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及具有该采样模块的计量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61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包括锰铜分流器,所述锰铜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用件,所述作用件与锰铜分流器相对设置,所述作用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实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连通的连接部,所述锰铜分流器的第二端子与作用件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一采样端子,所述第二引脚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二采样端子。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采样模块的计量模块。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与锰铜分流器相对的作用件,从而使流经锰铜分流器的电流与作用件上的电流方向相反,以减少外部工频磁场对锰铜分流器的干扰,从而提高采样精度和计量精度。从而提高采样精度和计量精度。从而提高采样精度和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及具有该采样模块的计量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电能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及具有该采样模块的计量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为方便生产、安装,目前电能表锰铜采样端子采用硬连接方式,即锰铜两侧直接引出采样线,焊接到PCB板上。为降低电能表发热,避免能源浪费,因此锰铜采用微欧级,导致尤其是电流小的时候,采样信号极小,很容易受外界干扰,常见的s干扰为工频磁场干扰。为提高电能表计量精度,需要尽可能减小工频磁场带来的干扰。
[0003]为了有申请号为CN201811049684.9(申请公布号为CN10932430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PCB的电能表工频干扰抵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锰铜分流器垂直焊接于PCB上;计算出锰铜分流器平面在磁场中的闭合环路面积Sx;两根电流采样走线在PCB板靠近锰铜分流器的一面形成交叉,并利用PCB板厚度T形成闭合环路面积Sy,通过调整闭合环路中电流采样走线长度L,使闭合环路面积Sy与闭合环路面积Sx相等。该专利技术中利用PCB板的厚度可抵消平行于PCB板方向的工频干扰,设计灵活简单,不增加额外器件,批量生产一致性好。但上述方法中受限于不同锰铜制作上的差异,以及部分表计在PCB板布局时空间有限,从而上述方法无法解决所有工频补偿表计问题,精度一般可控制在0.6W以内,无法满足高精度表计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补偿不同尺寸大小的锰铜分流器受工频干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电能表内具有上述采样模块的计量模块。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包括锰铜分流器,所述锰铜分流器的下端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用件,所述作用件与锰铜分流器相对设置,所述作用件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实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连通的连接部,所述锰铜分流器的第二端子与作用件的第一引脚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一采样端子,所述第二引脚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二采样端子。
[0007]为了改变作用件的面积,所述连接部为易弯曲材质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作用件为铜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弧形连接部或横向连接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为作用件。
[0011]优选的,所述作用件为一体成型的U型插针。
[0012]所述U型插针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还设有绝缘体。
[001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内的计量模块,包括PCB板和计量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述的采样模块,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插设在PCB板上,所述作用件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插设在PCB板上,所述作用件的第二引脚连接计量芯片。
[0014]所述作用件上位于PCB板上方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连接部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至少部分投影在锰铜分流器上。
[0015]优选的,所述作用件上位于PCB板上方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连接部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投影在锰铜分流器上的面积和锰铜分流器上投影面的面积相等。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与锰铜分流器相对的作用件,从而使流经锰铜分流器的电流与作用件上的电流方向相反,以减少外部工频磁场对锰铜分流器的干扰,特别是作用件上位于PCB板上方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连接部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投影在锰铜分流器上的面积和锰铜分流器的面积相等时,此时基本能完全抵消掉工频磁场的干扰,从而提高采样精度和计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锰铜分流器安装在PCB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作用件安装在PCB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计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如图1~4所示,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包括锰铜分流器2和与锰铜分流器2相配合的具有导电性的作用件3,锰铜分流器2的下端设有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作用件3与锰铜分流器2相对设置,作用件3包括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以及实现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连通的连接部33,锰铜分流器2的第二端子22与作用件3的第一引脚31相连接,通过作用件3对锰铜分流器2采样电流时的工频磁场进行补偿,以减小工频磁场带来的干扰,提高电能表的计量精度。上述锰铜分流器2和作用件3连接后锰铜分流器2的第一端子21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一采样端,作用件3的第二引脚32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二采样端。
[0023]为了使该作用件3能补偿不同面积的锰铜分流器2的工频磁场,连接部33为易弯曲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作用件3为铜制成,连接部33为弧形连接部或横向连接部。通过折弯连接部33即可实现作用件3的面积SX

的改变。
[0024]为了方便生产,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和连接部33一体成型为作用件3。
[0025]本实施例中,作用件3为一体成型的U型插针,U型插针的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之间还设有绝缘体34。
[0026]作为一种应用,一种电能表内的计量模块包括PCB板1和计量芯片(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如上述的采样模块,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均插设在PCB板1上,作用件3的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均插设在PCB板1上,作用件3的第二引脚32连接计量芯片。
[0027]一般情况下,作用件3上位于PCB板1上方的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以及连接部33
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至少部分投影在锰铜分流器2上。最佳的情况是:作用件3上位于PCB板上方的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以及连接部33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投影在锰铜分流器2的面积SX

与锰铜分流器2上投影面的面积SX相等,其中,锰铜分流器2上投影面指锰铜分流器2上与作用件3相对面。
[0028]通过在采样模块中设置与锰铜分流器2相对的作用件3,即锰铜分流器2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之间的电流与作用件3上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之间的电流方向相反,即可抵消工频磁场,从而通过作用件3减小锰铜分流器2所受的工频磁场干扰,特别在作用件3上位于PCB板上方的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以及连接部33之间形成的闭合区域投影在锰铜分流器2上与作用件3相对面的面积与锰铜分流器2上与作用件3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时基本能完全抵消掉工频磁场干扰,提高了电能表的采样精度,通过弯曲上述作用件上方的连接部即可改变作用件上投影在锰铜分流器上与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包括锰铜分流器(2),所述锰铜分流器(2)的下端设有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作用件(3),所述作用件(3)与锰铜分流器(2)相对设置,所述作用件(3)包括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以及实现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2)连通的连接部(33),所述锰铜分流器(2)的第二端子(22)与作用件(3)的第一引脚(31)相连接,所述第一端子(21)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一采样端子,所述第二引脚(32)作为采样模块的第二采样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为易弯曲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件(3)为铜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为弧形连接部或横向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31)、第二引脚(32)和连接部(33)一体成型为作用件(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内的采样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腾飞毛犇赖济民毛生辉胡钱波金海波余挺王圆高鹏强周冉冉郭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