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75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包括设在同一数控中心的两加工铣削头前下方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靠近一端的定位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有位于两加工铣削头之间的吹气单元,吹气单元包括风室,风室具有正对所述输送带的上端面的风口,所述风室上连接有给予其内部提供正压气流的风管;所述风室内设有电加热层,所述风管提供的正压气流经过电加热层;所述电加热层包括通电后产生热量的电热丝;所述风口上设有旋转导风组件。该转运料道具有结构简单,转运方便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在进行端面加工时,需单面加工完成后,从数控加工中心上取下,进行翻转后,再装夹,而后进行另一端面加工,操作繁琐,若由工人实现下料、翻转以及转运后再上料,耗费人力成本高,间接提高了轴承套圈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低,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该转运料道具有结构简单,转运方便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包括设在同一数控中心的两加工铣削头前下方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靠近一端的定位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有位于两加工铣削头之间的吹气单元,吹气单元包括风室,风室具有正对所述输送带的上端面的风口,所述风室上连接有给予其内部提供正压气流的风管。
[000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室内设有电加热层,所述风管提供的正压气流经过电加热层。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加热层包括通电后产生热量的电热丝。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口上设有旋转导风组件;
[0008]旋转导风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风口上的圆形边框,圆形边框内设有一排间隔设置且与水平面呈60
°
至80<br/>°
夹角的导风片,导风片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圆形边框上,所述圆形边框的外壁面布有轮齿,轮齿上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旋转导风组件还包括控制主动齿轮作转动的电机。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靠近输送带的定位板、控制定位板作靠近或远离输送带运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推杆气缸。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通过由机械手将单面加工完成的轴承套圈从数控加工中心取出并置于输送带一端,经输送带输送至吹气单元下方,实施表面清理,待清理完毕后,继续由输送带输送至另一端,再由机械手翻转后完成再装夹,整个过程在配合机械手的情况下,转运方便,降低人工消耗;并且中间增设了吹气清理操作,去除工件表面残余废屑及废液,方便后续再加工,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技术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包括设在同一数控中心的两加工铣削头前下方的输送带1,所述输送带1的两侧分别设有靠近一端的定位机构2;所述输送带1的上方设有位于两加工铣削头之间的吹气单元3,吹气单元3包括风室31,风室31具有正对所述输送带1的上端面的风口32,所述风室31上连接有给予其内部提供正压气流的风管33。
[0019]进一步的,所述风室31内设有电加热层34,所述风管33提供的正压气流经过电加热层34。
[0020]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层34包括通电后产生热量的电热丝。
[002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靠近输送带1的定位板21、控制定位板21作靠近或远离输送带1运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2。
[0022]优选的,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22为推杆气缸。
[0023]在本实施方案中,当工件(即单端面加工完成的轴承套圈)被机械手从数控加工中心中取出后,对其放置于输送带1右端,由定位机构2实施对工件两侧定位,将其置于输送带1中间位置,再运行输送带1,使其携工件朝输送带1另一端移动,待移动至风口32下方时,输送带1停止,风管33提供正压气流、电加热层34通电发热,使得风口32产生热风,吹至工具表面,达到清理和烘干效果,完毕后,继续运作输送带1,使其携工件移动至另一端后停止,由另一机械手将其抓取至数控加工中心内,完成对工件另一端面的加工。
[0024]实施例2
[0025]参见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为,所述风口32上设有旋转导风组件4;
[0026]旋转导风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风口32上的圆形边框41,圆形边框41内设有一排间隔设置且与水平面呈60
°
至80
°
夹角的导风片42,导风片42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圆形边框41上,所述圆形边框41的外壁面布有轮齿43,轮齿43上啮合有主动齿轮44,所述旋转导风组件4还包括控制主动齿轮43作转动的电机45。
[0027]在实施例1中,由于风口32风向呈垂直向下,对残余在轴承套圈壁面的废屑和废液清理不彻底,易使气流直接穿过套圈中央,而使能源浪费。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对其进行
改进,在圆形边框41内设置倾斜的导风片42,使出风方向朝向轴承套圈,大部分气流会第一时间撞击轴承套圈,达到良好的清理废屑和废液效果;并配合主动齿轮43带动圆形边框41在风口32上作转动,实现吹风均匀,达到更好的废屑和废液清理效果。
[0028]本技术所涉及的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通过由机械手将单面加工完成的轴承套圈从数控加工中心取出并置于输送带一端,经输送带输送至吹气单元下方,实施表面清理,待清理完毕后,继续由输送带输送至另一端,再由机械手翻转后完成再装夹,整个过程在配合机械手的情况下,转运方便,降低人工消耗;并且中间增设了吹气清理操作,去除工件表面残余废屑及废液,方便后续再加工,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0029]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实际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技术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包括设在同一数控中心的两加工铣削头前下方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有靠近一端的定位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有位于两加工铣削头之间的吹气单元,吹气单元包括风室,风室具有正对所述输送带的上端面的风口,所述风室上连接有给予其内部提供正压气流的风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内设有电加热层,所述风管提供的正压气流经过电加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层包括通电后产生热量的电热丝。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轴承套圈精车加工用转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华邓小林陆育伟张明杰卢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上通优必胜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