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48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包括床体、旋转转置以及活动式床面,所述的床体上设置有活动式床面,且所述的活动式床面通过旋转装置连接于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旋转装置内嵌在凹槽内,所述的活动式床面由背板、臀板和大小腿板以及活动转板组成,所述背板与臀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固定杆,所述臀板的底部还内嵌有活动转板;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床面与床架之间多角度旋转,进而改变床面不同板面角度,实现患者坐位、卧位的快速转换,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来回移动患者时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

技术介绍

[0002]心衰竭又叫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的急性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是左心室功能的受损、下降以及衰竭。左心室功能受损衰竭以后,会导致肺循环的淤血叫做肺淤血,常常表现的症状是肺水肿的症状,包括了喘憋、不能平卧、需要半卧位或者是端坐位、口唇紫绀、夜间不能平卧,患者咳嗽、气喘、咳痰、痰液主要是稀薄的痰液,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的痰,就是里边含有一定的血液,是主要的肺部的症状。
[0003]而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抢救中,采用坐位可快速减少回心血量,是抢救此类患者必须采用的体位。现有医院使用的心肺复苏抢救床其床面呈平面状,抢救时不利于病人气道的畅通。有的在病人仰躺后在其颈椎下放置垫枕,虽有利于保持病人气道通畅,但容易跑位,也比较麻烦,根本无法实现患者卧位到坐位的快速转换。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01968941U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抢救床,包括床体和床架,所述床体上设有复苏机安装槽口,其特征在于床体一端的部分床面呈拱形,所述复苏机安装槽口设在床体拱形床面下部的一侧。该装置虽然能够对抢救时病人颈部置于拱面以上呈仰躺状态,但整体旋转支撑效果不佳,不能够给予患者抢救时的最佳体位,不方便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实施抢救。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110200798A公开了一种心脏复苏式抢救床,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调节床高的高度调节装置一,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一的顶端设置有床板,与床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一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上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门架,所述门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横向位置可调的心肺复苏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反复搬动患者,或者抬起患者背部来安置心肺复苏机而导致心肺复苏延迟或中断。该装置虽然能够针对患者的不同体位进行适应性操作,避免来回调整患者的位置,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轻度,减轻患者来回转运的痛苦,但整体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而且操作不便,不利于对急性衰竭患者进行快速抢救工作。
[0006]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患者不同体位的转换,并能起到良好固定作用,可有效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其具体提供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包括床体、旋转转置以及活动式床面,所述的床体上设置有活动式床面,且所述的活动式床面通过旋转装置连接于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凹
槽,所述的旋转装置内嵌在凹槽内,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U型槽桶、弹珠、弹簧,转轴,所述U型槽桶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U型槽桶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弹簧容纳槽,所述的弹簧容纳槽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还固定连接一弹珠;所述的活动式床面由背板、臀板和大小腿板以及活动转板组成,所述背板与臀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固定杆,所述臀板的底部还内嵌有活动转板,且所述的活动转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形槽孔,所述的圆形槽孔能够与U型槽桶内的弹珠吻合固定,且所述活动转板底面还固定连接于U型槽桶内的转轴。
[0010]在上述所述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弹簧容纳槽紧贴U型槽桶的内壁,且弹簧容纳槽之间呈相互垂直方向设置。
[0011]在上述所述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背板、臀板和大小腿板均根据人体常见比例设置,且背板、臀板、大小腿板均可进行不同角度的折叠。
[0012]在上述所述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臀板及背板的两侧都分别设置左右护栏。
[0013]在上述所述的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床体的四角还设置有避震万向轮,且在位于一斜对角的避震万向轮上设置踩踏式的制动装置。
[0014]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5]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床面与床架之间多角度旋转,进而改变床面不同板面角度,实现患者坐位、卧位的快速转换,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来回移动患者时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附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9]附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活动转板与U型槽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5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活动转板与U型槽桶的局部截面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2]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3]1.床体
ꢀꢀꢀꢀꢀꢀꢀꢀꢀꢀꢀꢀꢀꢀꢀ
2.旋转转置
ꢀꢀꢀꢀꢀꢀꢀꢀꢀꢀꢀ
3.活动式床面
[0024]4.凹槽
ꢀꢀꢀꢀꢀꢀꢀꢀꢀꢀꢀꢀꢀꢀꢀ
5.弹簧容纳槽
ꢀꢀꢀꢀꢀꢀꢀꢀꢀ
6.护栏
[0025]7.避震万向轮
ꢀꢀꢀꢀꢀꢀꢀꢀꢀ
8.制动装置
ꢀꢀꢀꢀꢀꢀꢀꢀꢀꢀꢀ
21.U型槽桶
[0026]22.弹珠
ꢀꢀꢀꢀꢀꢀꢀꢀꢀꢀꢀꢀꢀꢀ
23.弹簧
ꢀꢀꢀꢀꢀꢀꢀꢀꢀꢀꢀꢀꢀꢀ
24.转轴
[0027]31.背板
ꢀꢀꢀꢀꢀꢀꢀꢀꢀꢀꢀꢀꢀꢀ
32.臀板
ꢀꢀꢀꢀꢀꢀꢀꢀꢀꢀꢀꢀꢀꢀ
33.大小腿板
[0028]34.活动转板
ꢀꢀꢀꢀꢀꢀꢀꢀꢀꢀ
35.滑动固定杆
ꢀꢀꢀꢀꢀꢀꢀꢀ
36.圆形槽孔
[0029]实施例1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
[0030]请参见附图1

5所示,附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的结构示意图(三)。附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中活动转板与U型槽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多功能抢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旋转转置以及活动式床面,所述的床体上设置有活动式床面,且所述的活动式床面通过旋转装置连接于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旋转装置内嵌在凹槽内,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U型槽桶、弹珠、弹簧,转轴,所述U型槽桶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U型槽桶的内部还设置有多个弹簧容纳槽,所述的弹簧容纳槽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则还固定连接一弹珠;所述的活动式床面由背板、臀板和大小腿板以及活动转板组成,所述背板与臀板之间设置有滑动固定杆,所述臀板的底部还内嵌有活动转板,且所述的活动转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形槽孔,所述的圆形槽孔能够与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荣朱蕾蕾诸炳骅周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