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43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包括T型板桩架组,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第一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第二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通过第一T型板桩和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能够在水泥土连续墙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钢结构,且利用第一板桩与第二板桩交错布置,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贯穿墙体的连续缝,保证了止水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水、流土、流沙等不良影响。流沙等不良影响。流沙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施工
,特别是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技术介绍

[0002]工法连续墙作为一种复合挡土结构,由于其将水泥土的止水性能和型钢的高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挡土止水、抗渗性好、适用土层范围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环保节能、经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坑、防护墙等领域。
[0003]工法连续墙中的型钢一般采用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型钢之间无连接,使得相邻两根型钢之间的水泥土易于产生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缝,影响止水性能,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相邻的两根型钢采用具有锁扣的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或采用相互咬合的钢板桩来替代型钢,但是由于咬合的精度较高,在施工时,需要架设高精度的导向架,并随时进行矫正,影响人力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止水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包括T型板桩架组,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第一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第二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通过第一T型板桩和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进行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架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钢以及第一钢板,第二T型板桩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钢以及第二钢板。
[0009]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结构相同;第一T型钢包括垂直与第一钢板焊接的第一腹板,以及与第一腹板连接的第一翼缘;第一翼缘与第一钢板平行。
[0010]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T型钢包括垂直与第二钢板焊接的第二腹板,以及与第二腹板连接的第二翼缘;第二翼缘与第二钢板平行。
[0011]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相邻第一T型钢之间形成第一咬合腔,两组相邻第二T型钢之间形成第二咬合腔。
[0012]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与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第一翼缘与第二咬合腔插接,第二翼缘与第一咬合腔插接。
[0013]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厚度方向上,第一T型钢与第二钢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第二T型钢与第一钢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0014]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工法连续墙由在径向上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形成。
[0015]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T型板桩的桩底向下超过基坑底面的设定深度、且低于水泥土连续墙的墙底。
[0016]作为本技术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同一T型板桩上的相邻两根T型钢的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翼缘的宽度。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在水泥土连续墙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钢结构,且利用第一板桩与第二板桩交错布置,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贯穿墙体的连续缝,保证了止水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水、流土、流沙等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9]图1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上端结构图。
[0021]图3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下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图1~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包括T型板桩架组100,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102a;
[0027]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101a

1,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102a

1;
[0028]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通过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进行连接。
[0029]较佳的,由于第一T型板桩101a和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相邻两块第一T型板桩101a之间的缝隙被第二T型板桩102a切断,且相邻两块第二T型板桩102a之间的缝隙被第一T型板桩101a切断,从而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沿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缝,保证了水泥土连续墙的止水性能。由于第一T型板桩101a由第一钢板101a

2和第一T型钢101a

1所构成,使第一T型板桩101a具有较大的弯曲强度,以及第二T型板桩102a由第二钢板102a

2和第二T型钢102a

1所构成,使第二T型板桩102a具有较大的弯曲强度,能够有效地保证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抗弯强度,以抵抗基坑外部土体的压力。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10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板桩架组(100),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102a);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101a

1),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102a

1);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通过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进行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板桩(102a);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钢(101a

1)以及第一钢板(101a

2),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钢(102a

1)以及第二钢板(102a

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T型钢(101a

1)包括垂直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

2)焊接的第一腹板(101a

11),以及与所述第一腹板(101a

11)连接的第一翼缘(101a

12);所述第一翼缘(101a

12)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

2)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型钢(102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妮陆益军孙茜颜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