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04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转换系统由至少4层型钢组成,且每层至少有3根型钢,每层型钢之间正交叠加,最上层型钢用于支承上部结构荷载,最下层型钢设置在群桩的桩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将型钢层层正交叠加放置在群桩基础的桩顶上支承上部结构,通过层与层之间支反力不断转换分配,使得最后均匀分配到每个桩顶上,解决了因净空等条件限制而不能做墩柱承台的情况下,群桩基础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问题;并且对于临时结构的钢管群桩基础,该转换系统可避免制作大承台,施工速度快,装拆简便,拆除后的型钢可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同时也能满足群桩受力均匀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群桩基础作为通常面临受力不均匀的问题,一般需要在桩顶设置刚度较大的承台,在施工当中,如遇到因净空等条件限制而不能做墩柱承台的情况,无法有效解决群桩基础承受上部荷载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又或者遇到临时施工结构,传统的混凝土承台施工周期长且用完后拆卸困难,造成浪费较大;如用钢结构承台则用钢量较大且吊装困难。
[0003]如把桩顶传力构件从传统的大体积承台变成多层杆件搭接把上部结构受力层层分散下来的传力系统,则可以有效加快施工周期,施工难度大大减小,且对于临时结构拆卸也相对简单很多。再者对于这种杆件一般用国标的工字钢或H型钢,获得容易,拆卸后可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用于解决因净空等条件限制而不能做墩柱承台的情况下,群桩基础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转换系统由至少4层型钢组成,且每层至少有3根型钢,每层型钢之间正交叠加,最上层型钢用于支承上部结构荷载,最下层型钢设置在群桩的桩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型钢为工字钢或H型钢。
[0008]进一步地,至少有3层型钢以简支梁或连续梁的受力结构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型钢的侧面均设置有加劲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转换系统由5层型钢组成;
[0011]所述转换系统由下至上第一层由9根型钢从左往右对齐排列组成,第二层由6根型钢从前往后对齐排列组成,第三层由6根型钢从左往右对齐排列组成,第四层由11根型钢从前往后对齐排列组成,第五层由5根型钢从左往右对齐排列组成。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系统的第一层型钢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型钢分别放置在所述群桩的桩顶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系统的第二层型钢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放置在第一层型钢的两端,并将第二层型钢的每组型钢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对应放置在第一层型钢的三组型钢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系统的第三层型钢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放置在第二层型钢的两端,且第三层型钢的每组型钢的两端对应放置在第二层型钢的两组型钢的上方。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系统的第四层型钢的两端对应放置在第三层型钢的两组型钢
的上方。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换系统的第五层型钢放置在第四层型钢中部的位置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将工字钢或H型钢层层正交叠加放置在群桩基础的桩顶上支承上部结构,使得上部结构荷载分配到第一层型钢的支反力上,该支反力又作为下一层型钢的荷载,分配到该层型钢的支反力上,通过层与层之间支反力不断转换分配,使得最后均匀分配到每个桩顶上,解决了因净空等条件限制而不能做墩柱承台的情况下,群桩基础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问题;
[0019](2)对于临时结构的钢管群桩基础,本技术转换系统可避免制作大承台,施工速度快,装拆简便,拆除后的型钢可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同时也能满足群桩受力均匀的要求。
[0020](3)本技术将至少3层型钢的受力模式设置为简支梁或连续梁,使得每层型钢之间的传力简单、直接,荷载计算方便。
[0021](4)本技术还在型钢的侧面设置加劲肋可以增加面外刚度,降低失稳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5]图中:1

型钢;2

群桩;3

上部结构;4

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7]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转换系统,由5层型钢1组成,每层型钢1之间正交叠加,第五层型钢1支承着上部结构3,第一层型钢1放置在群桩2的桩顶上;
[0028]如图1所示,第一层由9根型钢1从左往右排列组成,9根型钢1平均分成3组放置在群桩2的桩顶上;第二层由6根型钢1从前往后排列组成,6根型钢1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1分别设置在第一层型钢1的两端;第三层由6根型钢1从左往右排列组成,6根型钢1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1分别设置在第二层型钢1的两端;第四层则是由11根型钢1从前往后对齐排列组成放置在第三层型钢1的上方;第五层由5根型钢1从左往右对齐排列组成放置在第四层的上方。
[0029]其中,第一层型钢1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型钢1分别放置在群桩2的桩顶上,使得第一层型钢1的每组型钢1为连续梁的受力模式;
[0030]第二层型钢1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1放置在第一层型钢1的两端,并将第二层型钢1的每组型钢1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对应放置在第一层型钢1的三组型钢1上方,相当于在第二层型钢1的前端、中部和后端三个位置各提供一个支点,使得第二层型钢1的每组型钢1形成连续梁的受力模式;
[0031]第三层型钢1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型钢1放置在第二层型钢1的两端,且第三层型钢
1的每组型钢1的两端对应放置在第二层型钢1的两组型钢1的上方,相当于在第三层型钢1的每组型钢1两端分别提供一个支点,让第三层型钢1的每组型钢1形成简支梁的受力模式;
[0032]同样的,第四层型钢1的两端对应放置在第三层型钢1的两组型钢1的上方,相当于在第四层型钢1的两端分别提供一个支点,使得第四层型钢1也形成简支梁的受力模式;
[0033]第五层型钢1对齐排列放置在第四层型钢1上方与第四层型钢1中部对应的位置处。
[0034]本实施例中的每层型钢1均采用国标的工字钢或H型钢,工字钢或H型钢相对容易获得,且拆卸后可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0035]优选的,在每根型钢1的侧面都设置有加劲肋4,在型钢1的侧面设置加劲肋4可以增加面外刚度,降低失稳风险。
[003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工字钢或H型钢层层正交叠加组成,上部结构荷载分配到第一层型钢1的支反力上,该支反力又作为下一层型钢1的荷载,分配到该层型钢1的支反力上,通过层与层之间支反力不断转换分配,使得最后均匀分配到群桩2的每个桩顶上。
[0037]本技术的转换系统能够起到让群桩基础直接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转换系统放置在群桩2的桩顶上,与群桩2一起支承着上部结构,把上部结构的荷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转换系统由至少4层型钢组成,且每层至少有3根型钢,每层型钢之间正交叠加,最上层型钢用于支承上部结构荷载,最下层型钢设置在群桩的桩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为工字钢或H型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3层型钢以简支梁或连续梁的受力结构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的侧面均设置有加劲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系统由5层型钢组成;所述转换系统由下至上第一层由9根型钢组成,第二层由6根型钢组成,第三层由6根型钢组成,第四层由11根型钢组成,第五层由5根型钢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群桩基础桩顶均匀受力转换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慧张旸曲宛桐卢绍鸿王景奇宁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