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在架体的前半部顶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开沟模块连接以及与排水管支撑架并行驱动;在架体的底部,开沟模块的后侧设置有挡板结构,通过挡板结构将开沟模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土壤输送至上部后绕开覆膜装置后再分散至开沟槽内;覆膜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覆膜辊筒的架体以及多个导膜轮和压膜轮,通过覆膜支撑架将覆膜释放后,导膜轮将覆膜平铺至地槽内,通过设置在架体以及挡板结构上的排水管导片实现排水管的导流,并通过底部支撑架将导流管铺设在覆膜上部,并通过挡板结构上落下的土壤实现填埋。壤实现填埋。壤实现填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农耕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盐碱地治理需要在土壤深松的同时在地下埋设暗排管道,采用淡水洗碱后的碱水被地下暗排管道抽取和排放,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含盐碱的地下水会把盐碱渗透到耕作层造成盐碱回潮反弹,所以耕层底部需要隔离阻水。另外,沙壤农田渗水快,保水性能差,漏肥漏水,农作物投入高、产量低、效益差。广袤的沙漠蒸发量大,常年干旱缺水,植被根系得不到生长必要的水分而无法生存,所以在沙壤干旱地区,很难看到绿色植被,荒漠化严重,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每年在季风作用下易出现大规模沙尘暴,造成系列气候灾害。为将沙漠改造成绿洲,把沙壤农田改造成高产田,抑制改良后的盐碱地反弹,采用在土下铺设防渗隔离层的办法,阻止水肥渗漏,创造植被包括农作物生存的有利环境,但是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或机械挖掘地槽铺设再回填,效率低,工作量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难以大面积推广。
[0003]针对此种技术的弊端,本申请人设计了一款地下防渗隔膜铺设机,其通过专用设备实现了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在土地中的铺设,实现了开槽、铺设、松土填埋于一体的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较现有的隔离膜铺设技术功能和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一次性完成地下开沟及防渗隔膜平铺作业和暗排管道铺设,实现土壤耕层的有效防渗防漏同时还可实现盐碱土壤的常效化治理去盐碱化是现有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通过开沟设备将地表开沟处理,再通过挡板装置将开沟装置和覆膜装置隔离,在覆膜装置的上部设置排水管收放装置,通过排水管收放装置实现排水管的下放,将土壤输送至覆膜装置以及排水管的后侧并掩埋覆膜,其速度块,精度高,可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的前半部顶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开沟模块连接并实现驱动;在架体的底部,开沟模块的后侧设置有挡板结构,通过挡板结构将开沟模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土壤输送至上部绕开覆膜装置后再分散至开沟槽内;所述的架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水管支撑架,所述的排水管支撑架上设置有排水管卷组,所述的架体以及挡板结构上设置有排水管导片,通过排水管导片实现排水管输送限制并一直将排水管延伸至覆膜上部;
[0006]所述的覆膜装置设置在开沟模块的后侧;覆膜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覆膜辊筒的架体以及多个导膜轮和压膜轮,通过覆膜支撑架将覆膜释放后,导膜轮将覆膜平铺至地槽内,压膜轮负责将覆膜平整的压在地槽底面以及地槽顶面边缘。
[0007]所述的覆膜支撑架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架体上,其在架体上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在覆膜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通过悬挂装置将覆膜辊筒架设。
[0008]所述的架体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设置有一个末端拨土竖向调节装置。
[0009]所述的架体的后端上朝向开沟模块延伸设置有一个覆膜轮固定架,所述的覆膜轮固定架的上半部位固定有一个顶部压膜轮;所述的覆膜轮固定架上,其下方固定有一个底部压膜轮;靠近底部压膜轮,在底部压膜轮的上方固定有一个导膜轮,所述的导膜轮固定在覆膜轮固定架上且沿着覆膜铺设方向倾斜设置。
[0010]所述的覆膜轮固定架上朝向开沟装置设置有一个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底部支撑轮,通过底部支撑轮实现排水管与覆膜上的铺设接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在架体的前半部顶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开沟模块连接以及与排水管支撑架并行驱动;在架体的底部,开沟模块的后侧设置有挡板结构,通过挡板结构将开沟模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土壤输送至上部后绕开覆膜装置后再分散至开沟槽内;覆膜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覆膜辊筒的架体以及多个导膜轮和压膜轮,通过覆膜支撑架将覆膜释放后,导膜轮将覆膜平铺至地槽内,通过设置在架体以及挡板结构上的排水管导片实现排水管的导流,并通过底部支撑架将导流管铺设在覆膜上部,并通过挡板结构上落下的土壤实现填埋。本装置在实现土壤保湿效果良好的基础上,通过将导流管可实现较好的排碱、除碱效果,既可以使盐碱水排出,又可使底部盐碱土与上面改良后土壤隔离,是一种理想的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Ⅰ;
[0013]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Ⅱ;
[0014]图3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施工效果示意图;
[0018]附图中,1、架体,11,支撑架,12、土壤,2、开沟模块,21、变速箱,22、驱动轴,3、挡板,4、覆膜装置,5、顶部压膜轮,51、覆膜轮固定架,6、底部压膜轮,7、导膜轮,8、末端拨土竖向调节装置,9、排水管支撑架,91、排水管,92、排水管固定轴,93、排水管导片,94、底部支撑架,95、底部支撑轮,10、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看附图示,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1,架体1的前半部顶端支撑架11上设置有变速箱21以及驱动轴22和开沟模块2连接并实现驱动,通过变速箱21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通过皮带或者链条带动固定在架体内部的整个开沟模块2上的开沟刀组件转动,以此实现土壤向后侧输送,以上结构设置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在此不做细节赘述。
[0020]在架体1的底部,开沟模块2的后侧设置有挡板3,通过挡板3将开沟模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土壤输送至上部绕开覆膜装置4后再分散至开沟槽内;所述的覆膜装置4与现有技
术相同,如图1、2、3、5所示,其通过覆膜支撑架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架体1上,其在架体1上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在覆膜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通过悬挂装置将覆膜辊筒架设。所述的覆膜装置4设置在开沟模块2的后侧;所述的架体的后端上朝向开沟模块2延伸设置有一个覆膜轮固定架51,所述的覆膜轮固定架51的上半部位固定有一个顶部压膜轮5;所述的覆膜轮固定架51的下方固定有一个底部压膜轮6;靠近底部压膜轮6,在底部压膜轮6的上方固定有一个导膜轮7,所述的导膜轮7固定在覆膜轮固定架51上且沿着覆膜铺设方向倾斜设置通过此种结构设置,如图6所示,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开沟模块2实现沟槽的挖掘,导膜轮7最先将覆膜平铺至沟槽底面上,通过底部压膜轮6将覆膜和沟槽底部边角接触,再通过顶部压膜轮5实现将覆膜和沟槽顶面边缘挤压,最终将覆膜平整的铺设在地槽内。
[0021]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在架体1上设置有一个排水管支撑架9,所述的排水管支撑架9上设置有排水管卷组,所述的架体1以及挡板3上设置有排水管导片93,通过排水管导片93实现排水管91输送限制并一直将排水管延伸至覆膜上部;本技术还在覆膜轮固定架5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前半部顶端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开沟模块连接并实现驱动;在架体的底部,开沟模块的后侧设置有挡板结构,通过挡板结构将开沟模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土壤输送至上部绕开覆膜装置后再分散至开沟槽内;所述的架体上设置有一个排水管支撑架,所述的排水管支撑架上设置有排水管卷组,所述的架体以及挡板结构上设置有排水管导片,通过排水管导片实现排水管输送限制并一直将排水管延伸至覆膜上部;所述的覆膜装置设置在开沟模块的后侧;覆膜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支撑覆膜辊筒的架体以及多个导膜轮和压膜轮,通过覆膜支撑架将覆膜释放后,导膜轮将覆膜平铺至地槽内,压膜轮负责将覆膜平整的压在地槽底面以及地槽顶面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隔膜及暗排管道铺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支撑架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架体上,其在架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王聪,张彦钊,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驰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