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16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为口罩或面罩,防护用具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过滤层,第二防护层位于第一防护层的内侧,第二防护层与第一防护层层叠设置,第二防护层用于与用户的面部形成呼吸空腔;密封圈,密封圈密封在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之间以限定出夹层空腔;吸气单元,吸气单元设在第一防护层,吸气单元适于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夹层空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用具,当用户在吸气时,夹层空腔内的空气在经过第二防护层的过滤后可以进入呼吸空腔,由于夹层空腔内的气压为正压,空气在穿过第二防护层时,流动阻力相对较小,使得用户吸气更为轻松,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用具


[0001]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用具。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防护用具(例如口罩)在佩戴时产生的吸气阻力比较大,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护用具,所述防护用具具有舒适性高的优点。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所述防护用具为口罩或面罩,所述防护用具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过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位于第一防护层的内侧,所述第二防护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防护层用于与用户的面部形成呼吸空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以限定出夹层空腔;吸气单元,所述吸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所述吸气单元适于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所述夹层空腔。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通过在第一防护层上设置吸气单元,利用吸气单元可以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夹层空腔内,使得夹层空腔内形成正压的气流,当用户在吸气时,夹层空腔内的空气在经过第二防护层的过滤后可以进入呼吸空腔,由于夹层空腔内的气压为正压,空气在穿过第二防护层时,流动阻力相对较小,使得用户吸气更为轻松,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还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或所述第二防护层,所述排气单元与所述吸气单元间隔开,所述排气单元适于将所述呼吸空腔内的空气输送至外界。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夹层空腔内,所述排气单元具有与所述夹层空腔独立设置的排气通道。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层为透气层或非透气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单元的进风端设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排气通道的出风端设在所述排气口内。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层设有与所述呼吸空腔连通的排气窗口,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设在所述排气窗口内,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的外周壁与所述排气窗口的内周壁密封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进风孔。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和所述排气通道的出风端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三过滤层。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中的一个设有
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内侧面粘接,所述密封圈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外侧面粘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外周壁间隔开,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第一防护层分割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用户的口鼻正对,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护层设有爆珠,所述爆珠在所述第一防护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还包括:显色指示单元,所述显色指示单元设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侧壁,所述显色指示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防护层的湿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色指示单元为长条形,所述显色指示单元沿所述第二防护层的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显色指示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上。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的朝向所述第二防护层的一侧,所述吸气单元和所述排气单元分别与所述供电模块电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用具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一防护层连接,所述固定带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带分布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相对的两侧。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的爆炸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的主视图;
[0023]图4是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5]图6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0026]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0027]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是图8中D处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防护用具100,
[0031]第一防护层1,第一卡接部11,进气口12,排气口13,
[0032]第二防护层2,呼吸空腔21,第二卡接部22,排气窗口23,
[0033]密封圈3,夹层空腔31,
[0034]吸气单元4,充电接口41,
[0035]排气单元5,防护罩51,进风孔511,
[0036]爆珠6,显色指示单元7,供电模块8,固定带9。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100,防护用具100可以为口罩或面罩。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护用具100,包括:第一防护层1、第二防护层2、密封圈3、吸气单元4和排气单元5。
[0041]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防护层1设置在防护用具100的外层。可选地,第一防护层1可以为透气层或非透气层。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防护层1可以为网布层,第一防护层1作为最外层的过滤结构,用户可以将第一防护层1从防护用具100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从而可以实现第一防护层1的重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用具为口罩或面罩,所述防护用具包括: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为过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位于第一防护层的内侧,所述第二防护层与所述第一防护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防护层用于与用户的面部形成呼吸空腔;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密封在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二防护层之间以限定出夹层空腔;吸气单元,所述吸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所述吸气单元适于将外界的空气输送至所述夹层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设在所述第一防护层或所述第二防护层,所述排气单元与所述吸气单元间隔开,所述排气单元适于将所述呼吸空腔内的空气输送至外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单元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夹层空腔内,所述排气单元具有与所述夹层空腔独立设置的排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为透气层或非透气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吸气单元的进风端设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排气单元的出风端设在所述排气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设有与所述呼吸空腔连通的排气窗口,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设在所述排气窗口内,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的外周壁与所述排气窗口的内周壁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多个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的进风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风端和所述排气通道的出风端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富兴郭斌李成谢婧张人梅张泉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