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5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小白杏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铰接连接,第一连杆设有采摘机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固定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滑板以及限位杆,第二连杆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连杆设有限位孔,第二连杆设有第二腔体,螺杆设有第一斜齿,第二腔体设有第二斜齿,第二连杆设有把手;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杆设有固定槽,第一连杆设有第一固定螺栓;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进行对折,使得装置整体长度变短,达到可以便于携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采摘装置其长度过长,在携带时很不方便,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小白杏采摘
,具体涉及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白杏,生长在天山脚下,是地方名优特水果。果实表面光洁,果肉黄中透白,质细多汁,风味甜美、酸甜适口;果实中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
[0003]小白杏在成熟后需要用到采摘装置进行采摘收集,但现有的采摘装置其长度过长,在携带时很不方便,尤其经过狭小地段时很容易磕磕碰碰,而导致采摘装置损坏,降低了采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进行对折,使得装置整体长度变短,达到可以便于携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采摘装置其长度过长,在携带时很不方便,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
[0005]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设有采摘机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固定机构;
[0006]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滑板以及若干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杆上侧设有第一腔体,所述螺杆纵向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滑板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若干所述限位杆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滑板上侧,且若干所述限位杆上端均滑动贯穿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连杆下端设有与若干所述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杆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下侧的第二腔体,所述螺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有第一斜齿,所述第二腔体侧壁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所述第二连杆一侧转动装配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斜齿传动连接;
[000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下侧的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第一连杆装配有贯穿所述固定槽的第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块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
[0008]所述采摘机构包括笼体,所述笼体与所述第一连杆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笼体的形状呈椭圆形,所述笼体上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处设有若干尖齿。
[0009]所述笼体下侧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一连杆上端固定设有与所述套筒相匹配的圆柱,所述套筒螺纹装配有左右贯穿的第二固定螺栓,所述圆柱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0010]所述第二连杆下侧连接有提手。
[0011]所述提手表面设有防滑套。
[0012]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进行对折,使得装置整体长度变短,达到可以便于携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采摘装置其长度过长,在携带时很不方便,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
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19]第一连杆1、限位孔11、固定槽12、第一固定螺栓13、圆柱14、第二固定孔141、第二连杆2、螺杆21、滑板22、限位杆23、第一腔体24、第二腔体25、第一斜齿251、第二斜齿252、把手26、固定块27、第一固定孔271、提手28、笼体3、尖齿31、套筒32、第二固定螺栓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以及第二连杆2,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铰接连接,第一连杆1上端设有采摘机构,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固定机构;
[0022]限位机构包括螺杆21、滑板22以及若干限位杆23,第二连杆2上侧设有第一腔体24,螺杆21纵向转动装配在第一腔体24内,滑板22滑动装配在第一腔体24内且与螺杆21螺纹连接,若干限位杆23均匀分布设置在滑板22上侧,且若干限位杆23上端均滑动贯穿第一腔体24,第一连杆1下端设有与若干限位杆23相匹配的限位孔11,第二连杆2设有位于第一腔体24下侧的第二腔体25,螺杆21下端伸入第二腔体25连接有第一斜齿251,第二腔体25侧壁转动装配有与第一斜齿251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252,第二连杆2一侧转动装配有把手26,把手26与第二斜齿252传动连接;
[0023]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杆2下侧的固定块27,第一连杆1设有与固定块27相匹配的固定槽12,第一连杆1装配有贯穿固定槽12的第一固定螺栓13,固定块27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栓13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271。
[0024]初始状态下,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拼接成一根手持杆,限位机构内的若干限位杆23均伸入限位孔11内,使得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无法沿着铰接点转动,从而对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人员使用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拼接成的手持杆进行使用,使用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手持杆以及采摘机构对高处的小白杏进行采摘;在需要对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进行折叠时,先转动把手26,由于把手26与第二斜齿252传动连接,所以把手26将带动第二斜齿252开始转动,由于第二斜齿252与第一斜齿251啮合匹配,则第二斜齿252会带动第一斜齿251转动,从而使得螺杆21开始转动,又由于滑板22滑动装配在第一腔体24内且与螺杆21螺纹连接,所以螺杆21转动会带动滑板2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若干限位杆23向下运动,使得若干限位杆23移出限位孔11内并收入第一腔体24内,这样限位杆23不在对两个连杆进行限位,使用人员可以转动第二连杆2,使第
二连杆2沿着铰接点翻转180度,如图2所示,并且第二连杆2上的固定块27将进入到第一连杆1上的固定槽12内,此时固定块27上的第一固定孔271与第一固定螺栓13对齐,使用人员只需要扭动第一固定螺栓13,使得第一固定螺栓13进入到第一固定孔271内,对固定块27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二连杆2与第一连杆1固定,这样便将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折叠完毕,使得装置整体长度变短,达到可以便于携带的效果;
[0025]本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进行对折,使得装置整体长度变短,达到可以便于携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采摘装置其长度过长,在携带时很不方便,尤其经过狭小地区时很容易磕磕碰碰的问题。
[0026]采摘机构包括笼体3,笼体3与第一连杆1上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笼体3的形状呈椭圆形,笼体3上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处设有若干尖齿31;这样在对小白杏进行采摘时,将小白杏通过通槽放入笼体3内,并将与小白杏连接的树枝卡在若干尖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白杏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设有采摘机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以及固定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杆、滑板以及若干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杆上侧设有第一腔体,所述螺杆纵向转动装配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滑板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腔体内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若干所述限位杆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滑板上侧,且若干所述限位杆上端均滑动贯穿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连杆下端设有与若干所述限位杆相匹配的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杆设有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下侧的第二腔体,所述螺杆下端伸入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有第一斜齿,所述第二腔体侧壁转动装配有与所述第一斜齿啮合匹配的第二斜齿,所述第二连杆一侧转动装配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第二斜齿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全章世奎唐章虎王亚铜王绍鹏杜润清徐乐阿布来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轮台果树资源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