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76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顶针件、切刀件以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手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和切刀件传动连接以驱动切刀件朝向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壳体以在完成缝合工作后实现环切操作。体以在完成缝合工作后实现环切操作。体以在完成缝合工作后实现环切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包皮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产品研发,越来越多的微创医疗器械应用于泌尿、男科临床手术,包皮环切吻合器就是其中的一种,包皮环切吻合器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环切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较短、可最大限度减少手工操作误差、减少术后感染、术后痛苦少、功能恢复快等诸多优点。但是,现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在实际使用时,还是会出现渗血及术后出血的情况。
[0003]现有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在使用时,环形切刀与缝合钉同步击发,同步进行缝合与切割,如果环形切刀先割断多余包皮,会导致较多的渗血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顶针件、切刀件以及手柄,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后侧的顶针管,切刀件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
[0005]所述手柄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和切刀件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件和切刀件朝向包皮吻合器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所述壳体,以使得在顶针件完成缝合工作后切刀件开始环切操作。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摆动臂,所述的摆动臂一端用于与手柄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顶刀管传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手柄上的第一齿轮段,设置在顶针件上的第二齿条段、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段和第二齿条段之间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通过该第一齿轮段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触发顶针管朝向前侧水平移动。
[0008]作为优选,与第二齿条段啮合的第二齿轮上周向被划分为齿轮区和止挡区,所述齿轮区用于与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且止挡区用于与第二齿条段止挡配合,以使得顶针件到达预定位置后保持定位。
[0009]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臂一端用于与手柄连接,另一端形成轴向延伸的滑动腔,该滑动腔用于所述顶刀管上设置的滑动轴滑动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臂的两侧形成对称的滑动腔。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刀件,所述第三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
三连杆自由端相铰接连接.
[0012]作为优选,第二传动机构为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手柄铰接端,所述第六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顶针件,所述第七连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下侧,所述的第五连杆、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的自由端铰接连接。
[0013]相较于现有的吻合器先切后缝或者同时切缝的治疗过程,本技术提供的包皮环切吻合器可以实现先缝后切,可以先对未切割的包皮内侧进行缝合,待缝合完全之后进行多余包皮的切割。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吻合器可以在切割包皮的时候,缝合钉7始终处于压紧包皮的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渗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的手柄转动角度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皮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实现先缝后切的包皮吻合器,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1、顶针件2、切刀件3、手柄5以及弹性复位件:
[0023]壳体1限定出一个收容腔100,所述壳体1一侧形成用于缝合环切操作的开放端10,该开放端形成的敞开口供顶针件和切刀件的缝合钉7和切刀伸出以对包皮完成缝合环切操作;
[0024]顶针件2枢装在该壳体的收容腔100内,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21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21后侧的顶针管22,所述顶针筒21的前端朝向开放面端10设置,且其前端用于安装
缝合钉7;
[0025]切刀件3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32,环形切刀(未示出)同轴枢装在所述的顶针筒21内,如图1所示,顶刀管32枢穿所述的顶针管22设置;
[0026]手柄5贯穿该所述的壳体设置,所述手柄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管22和顶刀管32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管22和顶刀管32各自独立地朝向开放端方向移动,最终实现环形切刀和顶针筒从壳体伸出;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21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壳体以使得在顶针筒完成缝合工作后环形切刀开始环切操作。
[0027]即本技术提供的包皮吻合器相较于现有的包皮吻合器而言,其舍弃了先切后缝的传动环切缝合方法,采用全新的先缝后切思路,从根本上防止了在环切与缝合之间的时间段内造成的溢血情况,有效防止溢血。
[0028]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手柄和壳体之间,以使得手柄在完成触发工作后能够自动归位。
[0029]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传动的齿轮传动方式、连杆传动方式以及齿轮和连杆结合的方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其能够实现环形切刀在顶针筒完成缝合工作后伸出完成环切工作即可,即确保环形切刀和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包皮吻合器的传动结构,该包皮缝合器包括壳体(1)、顶针件(2)、切刀件(3)以及手柄(5),所述顶针件具有一顶针筒(21)以及一设置在顶针筒(21)后侧的顶针管(22),切刀件(3)具有一环形切刀以及一设形成于环形切刀后侧的顶刀管(3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手柄(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与顶针件(2)和切刀件(3)传动连接以驱动顶针件(2)和切刀件(3)朝向包皮吻合器开放端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整体被构造为能够促使顶针筒(21)相对于环形切刀预先伸出所述壳体(1),以使得在顶针件(2)完成缝合工作后切刀件(3)开始环切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摆动臂(8),所述的摆动臂(8)一端用于与手柄(5)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顶刀管(32)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手柄(5)上的第一齿轮段(55),设置在顶针件(2)上的第二齿条段(221)、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段(55)和第二齿条段(221)之间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啮合传动,通过该第一齿轮段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段啮合传动触发顶针管朝向前侧水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项腾李芳柄郑兴荣张子扬周玲强许国凯李雪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