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518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灯具有灯芯管(10),其带有夹持部(12),可通过位于夹持部(12)的金属片夹持件(20)固定到外壳(1)。夹持件(20)设有开口弯曲部分(21),沿横向于夹持部(12)宽表面(13,14)的方向延伸。当围绕夹持部(12)时夹持件(20)保持打开,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使夹持件的特定区域塑性变形,容易地进行固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本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灯,其包括带有灯头的外壳;气密的玻璃灯芯管,具有轴线和围绕轴线的与外壳固定的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较宽侧面,宽侧面之间有最小间距,还设有第一和第二较窄侧面,其宽度大于宽侧面之间的最小间距;灯芯管中的发光体,与导电体连接,可将电流从所述灯芯管传输到外部;连接到灯头的导电件,位于外壳内并连接各所述导电体;和金属片弯成的夹持件,可夹住第一窄侧面,压向宽侧面以固定灯芯管,夹持件保持定位于外壳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造电灯的方法,所述电灯设有气密的玻璃灯芯管,其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一和第二较宽侧面和较窄小的侧面。通过所述方法,由金属片弯曲成的夹持件固定到所述夹持部,夹持件夹住一个窄侧面,并压向较宽侧面,将灯芯管夹紧。
技术介绍
这种电灯的实施例可从市场买到。在已有的电灯中,夹持件的形状与H2车灯的夹持部上的夹持件的形状相同,夹持件用作车头灯中灯泡的电和机械连接触点。已知电灯的夹持件由金属片双折而成,其端部弯曲以一定角度互相面对,形成燕尾状空间,可配合夹持部的燕尾状截面部分。因此夹持件具有对称的形状,其折叠部分平行于宽表面延伸到夹持部的侧面。导电体焊接到折叠部分,突出部分位于折叠部分可与灯芯管配合,突出部之间焊有导电件以保持夹持件位于适当位置并与通电件保持接触。已知电灯的缺点是带有夹持部的灯芯管的体积过大,如果设有较大的夹持部,其难以或几乎不可能将灯芯管插入外壳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段落所介绍类型的电灯,其结构使灯芯管可具有较大的夹持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段落介绍的电灯制造方法,可快速和容易地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一种具有开口弯曲部分的夹持件,其具有基部和第一及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从基部横向于第一宽侧面沿所述第一窄侧面延伸并钩到第一较宽侧面,第二支腿在距所述第一支腿一定距离处延伸并紧紧地压到第二较宽侧面,同时以锐角形成封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灯的夹持件防止了电灯内部尺寸在夹持部宽度方向上增加。夹持件主要是横向于宽表面延伸,而且与现有电灯不同,其形状是对称的。这样当组装电灯时就可能将带有夹持件的灯芯管通过通常为圆形的开口插入外壳中,即使较宽侧面的尺寸相对较宽。第二支腿最好具有弯曲部分,第二支腿弯曲部分可压到第二较宽侧面上。不这样作的问题在于,如果第二支腿上有毛刺,在组装夹持件的过程中划伤第二宽表面,就可能导致破坏。为了使夹持件牢固地夹持在夹持部的限定位置,第一支腿最好沿第一较宽侧面延伸到轴线,与第一宽侧面形成第一轴向接触线和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二轴向接触线,若第二支腿具有相对第二宽侧面的第三轴向接触线,当从第一宽侧面正交地突出时,位于第一和第二接触线之间。夹持件在安装到夹持部上时可弯曲打开,在安装在夹持部之后,可再放开将夹持件固定到适当位置。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腿在基部附近有弯曲部,支腿从弯曲部以锐角延伸到所述第二宽侧面。该实施例使得夹持件容易固定到夹持部。这样夹持件可在安装到夹持部周围时“打开”,可完全或几乎完全无须拉伸地,或很小摩擦或没有摩擦地进行定位。接下来,用力朝第一腿压夹持件基部附近的第二腿,使该点出现塑性变形,并使第二腿弹性变形离开基部。由于弹性变形,夹持件将夹持部保持固定在适当位置。塑性变形防止了第二腿在处理后弹回过多,造成夹持部未足够夹紧。为了实现局部塑性变形,基部最好是相对刚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塑性变形可主要通过改变第二支腿位于基部的方向来实现。相对刚性的基部可通过,例如,在基部设置从一支腿到另一支腿的细长的突起来形成。然而,可容易地使支腿在弯曲线与基部连接,所述基部基本是平面的。在优选实施例中,夹持件具有突出部,支撑件固定到突出部以保持夹持件于适当位置。支撑件可以是一个导电体。或者,支撑件是与外壳连接的杆,如果外壳连接到,比如通过熔接,到固定件或插入固定件密封件中的杆。突出部最好是第一支腿的端部,其横向于所述第一宽侧面。突出部这样可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实现与支撑件的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外壳连接到设有密封件的固定件,导电体通过密封件进入外壳内,夹持部位于导电体之间,横向于密封件,突出部固定到作为支撑件的一个导电体。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外壳内的结构在轴向上非常短。电灯可以是白炽灯,如卤素白炽灯,发光体是在卤素气体中的白炽发光体;也可以是放电灯,其中的发光体是离子化气体中的两个电极。灯芯管可以用石英玻璃或硬玻璃制造。外壳是气密密封和抽真空的,或充有气体。但也可以与电灯周围开放连接。夹持件可用黄铜或钢来制造,例如软弹簧钢,如果是以最后形状安装到夹持部上,就用硬弹簧钢。灯头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设置接触销,或具有爱迪生型或卡口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在于,使所述夹持件具有开口弯曲部分,其带有基部和第一第二支腿,第一支腿从基部横向于宽侧面沿一个窄侧面延伸,并钩到第一宽侧面上,第二支腿距离第一支腿一段距离,在基部附近有弯曲部,所述第二支腿从弯曲部以锐角朝第二宽侧面延伸;和第二支腿,当位于夹持部时,在基部附近塑性变形,保证第二支腿与所述夹持部第二宽侧面夹持接触。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灯和方法的实施例在附图中显示,附图中图1是电灯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II-II的局部视图;图3是制造过程中的图2部件的详图;图4显示了夹持件的另一实施例;图5显示了图2中部件的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具有相同的标记。图1中的电灯具有带灯头2的外壳。外壳1具有镀铝的反射镜面部分7和固定件5。固定件5带有密封件6,支撑件4在密封件中插入。气密密封的玻璃灯芯管10,图中的是用石英玻璃制成,设有轴线11和围绕轴线11的夹持部12,可固定在外壳1上。参考图2和图3,夹持部12设置了相对的第一较宽表面13和第二较宽表面14,第一和第二较宽13,14表面之间有最小间距;以及第一和第二较窄表面15,16。较窄侧表面15,16的宽度要大于较宽侧表面13,14的间距。夹持部12是所谓的限定夹持部,即,夹持部的形成是通过将玻璃管加热到软化点并夹起来。在夹紧过程中,不仅宽侧表面通过夹持均热块形成,而且通过形成窄侧面平面在宽侧面的侧面形成合拢。发光体17,图中是含溴化氢的惰性气体中的钨丝白炽发光体,固定到灯芯管10,并连接到导电体18,可将电流从灯芯管10传送到外部。连接到电灯灯头2的导电件3进入外壳1内,并连接到各个导电体18。用金属片弯成的夹持件20夹住第一窄侧表面15,并压向宽侧面13,14,以固定灯芯管10。夹持件20通过支撑件4保持定位于外壳1。灯芯管10的夹持部12和固定件5的密封件6轴向间隔开。参考图2和3,夹持件20具有开口弯曲部分21,具有基部22和第一第二腿23和24,第一支腿23从基部22横向于宽侧面13,14沿第一窄侧面15延伸并钩到第一宽侧面13上。第二腿24距第一腿23一定距离延伸到第二宽侧面14,并压紧在第二宽侧面上。第二腿24以锐角相对侧面14封闭。参考图3,第二腿24设有弯曲部分25,通过弯曲部分压到第二宽侧表面14上。第一腿23沿第一宽侧表面13延伸到轴线11,与第一宽侧表面13形成第一轴向接触线26和相距第一接触线一定距离的第二轴向接触线27。第二腿24具有相对第二宽侧表面1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灯,包括:带有灯头(2)的外壳(1);气密的玻璃灯芯管(10),具有轴线(11)和围绕所述轴线(11)的并固定到所述外壳(1)的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设有互相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较宽侧面(13,14)在 所述宽侧面(13,14)之间有最小间距,还设有第一和第二较窄侧面(15,16),其宽度大于所述宽侧面(13,14)之间所述最小间距;所述灯芯管(10)中的发光体(17),与导电体(18)连接,可将电流从所述灯芯管(10)传输到外部; 连接到所述灯头(2)的导电件(3),位于所述外壳(1)内并连接各所述导电体(18);和金属片弯成的夹持件(20),可夹住第一窄侧面(15),压向宽侧面(13,14)以固定所述灯芯管(10),所述夹持件(20)保持定位于所述外 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具有带基部(22)的开口弯曲部分(21),设有第一支腿(23)和第二支腿(24),所述第一支腿(23)从所述基部(22)横向于所述第一宽侧面(13,14)沿所述第一窄侧面(15)延伸并钩到第一较宽侧面(13)上,所述第二支腿(24)在距所述第一支腿(23)一定距离处延伸并紧紧地压到所述第二较宽侧面(14),同时以锐角形成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1-11-12 01204299.01.一种电灯,包括带有灯头(2)的外壳(1);气密的玻璃灯芯管(10),具有轴线(11)和围绕所述轴线(11)的并固定到所述外壳(1)的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设有互相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较宽侧面(13,14)在所述宽侧面(13,14)之间有最小间距,还设有第一和第二较窄侧面(15,16),其宽度大于所述宽侧面(13,14)之间所述最小间距;所述灯芯管(10)中的发光体(17),与导电体(18)连接,可将电流从所述灯芯管(10)传输到外部;连接到所述灯头(2)的导电件(3),位于所述外壳(1)内并连接各所述导电体(18);和金属片弯成的夹持件(20),可夹住第一窄侧面(15),压向宽侧面(13,14)以固定所述灯芯管(10),所述夹持件(20)保持定位于所述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20)具有带基部(22)的开口弯曲部分(21),设有第一支腿(23)和第二支腿(24),所述第一支腿(23)从所述基部(22)横向于所述第一宽侧面(13,14)沿所述第一窄侧面(15)延伸并钩到第一较宽侧面(13)上,所述第二支腿(24)在距所述第一支腿(23)一定距离处延伸并紧紧地压到所述第二较宽侧面(14),同时以锐角形成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24)具有弯曲部分(25),带有弯曲部分(25)的所述第二支腿(24)压到所述第二较宽侧面(1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沿所述第一较宽侧面(13)延伸到所述轴线(11),与所述第一宽侧面(13)形成第一轴向接触线(26)和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二轴向接触线(27),所述第二支腿(24)具有相对所述第二宽侧面(14)的第三轴向接触线(28),当从所述第一宽侧面(13)正交地突出时,位于所述第一(26)和所述第二接触线(2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24)在所述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维斯鲁斯JA扎亚特HAA斯米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