锁体。在该结构中,外壳上设有限位平面与锁芯上的限位平面相配合,造成锁芯与外壳之间的相对转动平面严重磨损。并且现有锁芯中的锁孔采用一对间隔对称设置的凸起结构形成,极容易被剪刀等类似物解锁,防盗效果差。
[0003]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柜用门锁,提高电气柜门锁的防盗性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气柜用门锁防盗效果差的问题,提高电气柜的使用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电气柜用门锁结构如下:包括外壳,前锁体、后锁体、螺杆,所述外壳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外壳的前端处的孔径更大而形成阶面,所述前锁体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的通孔相适应并从前端进入、装配于外壳中;所述前锁体的锁孔由凸出于前锁体的前端端面设置的处于同一虚拟圆上的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和弧形凸起三形成,其中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弧形凸起三位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之间的间隙之中,所述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小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长度。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中心对称式的锁孔结构,对比于现有技术,剪刀等片状物体直接作用并转动锁孔,提高了防盗效果。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弧形凸起三的中心设有一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表面以颜料涂覆,以便于在装配过程中对准并能为解锁装置的解锁提供提示。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以其所在虚拟圆为参考,所述弧形凸起一与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之间的夹角为30
°
~35
°
。该夹角下,弧形凸起一与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之间的间隙适中,大于现有技术的间隙既难以使用片状物卡入其中转动前锁体,又可避免转动所需的扭力过大、适于与其适配的解锁装置转动前锁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对应的夹角为70
°
~90
°
,从而使弧形凸起二与弧形凸起三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提升解锁装置适配的难度,增强防盗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阶面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为同一虚拟圆的1/4;所述前锁体的后端端面上设有一对凸起分别与弧形凹槽接触配合,所述凸起的厚度大于所述弧形凹槽的槽深。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既限制了前锁体与后锁体的转动范围(90
°
),也使前锁体同外壳间隙相对,大大减少了前锁体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摩擦、从而减少磨损。并且,弧形凹槽以及与其适配的凸起,还可使装配于外壳中的前锁体与外壳同轴装配,避免装配偏移,降低装配难度、提高产品的装配精度和实用性。
[0012]为降低后锁体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后锁体的前端端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外壳的后端端面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长度大于限位凹槽的槽深而使后锁体的前端端面与外壳的后端端面间隙相对。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后锁体的前端端面边沿垂直设有裙边,所述裙边采用镂空结构,其端部端面抵触于外壳的后端端面上;或者,所述裙边的端部端面与外壳的后端端面之间也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限位凹槽结构相同的限位结构。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裙边在外同壳体配合、限位凹槽在内与壳体配合,使后锁体与壳体形成内、外双接触的稳定配合结构,既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也降低了后锁体与外壳之间的摩擦。
[0015]为进一步减少摩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部呈圆弧状。
[0016]为便于装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前锁体与后锁体的交界处处于外壳内;所述前锁体与后锁体之间凹凸配合,该凹凸同所述弧形凸起三的中心处于同一轴向的直线上。装配时,通过上述凹凸配合,可以确保前锁体与后锁体对应安装且能够有效防止在螺杆拧紧固定二者的过程中,前锁体与后锁体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避免因此导致的后锁体后端端部上的锁杆位置偏移情形。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一、本技术改善了锁孔结构,采用非中心对称式设计,提高了锁孔的复杂度、增强了该锁孔的防盗效果。本技术锁孔设计相比于现有锁孔结构,加工难度上并未提高,故可直接推广生产使用。
[0019]二、本技术进一步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间隙配合,大大减少了外壳与前锁体、后锁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有效降低由于前锁体、后锁体与外壳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造成的磨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0020]三、本技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适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外壳俯视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 中的D

D剖视图。
[0026]图6为图5 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外壳,2—前锁体,3—后锁体,4—螺杆,5—螺母;
[0028]101—轴向通孔,110—阶面,111—弧形凹槽一,201—前端面,210—弧形凸起一,220—弧形凸起三,221—半球形凹槽,230—弧形凸起二,310—裙边,320—锁杆,330—连接轴,340—弧形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柜用门锁,包括外壳,前锁体、后锁体、螺杆,外壳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轴向通孔,轴向通孔在外壳的前端处的孔径更大而形成阶面。前锁体的形状与外壳的通孔相适应并从前端进入并装配于外壳中,后锁体的前端设有与轴向通孔的小孔径部分相适应的连接轴,其后端一体加工有锁杆。后锁体从外壳的后端插入并与前锁体抵触。前锁体与后锁体上设有位置对应的螺纹连接孔,待二者均装配于外壳中时,螺杆从后端穿过后锁体、前锁体的螺纹连接孔后,将二者连接并固定为一体。
[0030]本实施例中,前锁体的前端朝前,其前端面201上设置有处于同一虚拟圆上的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和弧形凸起三。结合图4所示,其中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弧形凸起三位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之间的间隙之中,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对应的夹角为70
°
~90
°
。由图4也可直观地看出,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小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长度。为便于安装,弧形凸起三的中心设有一半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柜用门锁,包括外壳、前锁体、后锁体、螺杆,所述外壳的中部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外壳的前端处的孔径更大而形成阶面,所述前锁体的形状与所述外壳的通孔相适应并从前端进入、装配于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体的锁孔由凸出于前锁体的前端端面、处于同一虚拟圆上的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和弧形凸起三形成,其中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弧形凸起三位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之间的间隙之中,所述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小于弧形凸起一、弧形凸起二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三的中心设有一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表面以颜料涂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柜用门锁,其特征在于:以其所在虚拟圆为参考,所述弧形凸起一与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之间的夹角为30
°
~35
°
。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电气柜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二、弧形凸起三的弧长对应的夹角为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